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夺泸定桥是真实发生的吗为何当时守军不炸
英国作家张戎宣称“泸定桥根本没有战斗,红军5月29日到达时,泸定桥没有国民党把守”,他还说邓小平在年宣称“这只是为了宣传,其实没有打什么仗”。
事实果真如此吗?英国作家张戎曾经采访一位93岁的妇女,说法来自这位妇女,但这位妇女当时并不在现场,只是听朋友说的,因为他们离得远,根本没看清现场究竟发生了什么。而邓小平确实曾在年接见过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布热津斯基当时参观了泸定桥纪念馆,与邓小平交流,邓小平的原话是“这是我们的宣传,我们需要用它来表达我们军队的战斗精神,事实上这是一次非常简单的军事行动。”
由此可知张戎采用了张冠李戴、曲解误导的方式,企图诬蔑飞夺泸定桥的事实。
飞夺泸定桥的整个过程
年5月26日上午,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领导来到安顺场商量如何使全军两万多人渡过大渡河。
大渡河两岸悬崖峭壁,地势险峻,河流湍急,河面宽达多米,当时只有三只小船,来回一趟需要一个小时,全军渡过需要一个月左右,可是后面还有追兵,形势万分紧迫,在此危急关头,毛泽东当机立断,决定以“急行军抢占大渡河上游另一渡河点:泸定桥”。
泸定桥位于四川泸定县,是中国著名的铁索桥之一,也是川康交通要道,坐落于群山环抱之中,横跨大渡河桥长米,宽2.8米,由13根铁索组成,桥身铁链9根,桥栏左右铁链各2根,作为扶手,人走在上面摇晃不定,异常险要,泸定桥的东头与泸定城相连,城内有刘文辉部队驻守。
为了夺取泸定桥,安顺场兵分两路,红一师和干部团为右纵队,由军委参谋长刘伯承和红一军团政委聂荣臻指挥,沿大渡河东岸前进,红一军团军团部、红二师、红五军团为左纵队,由林彪带队,沿大渡河西岸前进。西岸便是正面夺取泸定桥的主力部队,当时二师第4团接到任务,团长是王开湘,政委是杨成武。
当年太平天国悍将石达开在清军围追堵截下被困在大渡河,最终无计可施,几万太平军全军覆没,国民党南昌行营秘书长杨永泰也曾给蒋介石立下保证书:红军必将成为石达开第二!蒋介石知道泸定桥的险峻,对此也深信不疑。
可是红军先锋红四团却创造了一个纪录,连夜在崎岖湿润的山间小路中疾行二百四十里,出人意料地在敌人援兵到达前来到泸定桥下,这让刘文辉始料未及。
此时泸定桥已经被刘文辉部队拆掉木板,只剩下13根铁索在寒风中摇摆,下面是湍急的河水,一失足必将丧身其中,红四团政委杨成武立即抽调22名勇士充当夺桥先锋官,他们背着大刀冲锋枪,手挎手榴弹,一手持驳壳枪射击,一手攀援着铁索前进,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他们以大无畏的气概压垮了敌人,最终抢占了敌人桥头堡,拿下泸定桥。
刘文辉为什么不炸桥,只拆掉木板?
很多人会有疑问,为何国民党守军不直接将铁索桥炸断了,而是拆掉木板呢?这不得不提到四川军阀刘文辉。
刘文辉表面上是蒋介石的国民党军队,其实他是地方割据的军阀,与广西李宗仁、白崇禧,贵州王家烈等军阀相同,刘文辉表面上听从蒋介石南京政府的指派,但实际上他将四川看作自己的后花园,想当这里的土地主,谁对自己有利,他就会听命于谁。
刘文辉并没有什么家国意识,在他眼中保卫国家远没有保卫自己地盘更加重要,对于刘文辉来说,蒋介石的中央军才是他最忌惮的敌人,他很害怕蒋介石以围剿红军的名义借机侵占他的地盘,那样他的小王国就会覆灭,因此红军的威胁远比蒋介石要小。
另外,红军当时已经从星星之火变得逐渐强大,刘文辉知道这股力量不容小视,国民党军难以消灭红军,红军逐渐有做大做强的趋势,奉行“谁也不得罪”原则的刘文辉此时便多了一个心眼儿,做了两手准备。
一方面,如果红军实力太弱,不堪一击,刘文辉可以配合蒋介石部队给予重击,另一方面,如果红军实力太强,让红军赶快通过也是无奈之举。并且,红军只是借道,并不是想在此建立根据地,如果刘文辉拼死守卫,那么红军极有可能无法通过,在此建立根据地,与他展开长期作战,这无疑是他最不愿看到的情况。
刘文辉并不是不想炸断泸定桥,而是源于贪财。
泸定桥建于清朝康熙年间,这是四川通往西藏的商贸交通要道,此前各种货物商旅都只能以渡船通过,所以经常发生“卡脖子现象”,各种物资货品在两岸等待小船时经常发生商品货物腐烂变质的情况,在此情况下,康熙让18省捐款,筹集4万两白银,修建了7个月,于年建造完成了这座泸定桥,貌似不起眼的泸定桥建造起来费尽千辛万苦,如果要摧毁它,修复也极其困难。
刘文辉作为泸定桥的主人,通过这座桥抽取了川藏两地商贸的不少税收,全都进了自己的腰包,由此可知这座桥是他的财路,他根本不舍得炸掉,如果炸完之后修还得自己掏腰包修建,这是何苦呢?所以最合适的方法就是抽掉桥上的木板,然后派守军抵抗,能不能通过全看红军的实力了。
红军勇猛的战斗力
刘文辉原本以为抽掉木板只剩下光溜溜的铁索,在桥头堡架上几架机枪,就可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而且蒋介石援兵正在路上,援军一到,他们定能把困住的红军一网打尽。
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红军行军的速度如此之快,一夜之间奔走里地,而且另一方向还有一只部队正在路上,很有可能形成两面夹击的状态。不过刘文辉该打还是会打,因此一开始敌人的枪弹还比较密集,22名突击队员有人受伤,有人牺牲,但是他们飞快地爬向对面。
刘文辉的川军是军阀中实力最弱,大西南原本贫瘠,刘文辉部队军官又拼命吸血士兵,川军装备和人员素质战斗力都极差,平时这些人都不训练,有空就剥削百姓,抽大烟,面对红军的攻势,他们完全无心恋战,有一个大烟鬼还讥笑红军“红军们,你们飞过来啊”。可没想到红军22名战士冒着枪林弹雨勇敢向前,这种不怕死的精神让他们始料未及。
要打击敌人的坚固工事,单凭机枪很难压制敌方火力,要摧毁守军意志,最好方式就是用大炮轰击,当时我方仅有一门迫击炮,三发炮弹,政委杨成武命令红军赫赫有名的神炮手赵章成亲自发炮,赵章成在战斗中训练出了一手绝技,不用瞄准镜,单凭手感就能做到百发百中。
他开炮的姿势也十分特别,人家是架上支架开炮,他则是一手搂着弹筒,一手在眼前比划来比划去,瞄准后直接开炮,第一发往往十有八九能命中,更厉害是第2发,第3发,将会比第1发更加准。
赵章成知道只有三发,绝不能浪费任何一发,因此他在河对岸做好准备后,全神贯注精准开炮,第一发落在敌人堡垒外边,一炸就炸翻了工事一角,吓得守军吱哇乱叫,第二炮直接炸进碉堡内,敌人机枪哑火,敌人开始逃窜,等第3发炮弹发出后,炸弹在敌人屁股后爆炸,守军全部逃亡,再也不敢坚守了。他们根本不知道红军只有这三发炮弹,就被吓得全跑了。
这些守军平时只知道抽大烟,以为有天堑可以阻挡红军,所以根本也没有准备炸药,这时候再想去炸桥已经不可能,而先锋军此时也冲过了桥,牢牢的占据了桥头堡的位置,一举夺下了泸定桥。
很快,红军把木板搭在铁索上,铺出了一条木板路,大队人马迅速通过。当刘伯承来到泸定桥,他感慨道“泸定桥啊泸定桥,我们为你花了多少精力,费了多少心血,现在我们胜利了!胜利了!”
结语:
毛泽东也给予红四团热烈的赞扬,他说“我们的红军真是无坚不摧,所向披靡,有这样的红军战士,我们还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红军大部队从泸定桥上渡过了大渡河,成为我军革命史上的一个传奇。而刘文辉的不忍炸桥,其实也为夺取泸定桥提供了客观便利条件,这也成为他日后起义,加入我方阵营的重要砝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1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