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攻克蜀道难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县境内金沙江畔的一段公路(年10月22日摄)刘坤摄/本刊
新中国成立之初,四川全省有60%的县不通汽车;截至目前四川省公路总里程达39.4万公里,排名全国第一,其中农村公路总里程达34.7万公里,也排名全国第一
年以来,四川公路水路交通建设投资已连续10年超千亿元,发挥了稳增长重要作用
到年,四川综合交通线网总里程达到45万公里,进出川大通道达到53条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任硌叶含勇胡旭萧永航
在中国广阔的土地上,如果以省区市划分,公路通车总里程最长的是哪个?农村公路总里程最长的又是哪个?
都是四川,曾被诗人嗟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四川。
根据四川省交通运输厅等提供的数据,截至目前四川省公路总里程达39.4万公里,排名全国第一,其中农村公路总里程达34.7万公里,也排名全国第一,并且实现了所有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公里,排名全国第三;铁路营业里程超过公里,构建起以成都为中心,至省内大中城市0.5~2小时,至周边省会城市1~4小时,至京津冀、珠三角8小时快捷交通圈;建成民用运输机场15个,天府国际机场开通后,成都已成为全国第三个拥有双枢纽机场的城市,客货运吞吐量长期在中西部排名第一;全省通航河流条,通航里程公里,居西部首位。
如今,进出川大通道达到38条,其中铁路11条、高速公路24条、水路3条,成都国际班列累计开行量突破列,四川已成为线网规模排名全国前列的交通大省。
从“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的与世隔绝,到“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的通江达海,通过70多年特别是近10年来的艰苦努力,蜀道托着历史的车轮和多万四川人民阔步迈进新时代。
发扬“两路”精神攻克蜀道难
雅康高速天全服务区,有一个为纪念川藏公路建设而设立的“川藏公路馆”,茶马古道、悬崖爆破、钢钎铁锤……一个个生动的实景、一件件简陋的实物,向人们诉说着那段艰苦卓绝的筑路岁月。
新中国成立之初,四川全省公路总里程只有约公里。公路在跨越大江大河时大多以渡为桥,小桥涵洞多为石、木所建。由于长年失养,公路时通时阻,全省能通车的公路里程仅占一半左右,有60%的县不通汽车。
从成都到拉萨多公里长的川藏公路,沿途要翻越14座大山,跨过10多条湍急的大江大河,穿过流沙、冰川、森林、沼泽和地震区等复杂地质地带,平均海拔米以上。川藏公路通车前,从成都往返拉萨,人畜驮运,冒风雪严寒,艰苦跋涉需半年到1年。
年3月,解放军第18军在四川乐山召开进军西藏的誓师大会。从四川进藏必经的二郎山,是从成都平原到青藏高原的第一座高山,当时只有一条1米多宽的旧公路,路面千疮百孔,经常被塌方及山洪阻断。为尽快抢通公路,18军战士在陡峭的坡地上安营扎寨,大家用十几斤重的大铁锤打炮眼,握钢钎的战士手上青一块紫一块,还有的被砸出血泡……
筑路尤为艰难的是川藏公路北线。途经的雀儿山,位于甘孜德格县境内,藏语叫“绒表俄扎”,意为“山鹰飞不过的山峰”,海拔超过米的山峰就有3座,山顶和山腰终年积雪。
年初冬,18军筑路部队来到雀儿山时,气温已经是零下30摄氏度左右。战士们发现,这里的土层冻得比石头还要硬。不管是用锋利的铁锹或犀利的十字镐,挖下去都只是一道白印,就是接二连三放上几炮,也炸不出多大的坑。
“唯一的办法,就是点起燎原大火,烧化起伏绵延的冻土。”一名当年的筑路者回忆,大家带着砍柴工具满山满沟地砍呀、捡呀,衣服被扯破,汗水从里到外湿了个透,寒风像千万支利箭不断地钻进身体。
打钢钎,一般人抡五六十锤就会气喘吁吁,在高寒缺氧的高原建设工地上,战士杨海银一口气打了锤,砸出一个1.7米深的炮眼,被称为“千锤英雄”。炮兵班班长张福林在工地检查火药爆破情况时,一块大石头从山上滚下来。他把身边战士一把推开,自己却被石头砸中,牺牲在这片高原上。
年12月25日,川藏公路与青藏公路同时开通,结束了西藏没有公路的历史,在川蜀大地和“世界屋脊”上创造了世界公路建设史上的奇迹。为筑路而牺牲的多名英烈,化为一朵朵美丽的格桑花和一路上永恒的里程碑。
进藏公路建设者用生命和汗水铸就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之一,被一代代交通人秉承发扬,为四川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年9月28日,世界海拔最高的雀儿山隧道建成通车,这是多名建设者用5年时间奋力拼搏的成果。
年底,与国道线并行的雅康高速公路全线建成通车。其中全长达到13.4公里的二郎山特长隧道是其重大控制性工程,于年提前贯通。
“新隧道海拔比旧隧道降低米,完全位于雪线之下,建成后就彻底征服了天堑二郎山!”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二郎山隧道设计负责人郑建国说。
年,年仅32岁的郑建国接到这个项目后激动得三天三夜睡不着。“这座隧道技术难度大,社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2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