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莎白与大卫柯鲁克的大渡河之恋封面新
大卫·柯鲁克和伊莎白在晋冀鲁豫边区驻地
完成藏区调查之后,伊莎白来到璧山县大兴镇,参加了中华全国基督教协进会创办乡村建设实验区的工作。整个项目由齐鲁大学的孙恩三教授负责。伊莎白和她的合作者的首要任务是:“感知当地群众的实际需求,为即将实行的乡村建设计划,打下良好基础”。
投入到这一个项“感知”任务的,除了伊莎白、俞锡玑,还有一位姓朱的护士和一位姓李的教员,她们全是女性。在镇上开办了一家诊所、一所幼稚园、一个妇女识字班,并去小学教卫生学和公民学课程。
与伊莎白结伴而行的是俞锡玑,出身于书香门弟,是清末经学大师俞樾的玄孙女,其父亲俞同奎曾任北京大学教务长兼任化学门研究所主任。此后,伊莎白和俞锡玑,一中一洋,两位美女,身着长衫,脚穿草鞋,手持又粗又长的打狗棍,来到了当时属于四川省的璧山县,离县城20多里的兴隆场,对户人家开始了挨家挨户的田野调查。
《兴隆场》
不朽的青春里程碑
年,柯鲁克在太行山。
邻县有一座晏阳初创办的、从河北正定迁来的乡村教育学院。那段时间,学院由刚从美国耶鲁大学毕业归国的社会学家蒋旨昂具体负责。蒋旨昂经常来兴隆场,同时也到其它地方做调查,使伊莎白和俞锡玑获得了一些交流与学习的机会。
伊莎白和俞锡玑总想为贫苦农民做好事,建立了食盐供应合作社,不料此举触犯了垄断商的利益,垄断商们不断搞阴谋诡计,使食盐合作社夭折了。但是,任何困难均未能阻止伊莎白和俞锡玑的调查活动。
头5个月,她们握着打狗棍,对户进行了地毯式的调查,一家一户走了一遍。在逐步建立直信任关系的同时,打消了压在乡民心头的疑虑。
兴隆场三天赶一次场,按习俗,已婚女人可以像男人一样出门赶场,只是不方便在公共场所逗留。但这些女人却巴不得有个地方歇歇脚,再聊会儿天。不经意间,伊莎白的住所和办公地竟成了理想去处,女人们来来往往,不会引来任何闲言碎语。随着“好客”的名声愈传愈广,客人越来越多,极大地方便了日后在全乡所进行的逐户调查。
她们办了个小诊所,唯一的“朱医生”,其实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护士,并且会接生,特别是为当地几个难产的孕妇接生之后,名声大噪。年9月17日,璧山附近的白石驿机场被日军轰炸,朱医生抢救3名飞行员,成功救活1名,更使协进会诊所声名远播。
这样,伊莎白和俞锡玑在调查时,有了更多的话题可谈。她俩配合默契,发挥所长,效率很高。俞锡玑快乐地回忆,“我顶会听人家说了些什么。因为我这个人挺随便,挺随和。不是下江人高高在上的样子。”白天,俞锡玑出去,所见所闻,就跟伊莎白说,伊莎白就熬夜用打字机详细记录下来。
这样,以日记形式写下的,长达36万字的抗战期间四川农民生活调查,在夜以继日的打字声中成为一本书--《兴隆场》。全面、客观地记录了抗战时期川中一个小场镇的历史沿革、政治、经济、家庭、婚姻、法律、诉讼、袍哥组织、宗教信仰等方方面面的信息,保存了大量的鲜活事例,现场感极强,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与现实意义。特别是那些细腻的情节,匪夷所思的故事,原汁原味的民俗描绘,冷静客观的笔调,让人拍案叫好。
比如,对壮丁之苦有多处记录:
年10月30日
一名壮丁,设法用自己被绑着的胳膊抱住他年仅2岁的儿子,异常激愤在说什么。据他讲,自己并不是这一次应当征兵的三个保里的人,昨天却在集巿上被莫名其妙地抓了进来。
年11月26日
征来的壮丁总共有50多个,清一色穿着单薄的土黄色卡叽布军装,在寒风里冻得瑟瑟发抖。
壮丁们8个一组蹲在路边,围着一瓦盆菠菜汤吃早饭。旁边煮了一大锅糙米饭,每个人都狼吞虎咽,生怕不够吃似的。有一个壮丁的媳妇每天送来一碗菜,被他拿来和同组兄弟分食了。另一个壮丁的女人带着俩孩子--其中一个尚未满月,哭哭啼啼,求乡长放还自己的丈夫。
年3月17日
第二保第6甲的傅贤才,儿子才14岁,还不到征兵年龄,却在去年12月去璧山赶场时被抓了壮丁。现在年逾60的老两口靠已出嫁的闺女养活。
书中还对乡长、保长、团丁、贫民、雇工、土匪、烟民、孤寡等各阶层的各种人物作了简要的勾画;对发生在兴隆场的事,如修坟争吵、饥民闹事、端公跳神、社交礼仪、鬼怪传说、赌博方式、庸医治病等作了异常生动的记录。
年初,兴隆场的合作实验陷于停顿,伊莎白的资助期届满。她带着人类学家的梦想,来到伦敦,几位著名的人类学家都鼓励伊莎白继续追梦。已故人类学泰斗马林诺夫斯基的继承者弗思,读到《兴隆场》丰富细腻的调查资料之后,同意在战争结束后,指导伊莎白攻读人类学博士。年,弗思向英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卡尔·曼海姆,推荐出版《兴隆场》。曼海姆亲自登门拜访了年轻的伊莎白,同意在他主编的“社会学与社会重建国际文丛”中,出版这部尚待完成的《兴隆场》。
《兴隆场》与费孝通的《江村经济》、杨懋春的《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村》、林耀华的《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研究》并列为中国人类学的先驱之作。
年,《兴隆场--抗战时期四川农民生活调查(-)》在中国出版。这是20多岁的伊莎白和俞锡玑当年在兴隆场所作的英文原始记录,经过整理之后翻译成中文的原始资料。这是伊莎白和俞锡玑共同立下的不朽的“青春里程碑”。
千里姻缘
泸定桥的海誓山盟
柯鲁克拍摄的中国农村被集结成书出版。
美国记者杰克·贝尔登,说起曾追求过的伊莎白时,不无感慨:“她确实不错。但老实说,个性太鲜明,吓跑了我。”
没有被吓跑的是帅哥大卫·柯鲁克,年入党的英国共产党党员,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的高材生。
出生于英国犹太富商之家的柯鲁克经历颇为传奇。大学毕业后,正值弗朗哥与希特勒、墨索里尼呼应,在西班牙发动暴乱,法西斯主义甚嚣尘上之时。他放弃了一切唾手可得的物质利益,投身于保卫马德里的国际纵队英国营。可惜,一上战场就负了伤,医院。
在医院里,读到了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引起了他对中国革命的强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5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