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场镇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

白癜风能治好 http://m.39.net/pf/a_4497438.html

大家好,我是疯疯沙哈,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是:清溪古镇和

一、清溪-南丝绸路上的古城

准备到汉源的那天,天气格外晴朗。听说汉源是个多雨的地方,偏偏在成都时,阳光灿烂。真让人不知道该如何穿衣。到汉源必须先坐车到雅安,然后再转车。不过还好,从成雅高速公路走,不用花太多的时间就能到达。坐了一辆空调车,环境很好,人也不多,一个人可以尽情地憧憬即将看到的美景。

1.清溪所在

到雅安的时候已是中午,来不及吃午饭,就座上去汉源的中巴。车在不太好的公路上开得还算平稳,抵达汉源,稍事休息,辗转打听到往清溪去的路线,又启程了。

古镇清溪北接雅安,南连西昌,东临峨眉,西通康藏。南方丝绸路,悠悠数千年,黎州重城,清溪风韵,因而自秦、汉以来,无论郡、州、县、所,各类建制,均设于此,更因其间数道泉水,潺潺涓涓,清扬蜿蜒,故名清溪。

2.古城格局

古清溪城建筑,汉代始建,历代扩修,唐时已具规模,清时最为完美:城外四围,均有城河,东、南、西三面,天然成堑,城内有九街十八巷,南北走向的大街为主街,其余副之,并有小巷相连,互通互融。

城南设县衙,为知县办公断案场所;城东设文庙与学署,文庙为古学子修学之地,学署是督学住地,管理读书之人。因为地理缘故,外来客商一般由北门而入,当地居民则较多从南门入城,因此,朝廷在南北两城门处设有营盘,为驻军之所,管理城门。由此可见,当时的清溪城,主要还是用于军事。最近,人们在城南发现一石碑,文字因年代久远,笔画了了,虽有些模糊,但深刻勾画之间,却还是让人清楚辨析出,确有“大将军姜维”等字,正好可作鉴别。

3.文庙

清溪的天然护城河风采依旧,北门还依稀有古城的韵味,幽长阴暗的甬道,高耸威严的城墙。由北门进入古城,让人叹为观止的是古街与文庙。文庙因为人们对知识的重视和对文物的爱护,风韵依旧当年。冠盖般的门,雕刻着精妙的图案。

最有趣的是状元打马游街图。状元喜气洋洋,百官也形态各具,惟妙惟肖。千年紫荆,百年丹桂,古铜香炉,孔圣人位,似乎告诉人们,自古以来孔孟的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至高无上的统治地位。

4.老街风情

与文庙相比,老街却意趣盎然,街道虽然有了些变化,但房屋依然,古风犹存。巧妙的四合院,重重叠叠,进出之间,眼花缭乱,让人难以捉摸。偶尔间垂下的檐角,多姿多彩,精致灵巧,令人暗叹古人的匠心独运。

更让人怦然心动的风景,却是那些雕梁画栋下坠着的那一簇簇澄黄如金的玉米,在和暖的阳光下泛起点点晶莹,多么让人动情、赞叹……

似乎这古老的街道,正在诉说古代南方丝绸路上的绮丽风光与奇异民俗,一切似乎神奇如梦,却又质朴自然。那早已远去的马蹄与驼铃,虽然早已是阔别的故事,却总在人们的脑海里荡漾、萦绕。北门外有一座武侯祠,始建于三国时期,相传由大将军姜维亲自督造,以缅怀丞相诸葛孔明,后历代维修,在千百年来的变幻中,虽然已经是残垣断壁,但在苍茫凄凉之间,似乎恰似风雨中摇曳的残灯,虽微茫而不灭,让人自然想起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孔明,不禁肃然起敬。

5.清溪的风

清溪在古时以清风著称,古人曾有“清风雅雨建昌月”之语,一年四季,清风不断。冬季里尘土飞扬时,自有黄沙欲横天的感觉,然而在炎热的夏秋季节,清风徐来,却清凉无边,不失为避暑胜地。

二、安顺场-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

石棉县是雅安所辖的一个少数民族县,地方不大,却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着很大的名气,因为在它境内的安顺场镇,发生过两起重大的、结局截然不同的历史事件。车沿着河一路走着,安顺场就在对岸,大大低于公路的高度。从车窗望出去,阳光照耀的河面,水照样在流,波涛依然汹涌,往事却已依稀。

1.场镇初貌

从石棉县城往西行11公里,大约20多分钟就进入安顺场了。进安顺场,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题有“安顺场”三字的牌坊,上有一副对联:“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充分显示了这座小镇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位置。

安顺场原名紫打地,清乾隆年间形成集镇,开场后即成为大渡河西南岸河道七场四十八铺之首场。清光绪二十八年(年),因鸹老鸦山崩,松林河河水暴涨,将紫打地场镇淹没。此后,清政府拨库银在旧址东边1公里重新建镇,取意“山镇久安,河流顺回”而定名为安顺场。

安顺场依山傍水,老街仍保存着晚清至民国初年川西民居风貌。场镇街长米,宽7米,街道两旁为穿斗式檐廊或片石嵌木结构瓦屋面两层楼房。檐廊在直线上,整齐划一,高低一致,体现了晚清时期川西民居街巷的特色,其布局和建筑风格,存留着安顺场作为当年大渡河西南岸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痕迹。

2.翼王悲剧地

安顺场四处高山危崖,大渡河横贯南北,汹涌澎湃;松林河直插两翼,水流湍急,历来被兵家视为绝境。年5月,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率10万大军由冕宁小路抵达安顺场,准备北渡大渡河。安顺场群山壁立,隘口险窄,前有大渡河,左有松林河,右有老鸦漩,适逢暴雨,河水陡涨,清军严守对岸渡口,渡河异常困难。

5月21日,石达开出兵四五千人抢渡,遭清军炮轰,船筏全毁,伤亡甚众。只好西渡松林河,又遭土司王应元等部阻截。兵败的石达开试图往后退,不料后路被当地彝族土司岭承恩切断,全军陷于绝地。清军乘危诱降,许诺保全将士生命。石达开幻想舍命保全部众,自投清营,结果被解往成都,在那里被害,时年33岁。其部属余人亦被全部处死,太平军将士血染大渡河,留下了悲壮千古遗恨。

为纪念石达开兵败大渡河,年在大渡河铁索桥畔的石儿山上,建起了一座翼王亭。亭为六柱六角形,精致玲珑,很有特色。登亭眺望,水色山光尽收眼底,但见峭壁千仞,铁索凌空,乱石崩云,惊涛裂岸,让人感受到那段悲壮历史的震撼。亭上的对联及亭旁的20多块国民党将领及官员题写的石碑,刻有诗文赞颂翼王功绩和哀伤其败亡。“文革”中亭塌碑毁,年,当地政府在原址修复翼王亭,并于亭旁开凿水池,修建曲桥,景致颇佳。

3.红军胜利场

同样是在安顺场,同样的抢渡大渡河,时隔72年后的年5月25日,由中国工农红军一团团长杨得志、一营营长孙继光指挥,在南岸红军强大的枪炮火力的掩护下,以十七勇士为先导,打响了红军长征途中举世闻名的强渡大渡河战役。

这17位勇士,在当地老百姓和船工的协助下,不顾大渡河的惊涛骇浪,冒着枪林弹雨,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北渡强渡成功,歼灭国民党守敌,占领了北岸桃子坪敌守军阵地。红军强渡大渡河的胜利,彻底打破了蒋介石“要毛朱成为石达开第二”的迷梦,为红军最终完成史无前例的二万五千里伟大长征,北上抗日,打通了胜利的道路。

向安顺场的东头走去,是占地面积达平方米的“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室”。室内陈列着多件红军当年战斗时用过的枪炮、大刀、旗帜等各种实物,把人们的思绪带回到那硝烟弥漫的战场。纪念室还珍藏着刘伯承、聂荣臻、杨得志、杨成武、陆定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笔题词和信函原件,以及大量珍贵的图片资料。

场镇西边是红军强渡大渡河遗址。年,在这里建起了一座占地平方米、用白色花岗石塑造的红军雕像纪念碑。传神逼真的红军战士石雕头像,面对当年浴血奋战过的波涛汹涌的大渡河,似时刻热切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11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