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记忆泸定桥下的放生
年6月,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
泸定桥位于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县城。县城很小,坐落在崇山峻岭之中,沿着奔腾的大渡河一路铺开。县城里楼房密集,街道狭窄,难得有一块平地。
县城的中心靠近大渡河边,却有个挺大的广场。那年我到的时候,广场四下到处挂着红色的横幅,都是全民动员打击毒品犯罪一类的口号。
河边,就是那著名的泸定桥的桥头堡。与血雨腥风的历史相映衬的是,这“泸定桥”三个字是隶书,风格很古朴,看起来很面熟。
原来是康熙御笔。泸定桥和泸定县的名字都来自康熙题写的这三个字。
这里还有个故事:当年康熙改土归流收了甘孜这一片,在这川藏路的咽喉要道上修建了跨越大渡河的铁索桥。
大渡河古称沫水,康熙的原意是取“平定沫水”之意,却将沫水误为泸水,就写成了“泸定桥”,其实泸水是金沙江的古称。皇帝搞不清地理很好理解,下面的臣子当然也不会点破,于是就有这桥名和以后泸定县的名字。
这段失误的说法不太统一,也有说是下面递交的奏折写错了。我比较相信这个说法,别以为大领导有那么多时间精力,文案大多是下面准备好了,无非就是照着在纸上写几个字罢了。过去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
与影视、文字图片介绍相比,亲临现场的感受完全不同。大渡河比我想象的更湍急,铁索桥比我想象的更长,足有百米。在这里才能体会当年茶马古道的艰辛和横断山脉地势的险恶。
关于飞夺泸定桥的那段历史,本篇无须赘述。这些年关于攻打过程的真实性与细节,也有不同的说法,笔者不想评论。我认为,这场战斗只是那一段波澜壮阔历史中的一朵浪花,别把领导人想得那么简单,打仗不会仅凭运气和勇敢,战斗方案不止一个,有没有飞夺泸定桥,历史进程不会改变。
为了拍摄泸定桥,我到了桥墩下面的岸边。不一会儿,来了一位拎着水桶的妇人,后面跟着位身穿袈裟的精壮僧人。僧人让妇人停下来,低头对着水桶和金沙江开始低吟。我看到水桶里全是鱼,个头不小,品种一致,显然是养殖的。
僧人念了一会儿经,停下,向妇人示意,妇人拎起水桶,将几十条活鱼倾入湍急的大渡河中。
那是我第一次进藏,第一次近距离见到藏传佛教的僧侣。在举世闻名的泸定桥下遇到这个场景,觉得挺有趣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7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