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达开麾下第一勇将,屡次击败湘军统帅,后
在历时1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中,若说那位统帅影响力最大,最深受后人怀念的当属文武双全的翼王石达开。时至今日,人们都还在回味翼王24岁时在九江、湖口击败46岁曾国藩的那段辉煌岁月;同时,也对翼王负气出走,最终兵败大渡河畔而深感遗憾。石达开能有如此辉煌成就,自然离不开他手下那些骁勇善战的猛将,如傅忠信、李福猷、赖裕新,等等。其中,作战最勇猛,对翼王最忠诚的当属赖裕新。
赖裕新,广西桂平人,金田团营出身,早期名不见经传。年追随翼王经略江西,攻克瑞州并坚守一年有余,期间屡次击败曾国藩、曾国华兄弟俩统帅的湘军精锐部队,名声大噪。年7月,追随翼王单干,攻浙江、福建,入江西、湖南,转广西,进贵州、云南、四川,均充当前锋大将。年初,朱衣点等七十位大将率25万军队脱离翼王东返天京,赖裕新不离不弃。年3月,赖裕新率翼殿中旗从川西南北上,途径白沙沟时被土司部队滚木击中头部,不幸阵亡疆场,石达开欲哭无泪。
年1月,洪秀全、杨秀清等利用金田团营力量发动武装起义,掀起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革命运动。赖裕新,金田团营早期成员,起义后便隶属石达开麾下。不过,当时充当太平军前锋大将的是萧朝贵、罗大纲等猛人,石达开在象州中平被江忠源击败后便很少单独领军作战,所以赖裕新自然没啥表现机会。年秋,赖玉新迎来了立功机会,从此便一跃成名,傲视天下。当时,胡林翼、罗泽南、李续宾、王国才等统帅湘军各路人马围攻武昌,守将韦俊连连向天京发出求援信。石达开于是便带翼殿将士从安庆大本营西征,一路所向披靡,但湘军防守严密,短期内无法取得决定性胜利,于是便转战江西。年12月,赖裕新独自率领一军由新昌经棠浦镇进攻瑞州府,一昼夜攻克此城,杀死湘军营官知县刘希洛、李锟,因功受命统领瑞州军务。
攻入瑞州后,赖裕新已料到清军必定不会拱手让出这座赣西北战略重镇,于是便积极准备城池防御工作,以迎接湘军的进攻。赖裕新进城后,便设立总制、监军、乡官等职务,完善基层政权组织,既便于征收赋税,也利于抓获奸细;扩建造船厂、硝厂、炮厂,储备战略物资,以做持久战。年春,江南大营清军围攻天京,东王杨秀清命令石达开率翼殿精锐东征,配合秦日纲、陈玉成等作战,湘军趁机反攻江西。6月23日,曾国华、刘腾鸿领兵来犯瑞州,并在瑞河口击败前来增援的北殿将士,乘势攻击城池。赖裕新临危不乱,沉着指挥部队反击,挫敌锋芒。9月,曾国藩亲率大军从南昌直扑瑞州,从南面切断城中粮道,妄想困死赖裕新。10月,曾国藩指挥四路湘军猛攻瑞州,曾一度进逼到城池脚下,战况异常惨烈,谁知又被赖裕新击败。此战,湘军损失惨重,不敢继续采取强硬攻击方式,而是挖掘深沟、长壕,利用后勤优势拖死太平军。年7月,赖裕新趁着大雨滂沱之夜,率军杀出重围,直奔瑞州而去,打得彭玉麟、杨载福等湘军名将措不及手。
年7月,翼王石达开因受不了洪氏兄弟的欺压,假扮成江湖术士逃出天京回到安庆大本营,而后便号召太平天国将士前来归附,赖裕新便是其中之一。年春,为解除天京之围,也为创建新根据地,翼王石达开率杨辅清、石镇吉、傅忠信、赖裕新等诸位大将,集中近三十万大军进入浙江,围攻衢州。由于石达开作战方针失误,衢州无法攻克,于是大军转战福建。年2月,赖裕新充当大军前锋,从江西进入湖南,在桂阳战役中击败刘培元、彭定太,而后连下章宜、兴宁,湘东南三大战略重镇悉数落入太平军之手。年4月,赖裕新率部偷渡湘江成功,大军直奔湘桂边界,将湘军刘长佑部紧紧拖住,为石达开进攻宝庆创造良好机会。很可惜,石达开在缺乏根据地和给养之情况下,非要在宝庆城下搞“围城打援”战术,结果被骆秉章、左宗棠、李续宜击败,全军撤入广西。此次战败,翼王威信降到冰点,也拉开了石达开败亡的序幕。
骆秉章、左宗棠等在宝庆击败石达开后,便派刘长佑率大军从湖南进入广西追击太平军。经过两年多转战,石达开屡战屡败,来自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安徽等地太平军将士思乡严重,再加上石达开因不肯完全脱离洪家王朝而无法给予部下封侯封王,所以部下逃离严重。年春,朱衣点、彭大顺、童容海、汪海洋等七十将士率25万大军东返回归天京,后在江西遇到李秀成,并加入忠殿。此时,石达开已经成了光杆司令,身边只有一万残兵败将,他动了归隐山林之念头。不过,大将赖裕新对他不离不弃,“时穷节乃见,患难见真知”他成为翼王东山再起的唯一希望。若是赖裕新也北上天京,石达开将再也无人可用,日后进入四川更是痴人说梦。可以说,赖裕新是忠于翼王的,是值得信赖的朋友。
年11月,赖裕新率领中旗4万将士进军川西,连克城池,将入川作战的湘军死死拖住,为石达开渡河创造良好条件。年3月,赖裕新率军在经过白沙沟时被土司兵埋伏,不幸被滚木击中头部,直接阵亡,中旗也损失惨重。没了赖裕新中旗对敌军的牵制,湘军、川军、土司兵无所顾忌地向大渡河集中,石达开迎来了厄运。
本文由“纵横国史”原创,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2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