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18勇士和22勇士建立惊天动地的伟绩
红军长征无疑经历了千难万险,多次置死地而后生。在5天内打了两次生死存亡的战斗:一场是18勇士强渡大渡河;另一场是22勇士飞夺泸定桥。这两场战役一样惊心动魄,惊天地泣鬼神,使绝境中的红军冲破天堑,冲出牢笼,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
5月24日,18勇士强渡大渡河
红军先遣队司令员、总参谋长刘伯承和1军团政委聂荣臻接到中央军委命令:要不惜任何代价,赶在薛岳、吴奇伟数十万大军之前,强渡大渡河。
安顺场位于大渡河以西20公里处,这里流湍急,波涛汹涌,为举世闻名的险要渡口,也是横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上的一道天堑。蒋介石组织了数十万大军后面追前面堵,打好如意算盘要让红军在大渡河渡口成为“石达开第二”。
年5月24日,中央红军开路先锋第1师第1团经过里急行军来到了安顺场外围。当晚,发起突然攻击,20多分钟战斗后占领了安顺场。
安顺场虽然拿下来了,川军第24军1个营在大渡河渡口修筑了碉堡驻扎防守。红军在渡口附近只找到1只木船,这一带大渡河宽多米,红军想要在这里渡过大渡河,但情形对红军十分不利。战前,刘伯承、聂荣臻与前线指战员一起制定渡河方案,这次渡河关乎全军生死存亡,一定要完成任务,为全军打开一条生死道路。
红1团1营营长孙继先挑选了17名勇士组成突击队加上他共18勇士,他们的名字被历史镌刻:
孙继先,熊尚林,罗会明,刘长发,张表克,张桂成、肖汉尧、王华亮、廖洪山、赖秋发、曾先吉,郭世苍,张成球,肖桂兰、朱祥云、谢良明、丁流民、陈万清。
25日晨,红1团开始强渡大渡河。18勇士人手一支冲锋枪、一支短枪,五六个手榴弹,一把大刀,2连长熊尚林为队长。7时,强渡开始,红军轻重武器同时向对岸守敌开火,掩护突击队渡河。刘伯承、聂荣臻紧紧盯住那条关系千军万马命运的小船。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长肖华亲自吹起了冲锋号,炮手赵章成两发迫击炮弹命中对岸碉堡,有效地抑制了敌军火力。
18名勇士只好分成两批突击,帅士高等4名当地船工摆渡。突击队队长熊尚林带领第一批8人先渡河。由于只有一条船,过了河的船很快地又回来了,孙继先带领第二批8人再渡河。18名勇士冒着川军的密集枪弹在激流中前进,冲过了敌人的重重火网,终于胜利登上了对岸。号称“双枪将”的川军被打的溃不成军,撒丫子向北边山后面逃串。红军勇士完全控制了大渡河北岸,巩固了渡河点。
渡河战斗结束后,1军团奖励18人勇士每人一身灰军装和一双胶皮鞋。这对当时的红军来说,已经是能拿出来的最好奖励了。
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首长接见了18勇士,朱德总司令热情地赞扬:“你们用自己的勇敢换取了战斗的胜利,避免了更多的伤亡,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你们的英勇行为永远不死。”
美国记者斯诺《西行漫记》书中高度评价了强渡大渡河的重要意义:“强渡大渡河是长征中关系最重大的一个事件。如果当初红军渡河失败,就很可能遭到歼灭。”
强渡成功了,但发现对岸并没有船。要靠这条船将全军渡河,那得用一个多月时间。紧迫中,刘伯承命令:工兵连要千方百计地架桥;各部队要千方百计地找船。水流湍急,没有物料,架桥是梦想;红军沿河两岸搜寻了一段路程,只找到了可怜的几只船只。这两个“千方百计”都无法实现,刘伯承失望地对自己说了一句,“看来架桥不可能了。”
5月26日中午,毛泽东、朱德、周恩来来到安顺场。全军要在安顺场渡江已不可能,于是决定将一军团分为两半:一师和干部团编为右纵队,在安顺场渡河。渡河后由刘伯承、聂荣臻指挥,沿大渡河左岸前进;二师和五军团为编左纵队,由林彪指挥,沿着大渡河右岸继续前进;两路纵队沿大渡河两岸突进,目标抢占泸定桥。大队红军随林彪的左纵队跟进,从泸定桥过河。
当时泸定桥还在敌军手上,有人担心,倘若那里也不能过河呢?毛泽东很有压力地地说了一句:“假如两路不能会合,被分割了,刘、聂就率部队单独走,到四川去搞个局面。”由此可见革命之艰难,是多么的不容易。
大渡河勇士孙继先回忆说:革命战争中无数先烈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有些同志牺牲后连名字都没有留下,我们这些幸存者想起他们就心里难过。应该说,在长征路上英勇战斗的红军战士人人都是英雄,个个都是勇士。
为纪念红军大渡河战斗,在安顺场大渡河畔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碑和纪念馆。邓小平题写了碑名。聂荣臻元帅为大渡河纪念馆题词:“安顺急抢渡,大渡勇夺桥。两军夹击上,泸定决分晓。”
5月29日,22勇士飞夺泸定桥
1方面是红军在安顺场强渡大渡河后,虽然又找到了几只小船,但要想将几万红军渡过河去,最快也要一个月的时间。然而国民党的追兵紧追不舍,敌人是绝对不会给你时间的,形势十分严竣。接下来的占领泸定桥成为了新的生死攸关的咽喉。把守泸定桥的敌人早已拆除了桥上的木板,几十米长的泸定桥上只剩13根铁索随风飘荡。
5月26日上午,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人下达了夺取泸定桥的指令。夺取泸定桥生死攸关,如果拿不下,“被分割了,刘、聂就率部队单独走,到四川去搞个局面。”这样的结果实在令人不敢想象。
28日,红4团接到红4团接到林彪夺取泸定桥的电令:“王开湘、杨成武:军委来电,限左路军于明天夺取泸定桥。你们要用最高的行军速度和坚决机动的手段,去完成这一光荣的任务。你们在此战斗中突破过去夺道州和五团夺鸭溪一天跑里的记录。”
陈光、王开湘(也称黄开湘)、杨成武率领红四团为完成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冒着大雨,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昼夜兼行华里。杨成武后来回忆:时间紧得我们都不能停下来开会,必须在急行军中来讨论怎样完成党的任务了。部队一天未吃饭,只能嚼生米,喝凉水,柱拐杖在羊肠山道里滚进。当时的指战员就一个信念:要桥不要命。
泸定桥又被称为铁索桥,修建于清朝康熙年间,桥身由13根铁索组成,上面铺着木板,当时已被敌人拆去了。此处的大渡河河水湍急,两岸都是崇山峻岭,这是两岸唯一通道。
29日晨6时许,神兵天降出现在泸定桥西岸,红军一鼓作气拿下了泸定桥西桥头。
这是历史最危急时刻,每一分钟都可能有变数,红军必须尽快拿下整座桥。当即,选出了以2连连长为队长的22名突击队。勇士刘金山咬破手指按下了血印,表示一定要参加夺桥任务。他心中的信念是:有桥,红军就有通道,就有希望了。
29日下午4点,总攻开始,全团所有的几十名司号员一起吹响冲锋号。22位勇士拿着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舍生忘死攀着铁链迎着敌人密集的弹雨,向对岸冲去。勇士们攀爬前行的铁索上承载红军生的希望。
跟在后面的战士除了武器,每人带一块木板,一边前进一边铺桥。经过两个小时激战,在右纵队先锋部队的接应下,守敌大部分被歼灭,余敌逃窜。红4团飞夺泸定桥,创造了军事奇迹,这是长征中一次决定性的胜利。红军战士就是这样用信念开路,把天险变通途。
战斗中,4名红军勇士中枪掉入咆哮的大渡河中,英勇牺牲。军团对幸存的18勇士每人奖励一套列宁服、一个笔记本、一支钢笔、一个搪瓷碗、一个搪瓷盘、一双筷子。这是红军战士能得到的最高奖赏。
令人遗憾的是,当时情形万分紧急,夺桥成功后,18勇士各归各队,没有来得及把他们的名字都记下来。在接下来的长征路上,15人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后人的不懈努力下,找到了12名勇士的名字,他们是:
廖大珠,王海云,李友林,刘金山,刘梓华,赵长发,杨田铭,云贵川。
刘大贵(夺桥牺牲),李富仁(夺桥牺牲),王洪山(夺桥牺牲),魏小三(夺桥牺牲)。
还有10位勇士的姓名至今无从查询确认,这些英烈被历史铭记。
勇士李友林手脚都被火热的铁索严重烫伤,双手没了掌纹,手心也不出汗,一年四季爆皮瘙痒。当时他只想到活下去,因为活着才能抢占泸定桥,才能打败更多的敌人。最终,李友林和战友夺下了泸定桥,他说,“我能活着已经很幸福了,最不容易的是那些牺牲的战友。”
泸定桥属于了英勇的红军,刘伯承来到桥上对每根铁索看了又看,使劲在桥板上跺了跺脚,激动地说:“泸定桥!泸定桥!我们为你花了多少精力,费了多少心血!现在,我们胜利了!我们胜利了!”聂荣臻也情绪激昂地说:“是啊,我们胜利了,这胜利来得太不容易了!”
杨成武回忆道。“泸定桥真是个险要所在。就连我们这些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见关夺关的人,都不禁要倒吸一口凉气。”
5月30日,毛泽东来到了泸定桥,手扶铁链动情地说:“这样险要的桥都能夺取,说明红军是不可战胜的。”他还说,“应该在这里立一块碑。”
现今,飞夺泸定桥纪念碑公园大道两旁立有22根花岗岩石柱,分别代表22位夺桥勇士。聂荣臻元帅写下了“奇绝惊险”四个大字,来表达对勇士们的由衷赞叹和赞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1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