北来上古,大渡河之南凉山日记
《一生最美的阅读笔记·凉山日记》
文
北来
联合主编
何万敏
年夏天,成昆铁路正式通车运营,依然秘密运行。我的家从成都南迁西昌,午夜时分火车掠过大渡河,驶入大凉山,我的梦境从此又高又远。后来的28年,我在大凉山呼吸,年年月月,日日夜夜,呼吸大凉山的风。风从河谷来,大渡河、牛日河、金沙江、雅砻江、安宁河,江河无数。河谷气候的大凉山,早晚温差大,月夜如水,阳光如金。至今虽已离开西昌20年,我却依旧能够听见大凉山河谷里的风,数千年来一直述说的秘语。
大渡河南面,最早最远的事情,中国第一部古书《尚书》已能让人察觉。
这部史书开头部分说的事情,距今已有四千多年,在两千多年前战国时代追忆而成。开篇的《尧典》回忆:昔日尧帝,“协和万邦”,即将退位,派人去东南西北四方,观测掌握天象,“敬授民时”,按历法做事。时有滔天洪水,尧帝在位已七十年,让舜继位。第二篇《舜典》追述:舜帝始定天下“十有二州”,派禹继续“平水土”,之后残缺九篇,仅剩标题及少许残文。《大禹谟》回顾:舜帝在位已三十三年,大禹治水成功即帝位。《益稷》追溯:禹治水“决九川距四海”,“万邦作乂”。《禹贡》说:禹划分天下为九州。
禹定九州,其中一州为梁州,事关大渡河以南的情况。
再看《禹贡》:“华阳、黑水惟梁州”,说梁州位于华阳至黑水之间。华阳指的是华山之南,黑水却所指不明,古今众说纷纭,计有张掖河、大通河、党河、疏勒河、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漾濞河、怒江、伊洛瓦底江、盘江至西江、陕西城固黑水(汉水支流)、四川黑水县的黑水(岷江支流)等说。同时,文中还有若干重要地名等。
而《禹贡》接着说:“岷、嶓既艺,沱、灊既道。蔡、蒙旅平,和夷厎绩。”
岷:岷山(四川)。嶓:嶓冢山(甘肃),有说在陕西。沱、灊:发源于梁州的沱水(四川)、灊水(汉中)。蔡:有说峨眉山。蒙:蒙山(四川)。和:有说大渡河。和夷:有说地名,或在今四川荥经县、名山县界,或在今湖北武当山一带,有说“和蛮”。
对《禹贡》以上所言十六字,古今虽存异议,翻译不一,但我倾向于译为:华山之南到黑水之间是梁州。岷山、嶓冢山弄好可以种植了,沱水、潜水也疏通。峨眉山、蒙山的道路已经修好,大渡河夷地也取得治水成效。之所以倾向如此,因为通观《尧典》,原文载有帝尧“协和万国”、“申命義叔,宅南交”,以观测天象,授民时节;而“南交”即交阯(越南),義叔要从中原到交阯居住,自当先至蜀,再由蜀经峨眉山、蒙山道路,过大渡河,长驱南下两千里,方能抵交阯。
由此不难看出,帝尧之后,禹受舜帝之命,治天下洪水,在梁州修好峨眉山、蒙山的道路,治好大渡河夷地的水患,便在情理之中。至于最初,帝尧“命義叔,宅南交”,義叔从中原到交阯居住,能否不经蜀过大渡河南抵交阯,而走海上水路,显然不行。《尚书》多篇文字写到禹治洪水,所乘交通工具不过是“四载”,而况禹比義叔晚百年,可知其时不具备航海能力。
帝尧“命義叔,宅南交”,与黄帝之子有关。《尚书》回忆的第一个尧帝,即黄帝的第六代孙,尧帝晚黄帝数百年,《尚书》未记黄帝。书中不仅明缺九篇,从南朝宋人裴骃为此书所作《集解》看,后也遗失《尚书·大传》,裴骃见过此篇并注引。当战国时代回忆遥远的上古,又过去上百年到西汉,追忆黄帝的学说多起来。司马迁《史记》才说,《尚书》“缺有间矣,其轶乃时时见于他说”,因而在《史记》中补充了《尚书》所未载的尧之前的黄帝及其子孙事迹。
黄帝及其子孙的零星往事,让人越加感到大渡河南面的情景近在眼前。
从《史记》可知,黄帝“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那时候就已有“万国”。黄帝之子玄嚣降居江水,另一子昌意降居若水。二子各自有封国,故而《史记·索隐》说:“江水、若水皆在蜀,即所封国也。《水经》曰‘水出旄牛缴外,东南至故关为若水,南过邛都,又东北至朱提县为卢江水’,是蜀有此二水也。”而若水即今雅砻江,泸江水又称泸水,即今雅砻江下游与金沙江会合,雅砻江以后的一段,诸葛亮“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即此。可见黄帝二子降居之地,皆在大渡河以南,且已成为诸侯,有黄帝所封国,位“万国”之列。
从《史记》又可知,昌意娶蜀山氏女,生高阳。黄帝崩,高阳继帝位,即颛顼帝。因为生于若水流域,因而,颛顼帝在位时,万国之地,“南至于交趾”,“莫不砥属”,而交阯列属于万国,当始于此时。颛顼崩,玄嚣之孙、黄帝之曾孙高辛继位,即喾帝。“帝喾溉执中而遍天下”(治民若水之灌溉,平等而执中正,遍于天下)“莫不从服”。帝喾崩,其长子挚继位,在位九年而政微弱,禅让异母之弟放勋即位,放勋即尧帝。
《尚书》追忆尧帝“协和万邦”,《史记》则追忆尧帝“合和万国”。
《史记》同样记载尧帝“申命義叔居南交”,《史记·集解》又确指“南交则是交阯不疑也。”帝尧崩,三年之丧毕,舜“而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是为帝舜”。意为舜去中国继承帝位,史载“中国”二字始见于此。帝舜派禹“平水土”,禹治洪水,“披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南抚交阯”,禹所安抚的诸多对象,包括“氐、羌”。《史记》还说,“四海之内,咸戴帝舜之功”。然而,所谓“四海”有时指海,有时则不然。《史记·正义》说:“尔雅云: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此外,禹治水时洪水滔天,所乘的“四载”,《史记》说的更明白:“陆行乘车,水行乘舟,泥行乘橇,山行乘檋”。但是,滔天洪水发生在帝尧、帝舜、帝禹之时,是什么年代?
古人长寿。据《史记》的晋代注疏家推断,黄帝活到岁,颛顼帝活到98岁,喾帝岁,尧帝岁,舜帝岁,禹帝岁。据此,便不难想象史上大渡河南面,曾经发生洪水朝天的年代了。
在大渡河南面,古今流传的彝族史诗《勒俄特依》所追忆的漫天洪水,自应同属于尧舜禹三帝时代发生的大洪水,而非另一次彝族洪水神话。《勒俄特依》即“历史的书”,为口头流传,《尚书》即“上古的史书”,很大程度上有待考古实物支撑,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绝非巧合。当九州洪水朝天之际,不仅大渡河夷地,南面远至于交阯也当一样。如此,大禹治水有九州,便有“岷、嶓既艺,沱、灊既道。蔡、蒙旅平,和夷厎绩。”大禹治水成功,夏代开始,约在公元前21世纪。大渡河南面的洪水消退后,彝人先民居木武吾之子,武吾格子,古侯、曲涅支,重又开始迁徙,寻找居住地。渺茫时光中的古彝人,一边走路,一边选址,伴随大渡河的水声,发出万古流传的秘语。
作者简介
北来
北京人,曾在大凉山学习、生活、工作28年,现居成都。出版诗集《墙上的夜》《夜游人》、专著《百年火车》、长篇小说《大凉山往事》,另著有长篇小说《大凉山秘境》、散文随笔集《蜀旅》等。
《一生最美的阅读笔记》出品
头号地标
领衔主编
李辉朱大可
人文指导
叶开出品顾问
单占生
投稿以及合作加小秘书shhxixi,或邮件至
qq.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