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飞夺泸定桥时,为什么敌军只是拆了木板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国家面临着内忧外患,外国侵略者用长枪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国内寻求变革,也有着种种的冲突和矛盾。
北洋军阀建立政府这一时期是中国近代史中最为混乱的一段时间,为了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国内的革命热情越来越高涨,国共两党也首次进行了合作,发动了北伐战争。
但是在北伐战争胜利之后,蒋介石发起了反革命行动,大肆地围捕共产党人,使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红军开始战略性转移,长征至此开始。
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过程中,有不少重要的战役,飞夺泸定桥就是其中之一。
红军强渡大渡河之后面临着两种选择,第一种是用手头仅有的船只,将数万红军依次送过河,但是至少也要花上一个月的时间。
第二种是分出一支急行军直奔泸定桥,击溃桥对面的国军之后为随后的大部队打通一条路。
因为后方的国军在不断追击,根本没有充裕的时间用船渡河,于是高层领导决定夺取泸定桥,以此来摆脱国军的追击。
红四团被选中去完成任务,以一个昼夜的时间,赶了公里的路程奔赴到泸定桥,与国军展开了激战。在红四团到达泸定桥的时候,敌军已经把守在桥对岸,为了防止我军过桥,国军把铁索桥上的木板都拆了下来。
面对这样的困境,红四团不畏艰险,组成了先锋队,一边铺设木板一边与敌人交战,敌人为了阻止我军,甚至还在桥头放了一把火。
即使如此,红军战士们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冲过了对岸,打退了敌军,成功占领了桥头,完成了任务,这也是长征过程中著名的飞夺泸定桥。
很多人会有疑问,敌军在据守泸定桥的时候,为什么不直接把铁索也炸断,彻底毁掉通行的桥梁呢?
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点是国军虽然守在了泸定桥,但是并不知道红军接下来的行军路程,泸定桥这一条路线,只是众多有可能遇到红军的路线之一。
如果国军为了阻止红军行进,就选择彻底摧毁泸定桥,那么一旦情报出现偏差,摧毁桥梁是得不偿失的。毕竟国民党也需要时刻调动部队,来围堵红军的路线,毁掉重要的桥梁通道,他们调动部队的时间也会因此减缓,所以国军只是拆掉了铁索桥上的木板,并没有毁坏桥梁的整体结构。
其次是红四团的奔袭速度太快,到达的时间超出了敌军的预料。
里的路程,红四团只用了一个昼夜,在到达泸定桥的时候,敌军还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就被迫要与我军接战。
当时国民党军对于泸定桥这一处重要的交通要道还是非常重视的。在决定要驻守泸定桥之后,还特意派了两个旅的增援部队,配合原本就驻守在泸定桥的守军一起坚守。但是因为错估了红军到达的时间,两个旅的增援部队还没有赶到,原本的驻军就已经被击溃了。
第三点原因是国民党内部权力争夺,人心不齐。
当时驻守泸定桥,堵截红军的是川军的军阀刘文辉,虽然国民党能够调动川军,但是本质上他们并不是一条心。
刘文辉在接到电报的时候,刚刚从两年前的元气大伤中恢复过来,手下只有三个旅,并且大多数都是新兵,武器装备也比较差,战斗力严重不足。一旦刘文辉选择提前炸掉泸定桥,那么失去了这一条路线的红军,就只能停留在西康和川军打一场生死战,这种情况自然是刘文辉不想看到的。
除此之外,泸定桥还是连接四川和西藏的交通要道,关系着两个省份之间的贸易往来,如果草率地炸毁了桥梁,势必会影响到两大省份的经济,这样也势必会引起商人和百姓的不满。再加上西康的川军刚刚恢复元气,炸桥容易修桥难,如果引发了百姓们的不满和抗议,对西康的川军来说也是一种压力。
基于这几点原因,敌军在驻守泸定桥的时候,只是拆除了木板,并没有把铁索也炸毁。当然能够夺下泸定桥,为红军大部队打通一条路,也和红军的士兵们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精神有关,正是靠这种坚定的信念和精神,中国才得以从黑暗走向光明,这种精神也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和传递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2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