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边绿色崛起美丽峨边入画来四川经济网
峨边彝族自治县,地处四川西南小凉山,群山环绕;一条大渡河穿城而过,水流湍急。
靠山吃山——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穷困的峨边人以砍伐树木为业,那会儿,人们只能依靠“木头经济”养家糊口。
靠水吃水——上世纪七十年代至本世纪初,依托境内纵横交错大小河流蕴含充沛的水力资源,峨边蹚开了一条以水发电的路子,兴起了“水电经济”。
然而,仅靠木头、水电,很难啃下峨边“最硬的骨头”——压在彝区群众头上的贫困大山。
峨边,不只有林与水,还有丰富的矿产、优质的农产品,有独特的彝族文化、独有的旅游资源,更有热情如火的彝汉儿女、勤劳勇敢的拼搏精神……
在“以林养水、以水办电、以电兴工、以工促农”十六字方针的指引下,峨边发展出了名冠全川的特色产业,使资源经济变为了电冶结合的特色经济,支撑了全县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峨边的执棋者明白,只有真正走上一条绿色健康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才能充分利用大自然慷慨赠予的美好资源,实现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
从“木头经济”到“水电经济”,再到“绿色经济”——
峨边人,一直在努力地探索和奋斗着……
黑竹沟之晨(王永春摄)田野之“绿”——
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
初秋时节,记者驱车来到海拔米高的峨边新林镇现代农业产业带,上千亩的金银花和桃子树一望无际……
新林镇党委书记徐现明告诉记者:“我们充分利用土质、气候、光照等有利因素,现已形成种植面积2万亩,以桃李、高山蔬菜、中药材为主的白沙河流域‘桃-李-蔬’百里产业示范带。”
每到5月,峨边宜坪乡草坪村热闹非凡,一年一届的“枇杷王”比赛在此举行。草坪村枇杷产业园上千亩的枇杷,通过超市、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8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