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泸定到毛儿盖为什么中国革命能成功奥秘就
长江日报-长江网讯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指出,“为什么中国革命能成功?奥秘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他在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讲话时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
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红军血战湘江、飞夺泸定桥、跨越雪山草地、征服娄山关腊子口,不仅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也创造了人类挑战极限的奇迹。
3月中旬,长江日报“华彩长江激越百年”采访团沿着当年红军的足迹跨越川渝,在泸定桥畔感受“飞夺泸定桥”的惊险,在沙窝、毛儿盖雪域高原感受爬雪山、过草地的艰难,亲身感受着中国共产党凭着崇高信念完成的惊世壮举。
中国共产党人从来不惧艰难险阻,总是充满斗争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
艰险山路蜿蜒,诉说红军一天急行公里壮举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大渡河上,有着多年历史的泸定桥,是目前红军长征途中保留最为完好的战斗遗迹。13根粗大的铁链,见证了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在此覆灭的历史,也铭记着红军一昼夜急行军公里、22位勇士攀爬铁索夺桥的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
如今的泸定桥已成红色旅游景点。长江日报特派记者胡冬冬摄于年3月13日
“我终于来到了这个令我魂牵梦萦的地方。”3月13日上午,55岁的王安刚和妻子站在泸定桥畔,感佩之情溢于言表。
王安刚是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宜东镇永定村村支书,这是他第一次来泸定桥。“这次不仅是我自己圆梦,更是代表全村的党员来现场感受红军的斗争精神,感受当年红军战士为了崇高的革命理想而奋勇牺牲的精神,回去后更要激励大家做好乡村振兴工作。”
因上游修建了水电站,昔日湍急的大渡河如今已变得平缓,但当长江日报记者环顾四周的崇山峻岭,看着眼前.67米长、由13根碗口粗铁链组成的铁索桥,心中依旧被其地势险峻、桥索凶险所震撼。
“当年我父亲曾目睹红军部队靠双脚创造奇迹。”80岁的邓明前曾任职于泸定县旅游局,他用大量时间走访、调查红军飞夺泸定桥的历史,并终生被红军的英勇斗争精神所感动。
年5月25日,红军强渡大渡河成功,虽占领了安顺场,但船只太少,难以保证全军在短时间内渡河。
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红军面临着与当年石达开同样的生死绝境。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决定分兵两路,沿大渡河两岸前进。两岸部队互相策应,溯河而上,夺取泸定桥。
5月27日清晨,红四团在团长王开湘、政委杨成武率领下,从大渡河西岸的安顺场出发,向泸定桥奔袭,沿途都是山路,还要不停地作战、架桥,第一天只走了40多公里。
5月28日,军委发来急电,限29日夺取泸定桥,这意味着两天的路必须一天走完,一昼夜完成行军多公里,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记者站在桥头四顾,崇山峻岭间,昔日红军走过的小路还有部分痕迹,道路之险令人胆寒,脑中不由得浮现出杨成武将军对沿途路况的描述:“蜿蜒曲折,忽起忽伏的单边羊肠小道。左边是高入云霄、刀劈一样的峭壁,山腰上是终年不化的积雪,银光耀眼,寒气袭人。右边是深达数丈、波涛汹涌的大渡河,稍不小心就有掉下去的危险。”
路险难行,红军战士却表现出了高昂的革命气概。各连队党支部和党小组一边行军一边开会,长长的行军队伍中,只见这里一簇簇,那里一群群,“走完二百四,赶到泸定桥”成为全团的信念和目标。
当晚下起瓢泼大雨,战士们的衣服湿透了。十多个小时的急行军、打仗、修桥,大家还没吃上一顿饭,疲惫不堪,但战士们的情绪十分饱满。“平路一路小跑,险段相互牵着走。走不动,战士们就找根木棍拄着;饿了,就抓一把生米送进口里;渴了,就捧一把雨水解渴。”邓明前说。
年5月28日深夜,就在红四团急行军时,对岸川军也在向泸定桥增援。如果摸黑行军,红军势必会落在敌军后面。
事到万难须放胆。看到对岸增援的敌军点燃了火把,红四团也点起火把,伪装成敌人的“友军”。对岸敌人累得不行只好宿营,红四团还在往前赶,终于在5月29日清晨赶在敌人前面到了泸定桥。
对于这段历史,《纽约时报》副总编辑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中写道:红军在征途中一天一夜步行公里。一项世界陆军徒步行军的纪录由此诞生了。
毛泽东曾对此给予热情赞扬:“我们的红军真是无坚不摧、所向披靡,有这样的红军战士,我们还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
泸定桥索犹在,见证22勇士弹雨中爬索夺桥奇迹
开国上将杨成武晚年曾回忆说,打过这么多仗,最惨烈、最悲壮的,还是飞夺泸定桥。
年5月29日6时许,红四团赶到泸定桥边,占领西桥头。这时,敌军已把桥上木板拆掉一半,靠西岸一段约80米桥面只有光溜溜的铁索,桥对面有敌人把守。凭借这一天堑,敌人认为红军插翅难逃。
但是,已经走了一天一夜山路的指战员们表现出了高昂的革命斗志,争着担当突击队任务,最后决定由廖大珠等22人组成夺桥突击队。
总攻从当天下午4时开始。长江日报采访团记者读到中共泸定县委党史研究室编纂的《红军长征在泸定》一书,其中对夺桥战斗的激烈场面是这样记载的:“西桥头22勇士每人手持冲锋枪,背插马刀,腰缠10来颗手榴弹……冒着对岸射来的弹雨,爬着光溜溜的铁索向敌人冲去。三连在王有才的率领下,紧跟在后,背着枪,一手抱木板,一手抓着铁索,边爬边铺桥板、边冲锋。”
在敌人的交叉火力中,有战士中弹坠桥,但这丝毫没有动摇战士们前进的步伐。红军战士的英勇让敌人瞠目结舌,当突击队员快接近东桥头时,敌人胆怯了,妄图烧毁桥头堡。桥头升起滚滚浓烟,熊熊火焰把整个山谷映得通红。
危急关头,突击队员们一跃而起,不顾衣服着火,眉毛头发被烧,猛冲到街上,和敌人展开巷战。在后续部队支援下,经过2小时激战,泸定城被红军占领,整个夺桥战斗中,突击队员伤亡4人。这次胜利打开了红一方面军主力北上的通道,粉碎了蒋介石集团妄图将红一方面军歼灭于大渡河以南,成为“第二个石达开”的黄粱美梦。
如今,由邓小平亲笔题写碑名的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耸立在大渡河畔,向人们讲述着当年红军创造的这一奇迹。
气势恢宏的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广场,长长的通道两侧矗立着22座纪念碑,上面铭刻着“飞夺泸定桥勇士”和勇士姓名、时任职务等。长江日报特派记者胡冬冬摄于年3月12日
跨入新时代,泸定儿女继承先辈革命理想,继续创造着新的奇迹。
泸定县曾是四川省45个深度贫困县(市、区)之一,截至年底,全县个行政村中贫困村占44个,贫困人口户人,贫困发生率15.6%。经过短短4年,到年8月,泸定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成为全州首个国定“摘帽”贫困县。长江日报采访团在傍晚看到,中心广场上群众自发聚集,手拉手跳起欢快的舞蹈。距离广场不到百米的泸定桥,静静见证着这人间场景的变换。
如今,泸定县确定巩固脱贫成效与实施乡村振兴新目标,高效推进“两桥三山一带多点”重大项目建设,争创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和成都平原经济区协同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年,泸定县上榜“中国最美乡村百佳县市”。
沿路冰雪皑皑,映现红军爬雪山过草地“铁流”
跟随红军长征的足迹,记者一行驱车跨越崇山峻岭、悬崖峭壁,来到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松潘县,并继续前往海拔0多米的毛儿盖、沙窝会议会址,中央红军就是从这里开启壮烈的草原之旅。
虽然已是3月,从松潘到毛儿盖沿途的植被仍很单调,许多山顶覆盖着皑皑白雪,许多山路结着厚厚的暗冰。一路上,汽车在高山峡谷间颠簸,道路时常因滑坡、泥石流而堵塞。从松潘县城到毛儿盖镇多公里的路程,记者足足辗转了4个多小时。
难以想象,86年前,那支缺医少药、步履蹒跚的红军队伍是如何用双脚将这些困难一一踩在脚下?
3月15日,长江日报采访团在沙窝会议会址采访时,与55岁的韩正明不期而遇。从这位徒步重走长征路的普通人身上,记者感受到了信念的力量。
“红军长征精神就是一种境界,让我遇到任何困难都不害怕。”沿着红军长征足迹翻越了达古雪山的韩正明告诉记者,在重走红军长征路余天后,他对红军的理想信念和大无畏革命精神有了全新的认识。
韩正明是一名来自广东的企业培训师,去年10月10日从江西瑞金出发,独自一人徒步重走长征路。通过亲身经历,他深深感受到了当年红军的伟大。“几天前我翻越达古雪山时,山顶的积雪没到了我的胸口,最后几乎是滚下山来的。”韩正明向记者讲述了他在旅途中的经历。
沙窝会议会址是一栋藏族村民的民居。记者看到,在一个没有窗户的小房里,一张小桌,旁边放着一个小火盆。当年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就是在这里,作出了红军北上抗日的战略决策,同时跟张国焘的错误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沙窝会议会址,是一栋藏族村民的民居。长江日报特派记者胡冬冬摄于年3月15日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曾在采访毛泽东时提问:“你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刻是什么时候?”毛泽东答:“那是在年的长征途中,在草地与张国焘之间的斗争。当时党内面临着分裂,甚至有可能发生前途未卜的内战。”
松潘县党史和地方志办公室主任车华强向记者讲述了这段惊心动魄的历史:由于松潘战役失利,红军从松潘北上受挫。年8月4日至20日,中共中央先后召开两次政治局会议,史称“沙窝会议”和“毛儿盖会议”。
北上抗日必须突破国民党军队的堵截,毛泽东以大无畏的勇气提出:我们去挑战大自然!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数万红军翻越了数座大雪山,又毅然走进“鸟都飞不过去”的大草地,终于走向了长征的胜利。
四川省党史专家周锐京表示,四川是红军翻雪山过草地、创造人类奇迹的地方,也是党中央和广大红军指战员同张国焘分裂活动斗争最尖锐、最激烈的地方。
因为自然环境恶劣,毛儿盖一带经济不发达,贫困人口较多,在党和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帮扶下,村民们努力奋斗,像当年的红军一样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成功摆脱了贫困。
50岁的藏民尕巴是松潘县毛儿盖镇上八寨乡克藏村村民,家里珍藏了一块写在木板上的“红军借粮条”,尕巴一家视之为传家宝。通过小额贷款、产业帮扶等多种帮扶手段,尕巴一家已成功脱贫。在自家院后,尕巴建起了养牛场,养起了牦牛,一家人正乐呵呵奔小康。
藏民尕巴展示用木板做成的“红军借粮条”,这被他视为传家宝。长江日报特派记者胡冬冬摄于年3月14日
毛儿盖镇党委宣传委员钟洪勇告诉记者,近3年,全镇党员干部受红军长征精神鼓舞,带领群众完成余个项目,共计投资过亿元,将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政策落在实处,补齐了民生短板。通过推行“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组织作用发挥在产业链上”“党员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在产业链上”的富民党建模式,建起了红色客栈、红色农庄。如今,3个贫困村全部摘帽,户贫困户全部脱贫,大山中水泥路纵横交错,美丽藏寨洁净优雅,牧民开上了小汽车,乡村振兴已全面启动,毛儿盖正大步迈向小康。
辗转全国苦寻半个世纪
17座勇士碑仍在等候英雄
3月中旬,当长江日报记者来到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气势恢宏的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广场。长长的通道两侧,矗立着22座纪念碑,上面铭刻着“飞夺泸定桥勇士”和勇士姓名、时任职务等。然而,22座纪念碑上,记者看到,只有廖大珠、王海云、李友林、刘金山、刘梓华等5人的名字,其他17座纪念碑上只有职务,名字一栏却空缺。
86年前,22位勇士临危受命组成突击队,冒着枪林弹雨飞夺泸定桥,打通了红军北上的道路,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为了弄清勇士们的身份,泸定县委县政府和当地文旅部门、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寻找,到目前只确认了5位勇士的身份,其他17座勇士碑仍在等候勇士的音讯。
“我们一直没有放弃寻找,也希望出现奇迹。”纪念馆工作人员夏芸告诉记者,上世纪70年代以来,在泸定县从事教育工作的王永模一直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勇士的下落,这一工作至今仍未停止。
夏芸告诉记者,工作人员主要是根据杨成武将军的回忆来寻找线索。通过这些线索,首先找到了刘梓华,在他的档案里,工作人员找到了确凿的证据,证明他是22位勇士之一。
据了解,当时负责挑选22位勇士的,是时任红四团党总支书记罗华生。工作人员通过采访罗华生,获悉李友林也是勇士之一。随后刘金山、廖大珠、王海云3人的勇士身份陆续得到确认,其间王永模又陆续找到一些人的下落,但其勇士身份暂无法认定。
年,纪念馆工作人员专程赶到江西,采访了甘祖昌将军的夫人龚全珍,核实一位夺桥勇士的信息,但因为时间相隔太久,龚全珍无法确认;工作人员又在江西兴国的将军墓园,找到了陈美福将军的墓,墓碑上介绍他曾参加过飞夺泸定桥,但具体情况还在核实中;去年,工作人员赶赴沈阳,拜访了岁的邹衍将军,希望能了解一些线索。“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因为年代久远,寻找工作特别艰难,但我们从未放弃。”夏芸说。
通过寻访,夏芸对22位勇士的故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他们的英雄气概愈发崇敬。“22位勇士都是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很多人都是干部和战斗英雄。在最艰难的时刻,党员冲在了最前方,他们的精神值得后人永远学习。”
傍晚,泸定县中心广场上群众们自发聚集,跳起欢快的舞蹈。长江日报特派记者胡冬冬摄于年3月12日
长江日报记者对话两位党史专家:
奇迹源于“革命理想高于天”
无论是神兵天降、飞夺泸定桥,还是爬雪山、过草地,包括坚决与党内错误路线作斗争,中国共产党能领导红军长征取得胜利,都是凭借着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采访期间,长江日报采访团分别对话松潘县党史和地方志办公室主任车华强、泸定县党史专家邓明前。两位专家均表示,正是有了这种坚持,红军才能“越是艰险越向前”,才能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这种坚持也是新时期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
长江日报记者:红军在泸定和松潘地区活动期间还创造了哪些奇迹?
邓明前:除了一昼夜急行军公里外,在飞夺泸定桥期间,红军还创造了很多奇迹。
在左路军飞夺泸定桥之际,右路军先遣团智取号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石门坎隘口,并全力阻击敌军,为右路军攻占龙巴铺、化林坪赢得了时间,动摇了守桥敌军的士气,有力策应了红四团展开夺桥行动。红一师不畏艰险连续作战拿下飞越岭阵地,拔掉了蒋介石“大渡河会战”的最后一颗钉子,为主力红军打开了新的行军路线。
车华强:当时红军在松潘地区遇到四个主要困难:蒋介石派胡宗南在松潘布下重兵,战斗非常惨烈;恶劣的自然环境让很多战士出现严重高原反应;与国民党军有充足物资供应不同,当时的红军缺医少药,缺粮严重;当时还面临着严重的党内斗争,张国焘的分裂主义让党面临着危机。
面对重重险阻,党中央和红军没有悲观、没有屈服,一方面坚持战斗,给予国民党军以迎头痛击;另一方面排除万难,坚决与张国焘分裂路线作斗争,坚定了红军北上的正确方针。为了打破国民党军的重兵合围,主力红军最后毅然选择了进入松潘大草地,以超人的勇气为革命找到转机,创造了人间奇迹。“这个决定出乎绝大多数人的想象,因为当时的草地,是鸟都飞不过的地方啊。”
长江日报记者:创造这些奇迹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邓明前:当年红军飞夺泸定桥时,饿了吃生米,渴了饮雨水,为了夺取胜利,将自身安危置之度外。正是凭借这样顽强的革命斗争精神,红军才创造了飞夺泸定桥的奇迹。也是依靠这种斗争精神,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解放了中国,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此站了起来。
在新时代,依靠这种精神,泸定人民完成脱贫攻坚、建设新泸定、发展泸定经济;同样,它也是指导全国人民完成“十四五”规划、建党治党、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强有力武器。
车华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不断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根源就在于党有崇高的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一切都从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出发,群众利益高于一切,因此才能作出各种正确决策,这种理想信念在新时代也必将继续指导我们奋勇前进。
四川大学、重庆大学响应“华彩长江激越百年”活动
川渝大学生记者参与重走长征路
本次“华彩长江激越百年”川渝线寻访报道活动,在当地高校得到积极响应。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派出了大学生记者与长江日报记者一起实地采访。大学生们反映,此行不仅增长了见识,学以致用,更对我们党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今后的人生道路有了更多思考。
在重庆采访期间,重庆大学新闻学院级本科生罗子茗全程参与,和采访团一起探访了红岩革命纪念馆。
罗子茗说,这是一次难得的实战采访机会,让她对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学到了一些非常实用的采访技巧和宝贵的采访经验。通过这次探访,她对党史有了全新的认识。“在重庆求学4年,我对这座城市蕴藏的红色历史只是浮光掠影,从未深入探究。我印象中的党史只是书本上的文字、考卷上的题目,有如眺望古迹一般,从未走进去。这次采访让我真实地体会到,党史距离青年人并不遥远,不管中间相隔了几代人,它依然能够迸发出强大的感染力与辐射力,让年轻一代的我们产生共鸣。”
“虽然路途艰苦,但收获满满。”3月15日,在结束4天“红色之旅”后,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级本科生梁昊晨很有感触。
从3月12日起,他和长江日报采访团一起重走长征路,亲身踏上泸定桥,感受当年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首次来到毛儿盖会议、沙窝会议会址,现场感受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感到自身得到了升华。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这次作为一名校园记者重走长征路,双重身份交织带给我的生命体验,非同一般。我从实践中真正领悟到了长征精神的真谛,也领悟到记者应该如何工作,才能给读者以情感共鸣。”梁昊晨说,长征精神将激励自己不断前进,“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新时代青年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长江日报特派记者彭仲史强四川大学大学生记者梁昊晨重庆大学大学生记者罗子茗通讯员夏芸谷运花钟洪勇扎西)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1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