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河畔的世外桃源,被评为一生中必去古镇

十月中旬,去了趟川西。早就听说丹巴的甲居藏寨,当然要去看看。

甲居藏寨离县城11公里,包个车60块送到寨子里。村里到处都是农家乐,/人,包晚餐和第二天的早餐。

我们住的这家,男主人带着游客出去了,要几天才能回,家里就剩下小儿子和女主人。母子都不善言辞,沉默却朴实友好。第二天走的时候,女主人还装了一布袋核桃让我们带着吃,实在不好拿,没带。

阔大的堂屋,比较现代了,但仍然有清晰的藏族元素。

趁主人做晚饭的功夫,上屋顶转转。

这红玉米,颜值颇高啊!后来知道,这样直接晾在天台上,任凭风吹雨打日晒的玉米,都是喂牲口的。人吃的玉米,不是同一个品种。

河谷里的风呼呼地吹着,感觉一个站不稳,就要被掀倒。

在是座三层高的小楼,墙角门口,种满花花草草。

晚饭。蒸南瓜,香肠,咸肉,玉米饼,炒西葫芦,蔬菜汤。咸肉一咬满口香,玉米面饼子烙得焦脆,带着淡淡的甜——感觉这顿饭,都值五十元。

早上起来,吃过早饭,去最高处的三号观景台。

从主人家的后门沿着小路往上走。

这面墙上,爬满了多肉。

主人家的老奶奶,和我们同行。

我问:奶奶,你是怕我们不认识路,特地带我们去呢,还是也要去观景台?

奶奶举了下手里提着的袋子:去观景台卖。

袋子里,大概装着苹果,核桃之类的。

路边的果树,挂满了累累果实。地上也掉得到处都是。老奶奶说,想吃就摘。

捡个苹果拍照。

落在地上的,还有核桃。

游步道修得很好。顺着山势一直往上,只是走得有点吃力。

一小块平地上,还修了个巨大的转经筒,一个人的话,要使尽浑身力气才能把它推动。

老奶奶一边念着经,一边慢慢地转。

终于爬上观景台。

看过去,整个甲居藏寨是这样的,嘉绒藏族特有的红白相间的房子顺着山坡铺陈开来,山下就是大渡河。

一般来说,每年的三四月份,梨花开的时候,甲居是最好看的,到处都是雪白的梨花;如果再晚一点呢,所有的树都黄了,也别有一番风味,可惜我们这个时候,有点属于青黄不接。

来甲居藏寨的话,最好能带个以上的长焦,才能从高处,拍到这些民居的细节。

甲居的路都修得很好,可见这些年,旅游发展得也非常好。

虽然也是藏族,但嘉绒藏族并不是游牧型的,而是从古到今都是农耕文化,相比较其他藏族,总体要富裕得多。俗语说“仓禀足而知礼节”,所以嘉绒藏族的整体风气,是很好的,有个成都的朋友,从事旅游业多年,说,这里从来没有发生过什么坑蒙拐骗的事。

路边做生意的当地人也是如此,即使你只是看看,并不买,也一样笑嘻嘻的。

丹巴出美人,甚至还有个地方,很直白地,名字就叫“美人窝”,传说嘉绒藏族的前身,是西夏皇族后裔,所以女人们个个长得平头整脸,美女的概率非常高。

不过在村子里转了好几圈,唯一的遗憾是,人们的打扮都汉化得厉害,头上顶着传统的美丽帕子的女人们,几乎见不到了。

逛完观景台,下山,循着回客栈的路,在村子里随便转转。游客也不少。

从高处看起来连成一片的村庄,其实间隔很远,这户人家到那户人家,往往要走上百十米甚至更长。地势也是高低不同,每户人家,都各自为政。山间地广人稀,房子就建得很是阔大。

这也是一户殷实的人家。

我们住的客栈小院门口,一大簇盛开的菊花。

村子里也有小片的农田,大概是种玉米土豆之类的。

因为座落在河谷里,海拔只有米左右,所以丹巴的气候,总体是比较温和的。这里的冬天也不太冷,山上偶尔下雪,但县城里,是基本见不到雪的。整个甘孜州,泸定,康定,丹巴是三个气候最好的地方。

下山途中,路过又一个观景台,停车十分钟,拍照。

最后的甲居藏寨。

奔腾的大渡河。从泸定开始,一直到金川,都是沿着大渡河在走。

墙上的宣传标语很有意思: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TIPS:

丹巴离墨石公园不远,90公里,自驾2个多小时,墨石公园地形地貌奇特,值得一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80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