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军将领投降清朝多吗10大军师,没

年5月,英王陈玉成前往寿州,被苗沛霖俘虏,送给清军凌迟处死。年11月,郜永宽等八大将领投降淮军,处死慕王谭绍光,苏州陷落。如此,有些人就认为,投降清朝的太平军将领有很多,他们意志不坚定,这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重要原因。

客观地说,太平军将领确实有不少人投降清朝,但他们地位都不算太高,除了北王韦昌辉的弟弟韦志俊。都知道,太平天国实行“军师负责制”,天王是虚位元首,临朝不理政务,“军师”掌握国家大权。太平天国的“军师负责制”,借鉴了“梁山模式”。太平天国运动14年,总共有10大“军师”,但没有一人投降清朝。

01、左辅正军师,东王杨秀清。年12月,洪秀全在永安封王,册封杨秀清为东王九千岁,可以节制其他诸侯王,掌握军政大权。杨秀清时代,“军师”实际掌握大权,后与天王洪秀全关系恶化,死于“天京事变”。

02、右弼又正军师,西王萧朝贵。年8月,西王萧朝贵率兵马奔袭长沙,中炮身亡,殒命沙场。萧朝贵是洪秀全的妹夫,骁勇善战,还享有“天兄代言”的权力,可以制衡杨秀清。萧朝贵不死,也许就不会有天京事变。

03、前导副军师,南王冯云山。太平天国实际创建者,并非天王洪秀全,而是南王冯云山。没有冯云山一路披荆斩棘,在桂平紫金山地区活动,金田起义也搞不起来。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秦日纲等人,都是冯云山介绍才参加太平天国。“军师负责制”,也是冯云山所创建。可惜,冯云山阵亡蓑衣渡,洪秀全失去了类似萧何、诸葛亮、王猛、李善长之类的人才。

04、后护又副军师,北王韦昌辉。金田起义时,谁出力最大,应该是韦昌辉。没有韦氏家族源源不断的资金注入,打造兵器,制造弹药,购买粮食,也就不会有后来的金田起义了。年12月,韦昌辉陷入绝地,洪秀全、石达开联手讨伐北王,但韦昌辉拒绝投降城外的清军“红单船”水师,结果被洪秀全俘虏。

05、开国军师,翼王石达开。太平天国初期,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都是军师,他们一起商议政务,石达开则不是。年5月,石达开带兵外出单干,洪秀全为了拉他回来,才册封军师,但石达开还是拒绝回京。年6月,石达开兵败大渡河,被凌迟处死。

06、精忠军师,干王洪仁。年,堂弟洪仁千里迢迢来到天京,洪秀全非常高兴,便册封他为干王千岁,并授予军师头衔,负责处理政务。年8月,洪仁护送幼天王洪天贵福去湖北汇合扶王陈得才,途中被湘军伏击,全军覆没。洪仁被送往南昌,表示愿意当文天祥,受凌迟处死。

07、真忠军师,忠王李秀成。年6月,英王陈玉成遇害,忠王李秀成独自对付湘军、淮军、楚军、“洋枪队”、英法联军,还能继续战斗两年。年7月,李秀成被俘虏,写下《自述书》,被曾国藩处以绞刑。有些人说李秀成想投降清朝,罗尔纲已经反驳,说他是效仿姜维故事而已。

08、勇忠军师,英王陈玉成。年9月,安庆陷落,陈玉成退守庐州,继续抵抗湘军。年5月,陈玉成被苗沛霖诱捕,送给钦差大臣胜保。起初,胜保建议陈玉成投降,保证他高官厚禄,但陈玉成严词拒绝。陈玉成训斥胜保,说他是手下败将,八旗兵已经不堪一击,自己没必要向战败者投降。6月,陈玉成被凌迟处死,年仅26岁。

09、正忠军师,侍王李世贤。年7月,天京陷落,李世贤率20万大军继续在江西、福建、广东一带转战。年,太平军兵败漳州,所部损失殆尽,李世贤逃入深山老林避难。李世贤昼伏夜出,躲避清军追击,去广东寻找康王汪海洋,商议抗清大业。汪海洋害怕李世贤追究漳州战败的责任,将他刺死,还说李世贤已经投降清朝。

10、悫忠军师,辅王杨辅清。年8月,湖州陷入,杨辅清所部覆没,他独自一人逃跑,回到广西老家避难。如果低调做人,老老实实务农,杨辅清可以安享晚年,成为人生赢家。但是,杨辅清一直想要重振太平天国,他经常前往湖南、贵州、湖北、江西、广东等地联络太平军余部,随时准备东山再起。年,杨辅清在泉州策划起义,被叛徒出卖,受凌迟处死。

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英王陈玉成、忠王李秀成、干王洪仁、侍王李世贤、辅王杨辅清,这是太平天国史上10位赫赫有名的“军师”,没有一人投降清朝。即便局势不利,或者遭受俘虏,他们也没有向清朝屈膝,值得敬佩。

这十大“军师”,都是从两广出来的“老兄弟”,他们意志非常坚定,是清朝的劲敌。但是,太平天国阵营中,“老兄弟”的数量不是很多。金田起义时,连同家属在内,太平军也就两万多人。只用2年2月,太平军“老兄弟”便从金田打到南京,八旗子弟闻风丧胆,毫无招架之力。

参考书目:《太平天国史》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835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