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史风云为何古代打仗都要跑到襄阳渡长

北京白癜风最便宜的是哪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41202/4528312.html

在古代提起长江,一般都会强调“天险”二字。历史上多少偏安一隅的南方政权,都是靠着长江天险而苟延残喘。多少英雄豪杰一统天下的大业,被这天险所阻断,只能望江兴叹。

有人问,长江那么长,难道别的地方不能渡河吗?

当然可以渡,在长江中下游,只要有个小舢板,过河就不难。甚至于碰到那些水鸭子,人家能直接游过去。整个长江中下游,绵延数千里,不管是从南向北,还是由北向南,两边的政权都不可能做到每一处都有人防守。只要挑个人烟稀少的地方渡河,绝对没人拦着你。

但是,这里有个前提,那就是渡河的人必须足够少。如果是放在战争中,动辄数万人,甚至于数十万人的规模,那么渡河就麻烦了。首先,这么大规模的军队渡河,你得要有船,很多很多的船。因为船的运载能力是有限的,渡江来回则是需要时间的。如果船少了,部队过江所花费的时间可就多了去了。

想当年红军长征,需要横渡大渡河。故而在第一时间,攻占了石棉县安顺场渡口。然而红军战士们找遍了渡口两岸,却只找到了一条船。这条船满载也就四十来人,而渡船在两岸间往返一次的时间,少说也得一个小时出头。

这就意味着,红军即便是昼夜不停的渡河,一天顶多也就能运七八百人。当时红军上下得有一万多人,光是把人全部送过河那都得花上大半个月,更不要说还有武器辎重。如果红军想要全部从安顺场渡口过河,少说也得一个月的时间。正是由于太费时间了,所以红军才会选择北上,夺取泸定桥。

红军的例子,放在长江上同样适用。在古代战争中,一般涉及到渡江这种事情,其动员兵力那都是数十万计,还有马匹车辆,粮草辎重。如果仅仅只是几条小渔船,那还不得渡到猴年马月去?到时候,对岸的守军早就发现你了。

所以,想要越过长江天险,足够数量的船只是非常有必要的。

当然了,如果仅仅是需要船的数量足够多,那也不能算太大问题。毕竟长江沿岸渔船那么多,大不了多征集一些。但是,人家对岸的守军也不是吃醋的。只要有一支水师往那江边一靠,你的这些渔船小舢板,那就只能是坐等毁灭。大家一定要搞清楚一点,古代战争中所谓的长江天险并不是指长江有多宽,河水有多深,而是指依靠长江所建立的一个防守体系。这个防守体系一般会以沿江城市为节点,配合江上水军和岸上步兵,进行阻截和防御。

在这里面,水军其实是重中之重,其既可以在敌军渡河的时候正面阻截,也可以在敌军渡河之后截断其后路,没有了持续的后勤支撑,敌军就算成功过河,那也一样是死路一条。

总而言之,只要防守方的水军还在,进攻方想要顺利渡河,那就是天方夜谭。所以,想要顺利突破长江防线,那么就必须有一支强大的水师,大型战船和运输船只是必不可少的。当然了,这个问题一般是北方政权需要去考虑的,毕竟南方政权向来都是靠水师吃饭。所以我们才会看到历史上有过那么多次的北伐,而南征的次数则是不多。总而言之,历代的北方政权想要越过长江天险南征,往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优选将帅,造楼船,练水军。

不过这里有一个问题,水师不比陆军,不是说随便找块空地,建个营寨,平个操场,就能招兵买马开始组建了。组建水师是受到地形限制的,其一定得依水而建,毕竟你得造船啊。而且这里的水,一定是要与长江联通的水道。毕竟战船那么大,你不可能在黄河造好了,然后搬到长江中来。

当然,你可以在黄河造船,水军驶入渤海,沿海入长江,然后逆水行船。只是古代的水军可不比现代,能在海上随便远征数千里,即便是近海也够呛。其路程太远,风险也很大,要是遇到什么破天气,估计就得被一锅端了。有人或许会问,难道我不能就在长江边上造吗?当然可以,只不过你得要问对岸人家的水师答不答应。可能你得造船厂还没建起来,人家开着战船过来给你一把火烧了。北岸没有船只就没办法训练水军,也没办法江上截击南岸水军,所以更保护不了造船厂。

所以,一般组建水师,那都得找一条与长江联通,有着宽敞水道的支流。等到水师组建成功,再拉到长江上去,控制长江水道,然后再让大军渡河。

然而,在整个长江中下游的北岸,符合这个条件的地方并不多。发源于汉中,在武汉汇入长江的支流汉水算一个,连接长江和淮河的运河邗沟也算一个,再还有就是连接巢湖和长江的裕溪河。要么就只能学当年西晋的王濬,跑到上游的益州去造船,治水军,然后顺流而下。只不过拿下蜀地的难度,其实也不比横渡长江低多少。很显然,只要控制了这些水道,那么突破长江水道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强。这里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其实注入长江北岸的河流有很多,适合行船的也不少。之所以只有这几个地方比较适合,乃是因为这些地方没有节点保护,难以形成控制力。只要北方政权敢在这些水道上造船,南方的水师就敢过来打你。

而汉水边上有襄阳城,邗沟的出口有扬州,裕溪河往长江则是有合肥。他们卡在节点上,南方的水师不好过来。而且造船是个大工程,必须依托城市才能完成物流的流通和后勤的保障。所以在历史上,这些地方无一例外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历代南北战争,大都发生在这些地方。

在这里面,襄阳无疑是重中之重。首先襄阳所处的地理位置很重要,向北是中原要地,向南则是江汉平原,史称“跨连荆豫,控扼南北”。这两个地方在古代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是各自区域的核心地带。其次汉水乃是长江的重要支流,水道宽阔,适合组建水军。

对于北方政权而言,只要控制了襄阳,便掌握了南下的主动权,随时可以夺取江汉平原。对于南方政权而言,只要守住了襄阳城,整个长江中游便再无北方敌军的渡河之地。

历史上围绕襄阳爆发了不少大战。比如东汉末年的襄樊之战,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但就是因为没能拿下襄阳,最终功亏一篑。而在南宋末年,南宋和蒙古帝国更是在这里发生了激烈的争夺。最终襄阳失陷,也昭示着南宋王朝的灭亡。

相较而言,下游的邗沟和裕溪河,一个有枯水期,一个水道较窄,限制比较大。当初曹丕南征东吴,从邗沟走过,结果就遇上了枯水期。但是话说回来,好歹是条水道,有时候还是能派上用场的,所以控制下来是非常有必要的。

你比如东汉末年的合肥,虽然只是一座小城,但因为其把守着濡须口,也就是裕溪河的入江之地。曹操在这里设下重兵,并派有大将张辽驻守。而孙权也视此地为眼中钉,数次发兵攻打。不过无一例外,都是失败收场,甚至于还创下了十万大军被张辽八百人击破的骇人战绩,孙十万由此得名。

而且这两个地方的位置,都靠在长江下游,更接近南方政权的核心区域。你比如从邗沟出来,过河便是建康城,其威胁自然很大。

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这两条水道向北都能连接到淮河。这就意味着北方政权可以安心在淮河把船造好,编练水军,然后通过这些水道发起进攻,那简直就是防不胜防。出于这个原因,历代的南方政权,一般都会努力将势力扩展到淮河一线。一来是给自己的核心区域形成缓冲,江淮地区水网密布,丘陵众多,完全限制了北方优势骑兵的大规模展开和机动性,但南方不仅可以通过这些水网河流将后方的人员粮草军械等物资源源不断运往前线,还能利用那些低矮丘陵据点自守,伏击敌人。

二来则是掌控主动权,再不济,也能为长江防线赢得准备的时间。这也是为何历代的南北战争,有相当一部分都发生在淮河一线。比如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那就是东晋在淮河挡住了前秦的大军。所谓守江必守淮,其实就是这个意思。

总结来讲,想要突破长江天险的难点不在于怎么渡河,而在于是否拥有一支强大的水军。所以历史上大多的北方政权,在发动南征之前,必定都会事先组建一支庞大的水军。曹操有了荆州水师才敢伐江东、西晋在蜀地组建了八万水军才能灭孙吴。当然了,这些都是建立在南方政权比较靠谱的情况下。如果是南方政权腐朽到了一定程度,再强大的水师也没用。历史上靠着渔船突破长江防线的战役并不是没有过,大家不信可以去查查,就在70多年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308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