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三国,浆洗街是如何做到一路开挂的

▲浆洗街.03

▽▽▽

有时会说不清为什么会记住一个地方世界上七千个地方有的幽默,有的深刻有的富有,有的贫穷可浆洗街不那么一样不用犹犹豫豫就能说出无数记住它的原因:辖区物华天宝闻名中外的武侯祠和极具蜀汉文化特点的锦里长街坐落其间耍都、人民商场、大型商超比比皆是省市重要机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余家文化、政治、经济沿着历史轨迹有条不紊的发展着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啊既能在来往的游客中寻找一丝新鲜感也能在平凡的日子里体会到浸入心底的安稳感浆洗街现在如此,旧时依然

这条街南北走向,位于武侯区中心地带,坐拥城南黄金地段,全长约3公里。

被冠以“浆洗街”,显然跟它的历史分不开。几百年来,城南不断重建扩建,浆洗街不仅见证了成都的历史变迁,也承载着这座城市的文化脉络。

▲清末万里桥图据《成都街巷志》

浆洗街的起点万里桥,建成于两千多年前,得名于三国时期。

历史上,万里桥一直是成都通向南方的重要通道,桥畔更是成都南门的繁华之所,旧称“南市”。自清代以来,这里就集中了大批硝制皮革的作坊,浆洗街街名则源自于此。

▲浆洗上街

年12月27日成都解放,全市经济萧条,年工农业总产值7亿5,其中工业1亿1千万,而浆洗街就其中的占一成;上世纪90年代前后,这里特色鲜明,长期与皮革、制鞋产业高度相关。

▲成都人民商场,重建开业的场景,置身其中,才算了解什么是“人山人海”。

如今浆洗街建成的耍都集商贸、休闲、文化、名俗、旅游为一体,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完美结合,续写着“南市”的繁华。

浆洗街是如何一路开挂到今天的?

01.

借力三国文化,再现巴蜀古韵

▲清末武侯祠大门外。图据《成都街巷志》

浆洗街是名副其实的“三国一条街”。

费祎出使东吴的起点位于浆洗街的起点万里桥。

在建兴三年,也就是年。费祎被诸葛亮提拔为昭信校尉出使东吴,目的是重申旧好。事关两国能否重申盟好,丞相诸葛亮亲自前来饯行,费祎感到责任重大。

“万里之路,始于此桥。”费祎说出这句话后,就踏上了前行的道路。

君臣合祀的武侯祠、两汉三国时制作生产蜀锦的锦官城、因纪念张飞而得名的桓侯巷及张飞庙、相传埋有关羽衣冠的衣冠庙…

著名的武侯祠位于万里桥西南侧的武侯祠大街上,丰富的三国文化,也为与它平行而立的浆洗街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20世纪80年代的浆洗上街

时隔多年后,三国史上数不尽的风流人物依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后人。

▲年5月8日,晚清四川提督唐友耕病殁,其墓地位于浆洗街。随葬物品多达数十件,均收藏在故宫清朝玉器展馆的一个“成都故物”展柜,展出的标签上标注“四川省成都市浆洗街出土唐匪泽坡遗物展”。

唐友耕因率兵围剿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于大渡河畔将石达开擒获解往成都有功,清政府授予云南提督,并赏黄马褂,成为其一生辉煌的顶点。光绪六年(年),署理四川提督。光绪八年(年),病逝于成都。

在其坟地的南北两侧分别是三国英雄关羽、张飞的衣冠冢,而不远处便是刘备的“惠陵”,三处如三角形三个顶点倚角而立,恰如“桃园结义三兄弟”。唐友耕墓恰好位于三座大冢之间,仿佛一根长矛,精准地插入了历史的要津!

02.

古代南方丝路起点民族团结进步典范

虽然历经沧桑,但两千多年来,万里桥从未更名。万里桥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历史文化符号——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

起于万里桥南侧的通外大道,唐代以来又先后称通藏大道、茶马大道、川藏路。它不仅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组成部分,更是成都连接西南各民族的纽带。

自诸葛亮实施“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和西边的各个民族和好,又安抚南边的少数民族,对外联合孙权,对内革新政治。那么霸业就可以城了,汉朝的江山又可以再次振兴)的民族和睦政策以来,来成都经商或定居的少数民族同胞,多集中在浆洗街一带。

▲20世纪80年代,援助西藏建设的车队经过成都市区

上世纪50年代,西南民族大学在浆洗街建立,来此经商、置业、求学、就医、安居、养老的少数民族同胞越来越多。

到90年代以后,这里少数民族人口急剧增加,形成了成都市少数民族主要聚集地。

“民族用品一条街”是成都主要的藏族同胞聚集区,社区内散居着少数民族,每年流动人口约万人次+,居全市第一,给社区旅游和经济发展都带来了机遇。

民族不同文化背景必然带来多元民族文化共存的现象。

每一种文化的个性决定了文化的排他性,在日常交往中,出现不同信仰和文化的碰撞现象是不可避免的。

▲20世纪30年代,万里桥东北侧南门城门外。图据《成都街巷志》

浆洗街因此还设立了西南民族大学及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蓉办事处、甘孜藏族自治州驻蓉办事处、西藏成办三所等单位。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蓉办事处

西南民大的学生经常到街道来当志愿者,提供翻译、文化传播、民族常识普及等服务,助推浆洗街民族团结进步。已成为多民族共同参与社区活动的“少数民族之家”。

年、年,浆洗街街道办被国务院先后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

03.

聊不完的浆洗街

这条充满历史的味道的街区,代表了成都人积淀数百年的生活方式底蕴。它不仅属于文化名人,更属于生活在这条街区的每个成都人。

浆洗上街北接桥南街,是一个十字路口,西边有一个“血清示范厂”。

作家岳南先生在他的纪实文学作品《南渡,北归,离别》中提到过一件事情:在上世纪40年代末期,中国的宝岛台湾突然爆发牛瘟疫,差点毁灭了台湾的畜牧业,全靠紧急从成都空运过去的动物血清,才挽救了台湾的畜牧业。

这个立大功的血清,就是在成都浆洗街的血清示范厂生产的。这个血清示范厂后来迁移到了成都东门外的沙河铺,名字也改成了生物制品厂。这块地盘后来成为了四川省农业厅。

再往南,就是“有味道”的浆洗下街。

浆洗中街东边和下街的分界线是什么呢?是大粪塘,是粪坑,菜地、田坝!解放前这里专门做大粪生意,解放后也用来储存,转运粪便。

这些大粪坑、粪池一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期都是存在的。

浆洗下街,铺面不多。西边有一个粮店,和城南皮革杂件厂的洗门市部。这个门市部在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很不起眼,但却像星星之火,点燃了上世纪80年代浆洗街,成为皮革一条街的燎原之势。

04.

无耍不成都续写“南市”繁华

▲年,凉水井菜市,即如今的耍都所在地。赖武摄图据《成都街巷志》

自清代中叶起,因得南河取水之便,万里桥南侧成了硝制皮革的集中地。上世纪50、60年代,这一带的制革业,先后历经了合作社、皮革厂、制鞋厂的转变。

▲街皮革使用的工具

直到上世纪80年代起,全国各地的皮材商家受浆洗街皮革发展的影响,自发聚集于此,很快就形成了“皮革一条街”。

而今,皮革业早已外迁,浆洗街已完成其历史使命并华丽转身为现代商业大街。

▲浆洗街至洗面桥一线曾是西南地区最大的皮革制造区

星移斗转,当年的“南市”早已难觅踪迹,如今的耍都,正以成都商业地标的形象,续写“南市”的繁华。

旧时如此,而今亦然,浆洗街的历史传承从未消失过...借力三国故事,探寻历史文脉,一直延续着昔日的热闹与繁盛。

-End-

了解更多小镇资讯,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441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