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万五千里长征从失败走向胜利的重要转折华
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
二万五千里长征,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根据地向陕北革命根据地(亦称陕甘苏区)进行的战略大转移。年10月开始,年10月结束。历时两年,行程二万五千里。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在整整两年中,红军长征转战十四个省,历经曲折,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转移到了西北,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
二万五千里长征路,是中国共产党从稚嫩走向成熟、人民军队从弱小走向强大、中国革命从失败走向成功的转折点。直到现在,人们依然通过“重走长征路”这样的形式去传承难能可贵的长征精神。
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留给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
伟大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年10月21日,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二万五千里长征:从失败走向胜利的重要转折
“党和红军在长征前后之所以能够迎来‘转折’从而走向胜利,得益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大批共产党人的强大政治定力。”军史专家肖裕声少将说。
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以及敌强我弱,中央革命根据地(亦称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遭到失败,红军第一方面军(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
那是一段气吞山河的人间奇迹,不仅谱写了中国革命史的光辉诗篇,也是中国革命从失败走向胜利的重大转折。
遵义会议被视为红军长征中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年1月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后,“左”倾冒险主义路线在党中央开始占据统治地位,毛泽东逐渐被排挤出核心决策层。年1月7日,红军占领遵义。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举行了政治局扩大会议,着重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经验教训,纠正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军事上的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制定了红军尔后的战略方针,从而在最危险的关头挽救了红军和中国共产党。
四渡赤水是红军长征中赢得主动的转折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领导层围绕“跳出包围圈”的战略目的,带领中央红军完成了四渡赤水,继而强渡乌江对抗正在贵阳督战的蒋介石,待蒋将滇军调来“救驾”之际又向西直插云南,趁敌回援造成金沙江防线空虚之时越江北上,最终将几十万追兵甩在南岸,从而赢得了战场的主动权。
回溯红军长征路,军史专家肖裕声少将认为,党和红军在长征前后之所以能够迎来“转折”从而走向胜利,得益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大批共产党人的强大政治定力。在受排挤的人生低潮期,毛泽东等人始终没有放弃,并尝试着各种努力。这些努力,彰显出他不因个人荣辱利益而移的强大政治定力。也正是这种定力,让党和红军重新走上了正确的路线,于低谷处迎来了新生。
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国共产党从稚嫩走向成熟、人民军队从弱小走向强大、中国革命从失败走向成功的转折点。直到现在,人们依然通过“重走长征路”这样的形式去传承难能可贵的长征精神。
在长征途中,随着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瓦解,宗派主义毒瘤被切除了。紧接着又取得了反对张国焘分裂主义斗争的胜利,迎来了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实现了陕北黄土高原上的革命大团结。
“长征是一次解放。长征既打破了地域上的隔绝状态,又解除了人们心理上的桎梏,使人们的思想从古老、狭隘的乡土观念中解放出来。”美国学者哈里森表示,长征塑造了一代新人。广泛团结一切力量的共产党,在这样一次伟大的壮举中,成为了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成为了领导中国革命事业的核心力量。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秦怡
第一批正规军装:“一颗红星头上戴,二面红旗领子绣”
年5月,井冈山上,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红四军)成立。当时由于经济困难且长期处于战争环境之中,一直无法大量生产军装,红军指战员着装五花八门、各式各样。
年3月,红四军从赣南进入闽西,解放长汀县城。红军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没收了10余家反动豪绅财产约3万元,并向商人筹借了军饷2万元。考虑到当时大部分战士的服装相当破旧,急需更换补充,同时为了便于行军作战和内部管理,红四军前委决定拿出一部分军饷,用来制作套军装。时任红四军军需处领导杨至成到处招收缝纫工人和个体裁缝,很快建起一个具有一定生产能力的临时红军被服厂(即后来的中华苏维埃被服厂)。
军需处被服科的同志买来各色各样的布料,请人把布匹染成灰色,并参照当时苏联红军军服和列宁戴过的八角帽式样,初步设计出了具有红军特色的军服,并由毛泽东等人亲自审定了新军装的样式:上衣为中山装式,两个上贴口袋,领口缀红布领章;裤子为普通样式,配绑腿;军帽为八角形,缀红布五星帽徽。不过,这款军装只在红四军范围进行了初步的统一。
此时适逢列宁逝世5周年,为缅怀列宁的丰功伟绩,红四军前委决定将这批军装的红领章上都缀上黑边,以表纪念。这是红军史上唯一红领章上缀有黑边的军装。毛泽东曾指出:“红军军装领口上的两个红领章,代表两面红旗。”陈毅对军装的颜色作了很艺术化的说明:“灰蓝色,代表天空、海洋、青黛的群山,还有辽阔的大地。”
这是红军第一次在一个军的范围内有了统一的军装。“一颗红星头上戴,二面红旗领子绣。”从此,红四军战士穿着这套军装,开始了创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光辉历程。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宋潇
22勇士飞夺泸定桥打通红军北上道路
□薛维睿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86年前,在前有大渡河天险、后有国民党追兵的危急时刻,22位勇士临危受命组成突击队,冒着枪林弹雨飞夺泸定桥,打通了红军北上的道路。
夺桥一役,4名勇士牺牲,18人在夺桥成功后,就各自归队了。直到现在,很多人的名字都没有留下。
22人临危受命夺桥
泸定桥横跨大渡河,是连接川藏的交通咽喉之地。年,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兵败大渡河,四万大军全军覆没。
年5月,红军行军至此,蒋介石狂妄叫嚣要使红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调集重兵围追堵截。
在无法靠船过江的情况下,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人当即决定:夺取泸定桥。年5月28日,红四团接到红一军团命令:“限左路军于明日夺取泸定桥,你们要用最高的行军速度和坚决机动的手段,去完成这一光荣的任务。”
昼夜兼行公里,次日早晨6时,红军出现在泸定桥西岸。然而,此时泸定桥上的木板有一半被敌人拆掉了,从桥头到河中心只有空荡荡的铁索。
22位勇士临危受命,组成突击队夺桥。时任红四团党总支书记的罗华生后来表示,这批勇士由他亲自挑选出来。他当时挑人的标准是:“凡是干部,包括连长、指导员、党支部书记及排长,首先要挑出来。曾经是战斗英雄的,比如在渡乌江战役中立过功的,也要挑出来。平时作战勇敢的,挑出来。”
冲向铁锁链,匍匐着前进,飞夺泸定桥的勇士面对密集的炮火毫不畏惧,向前攻击,最终到达彼岸。“大渡桥横铁索寒。”战后,毛泽东仔细察看了泸定桥的地势,感慨地说:“这样险要桥面的桥能夺取,说明红军是不可战胜的!”
半生苦寻夺桥勇士
战事紧张,勇士夺桥后立即各自归队,没来得及留下他们的名字。原本每役都该有的红军战报,在那一次也恰好遗失了。因此,参与夺桥的人数一度不能确定。
一八六期的《战士报》写着:“二连21个英雄首先爬铁链冒火过河”。此后,还有22和23名勇士的说法。后来根据时任红四团政委杨成武的回忆文章,飞夺泸定桥的勇士最终被确定为22人。
从年起,在泸定县从事教育工作的王永模,开始在全国范围寻找飞夺泸定桥勇士。年8月,王永模等人在赴江西革命烈士纪念馆走访时,意外发现了刘梓华烈士的档案,其生平介绍中写着:“刘梓华同志是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英雄之一。”
几十年里,王永模跑遍大半个中国,北京、上海、广州、南京、南昌、重庆……经过媒体和爱国人士帮助,目前已确认了十二位勇士的姓名、身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1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