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棉县坚持1234工作法谱写民族团结
本报讯近年来,石棉县立足“民族走廊”区位特点,坚持全县一盘棋的“”工作法,不断夯实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基础。
抓住一个关键,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组织基础。始终坚持党政引领这个关键点,成立以县委书记、县长为双组长,分管县级领导为副组长的民族团结进步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党政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创建工作格局。将创建工作纳入全县重点工作计划,制定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细化责任清单,纵深推进工作,变“软指标”为“硬任务”。
突出教育宣传引领和先进典型引领,营造民族团结进步良好氛围。充分发挥“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川矿记忆陈列馆”等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作用,讲好“彝海结盟”“强渡大渡河”等“石榴籽”故事,构建多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九进”活动,推荐申报市级示范单位55个,省级、国家级示范单位8个,表扬全县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27个、先进个人31名。
提升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水平、新村建设水平,助推民族地区经济跨越发展。整合各类资金多万元,统筹用于农房、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少数民族群众大力参与石棉三大产业建设,城市和农村少数民族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均超过全县平均增速。按照“产村相融、成片推进”原则,建成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个。截至目前,5个民族乡、23个少数民族聚居村创建为省级“幸福美丽新村”。
实施教育奠基、卫生提升、文化引领、基层网格治理工程,促进社会事业不断进步。每年筹措资金75万元聘请双语教师35人,在偏远少数民族地区开办语言过渡班29个,将学校办在少数民族学生家门口。抢抓民族地区卫生发展十年行动等重要机遇,加快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更优医疗服务水平。深入挖掘、整理和开发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资源,“环山鸡节”“什结拉布”成功入选省级非遗项目。构建“五防两保”治理体系,以30户左右为基本单元划分基础网格个,结合实际大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成为基层网格治理排头兵。
石宣本报记者吴丹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2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