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22名勇士飞夺泸定桥后销声匿
年,日军已经在东北蛰伏4年之久了,而红军那时才刚刚渡完金沙江,毛泽东则提议应该北上,经过大渡河,与红四军汇合,一同北上进行抗战。蒋介石意不在抗战,他满心想的是如何消灭共产党。
都是曾经一起合作过的两人,毛泽东想到的蒋介石自然也想到了。于是他提前派人前去安顺场渡口,将那里的船只全弄走,等红军抵达安顺场时,仅有3艘小船,2万红军靠着这两艘小船渡过河的速度远远比不上国民党追兵跟上来的速度。
这和72年前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的情况十分相似,当初石达开就是因为无法顺利渡河,导致后面的清军追了上来,太平天国就此跌落神坛。这时的红军也陷入了困境,难道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进退维艰。蒋介石得知之后开怀大笑,他相信红军已经翻不起浪花了。
正当刘伯承苦恼时,毛泽东、周恩来等人来到此地,毛泽东苦思冥想半天,终于在绝缝中找到一条出路:从泸定桥那里通过!虽然刘伯承觉得这里离泸定桥有点远,有三四百公里的路程,但这也是最后一条路了。刘伯承和聂荣臻率部渡过安顺场,杨成武和黄开湘率领的红四团作为先头团,等红四团先过完泸定桥后,红军主力再过桥。
年5月27日,杨成武就带领着红四军先行出发,一天走了近80公里的路,途中还打败了2个营的敌军。到了第二天,中央军委就发来电报表示他们的速度有点慢,希望他们能在29号前抵达泸定桥。意思就是在一天时间内走完剩下的公里,并且还要把泸定桥攻下来。
虽然有点艰难,但红四团还是咬牙坚持做到了,一整天飞奔公里,在29号成功抵达泸定桥。泸定桥本来是有板桥的,但国民党为了“消灭”红军,不惜冒着危险把板桥拆掉,只留下绳索,而且国民党还在板桥对面架起火炮,森严的监控着桥面。
红四团先是紧急开了个会,将兵团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过桥,一部分打掩护,另一部分则从下游渡河。其中四营第二连就被指定为突击队,为了任务更好地完成,其他首长们还要挑选22人加入突击队,因为任务比较危险,选人要格外仔细,但很多战士不惧危险,踊跃报名。
29号下午4点,随着一声口哨响起,突击队以及临时组织的22名战士动作迅速经过铁索桥。对面的敌人见状立马集中炮火,朝我方攻来。另一边掩护我们的红军战士也开火,将敌人密集的炮火压制了。
前面的突击队动作迅速穿过铁索桥,后面负责铺桥的突击队也一边前进,一边铺桥。敌人见炮火无法压制红军,就用煤油点燃桥头,想让红军功亏一篑。但恰恰是敌人这无耻的行径激起了二连战士的怒火,杨成武朝前边的战士们喊:“不用怕,只管冲过去就对了。”
有了团长的鼓励,突击队队员们志气高涨,努力向前攀爬,到了桥头,队长以身作则,率先扑进火海,冲向敌人。其他的战士也效仿队长,义无反顾地冲进火海,与敌人决斗。经历两个多小时的战斗,我军最终占领了泸定桥,两天后,红军主力也抵达泸定桥。
当初石达开没解决的难题,红军解决了,而且高效,但原本22位战士却只剩下18位,那4位永远留在大渡河中。这些战士理应记下来,让后人永远铭记。但那时红军长征完又开始抗日战争,然后解放战争,直到年,飞夺泸定桥被众人所知。
人们越发对这22位勇士感到好奇,但那时人们只知道突击队的队长廖大珠和指导员王海云,其余20人皆没人记得。年,有个人因为了解到泸定桥的事,决心要来弄清楚其他20位勇士的身份,这个人叫王永模。但这事很难,毕竟都过去这么久了。
过了11年,王永模在江西革命烈士纪念馆发现一个档案,记载着一名叫刘梓华的烈士的生平,那里王永模清楚的看见这位烈士曾经参与过泸定桥战争。这件事直到这时才有了一些进展,王永模拿着这份档案去找工作人员,了解到他的来历后,王永模又跑到河北廊军分区,但就没进展了。
结语:年,王永模到河北拜访了杨成武将军,才从那里找到一些线索,知道了那个突击队里有王海云、李友林、刘金山外,还有一个特殊的名字:云贵川,不过后来这人牺牲了。后来,王永模陆陆续续得知了其他勇士:李富仁、刘大贵、王洪山等12名,但其余的就不得而知。虽然有10位勇士还不确定,但总有一天会知道他们的名字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1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