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浑大渡河,水墨新高度米金铭新水墨精品
米金铭 中国美术家美协会员 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 四川现代新水墨画院理事长 成都市美术协会副主席
作品多次入选国际重大展事,数次荣获国家级最高奖。
诚以问道:米金铭的水墨探索
□宋秋冲
题记:“自由作为超越把作为能在的此在置入可能性之中,而这种可能性就是在它的有限选择面前、亦即在其命运中暴露出来的可能性。[[德]海德格尔著,孙周兴译:《路标》,北京:商务印书馆,,页。]”
——海德格尔
什么是真正的中国艺术?这是所有中国艺术家都必须直面的问题。当前大部分的中国艺术家,都将注意力偏重于各种具有中国文化特征的艺术符号,以及对这些符号的各种变形与改造。然而,这些都只是中国历史中有关艺术的记忆碎片,并不能代表中国艺术的神髓。究竟何谓中国艺术的神髓?一言以蔽之,即:由技入道。具体来说,便是借助艺术形式来进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的自我修炼,进而实现“与道合真”的终极目标。因此,一位继承了中国艺术神髓的艺术家,应当秉持一颗问道之心,以真诚的艺术态度去发掘现实世界中所隐藏的真相,通过对中国艺术的诸多可能性的不断探索来持续证道、悟道。 米金铭便是这样一位继承了中国艺术神髓的艺术家。近年来,他一直在水墨画领域对中国艺术的可能性进行探索。这里所说的“可能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画面构成上的可能性;2.绘画技法上的可能性;3.绘画工具上的可能性。接下来,我们就结合米金铭的“大渡河大峡谷”系列水墨新作中的《穿越峡谷的洪流》,来对这三个方面进行简要探讨。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米金铭究竟如何探索画面构成上的可能性。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所观察到的大渡河大峡谷,是由许多连续而又不同的瞬间构成的。这使得艺术家对于大渡河大峡谷的视觉呈现,通常都是源于其在某一时空关系限定下的观察结果。这种视觉呈现的优势在于足够具象化,能够更直接地引起观看者的共鸣。而它的不足则在于,片面化的观察视角丧失了对事物内在生命力进行细致刻画的机会,因而使得画面的整体视觉效果不够鲜活灵动。为了能够获得更富有生命力的艺术效果,同时又不丧失具象化的整体视觉效果,米金铭采取了横向贯穿的方式进行构图处理,以岸边巍峨不动的高山来反衬出奔流激荡的大渡河。“当我们把形态看作赋予意义之源泉时,其中的关键问题就是对存在者之存在的合法化。[[德]海德格尔著,孙周兴译:《路标》,北京:商务印书馆,,页。]”我们可以发现,《穿越峡谷的洪流》的画面在这样的构图处理下,展现出了一股恢宏磅礴的气势,使得大渡河大峡谷的奇峻雄险跃然纸上,令大渡河大峡谷的存在具备了不容置疑的合法性。
这种“纳动于静”的视觉效果,说明米金铭并未满足于对瞬间印象的把握,而是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变化无常的物象背后所隐藏的更为本质的特性。马蒂斯曾指出:“在表达它(物象)的特性时,我宁可牺牲魅力,而力求更大程度的明确性。在这种许多瞬间的交替下,可以把握住一种更真实、更深刻地意义,这种意义也就是供画家作为较稳定的解释现实的出发点。[[法]亨利?马蒂斯,《画家笔记:马蒂斯论创作》,钱琮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P.22。]”与马蒂斯一样,米金铭选择放弃对局部进行具象化描述,从而争取到了更大程度的明确性,获得了在画面构成探索方面的新的可能性。
其次,我们再来分析一下米金铭对于绘画技法方面可能性的探索。虽然米金铭没有针对局部进行具象化描述,但是我们可以发现,这幅《穿越峡谷的洪流》中包含着极为丰富的细节刻画。有些细节冷峻而古拙,蕴含着大自然的刚劲与硬度,令人不禁将它们视为沉默不语的巨石;有些细节生动而形象,蕴含着大自然的生命律动,令人忍不住将它们和欣欣向荣的草木联系在一起。正如马蒂斯所言:“有两种描绘事物的方法:一种是粗略地表达事物,另一种是借助精巧制作的写生稿来表达事物。只有摆脱纤毫毕肖地再现动作,才能获得更好的美和更好的壮丽。[[法]亨利?马蒂斯,《画家笔记:马蒂斯论创作》,钱琮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P.23。]”米金铭并未拘泥于中国传统水墨画中的“笔法”与“墨法”,而是通过对素描、油画的肌理制作、版画的留黑等现代绘画技法的借鉴与综合运用,藉此来达到自己所希翼的画面效果。他通过对新的水墨画技法的积极尝试,利用偶然性来丰富画面的细节,用抽象化的表现手法营造出了富有生命力的整体视觉效果,创作出了完全有别于传统水墨画的艺术作品。
局部
再次,米金铭对绘画工具的其他可能性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获益于笔法,因此也注定会受制于笔法。柔软的毛笔笔尖,无法通过自身的弹性形变在同属柔性的纸张上呈现出山石的刚性结构的力度。为了改良这种失真的“以柔拟刚”的模仿,米金铭对水墨画的绘画工具进行了积极革新,大胆采用了许多传统水墨画家从未使用过的工具进行水墨画创作。“此在之有限性的本质却是在作为向着根据的自由的超越之中揭示出自身的。[[德]海德格尔著,孙周兴译:《路标》,北京:商务印书馆,,页。]”这种对于绘画工具的“自由的超越”,并非是一时兴起的游戏之举,而是在经过了长期思考后所做出的坚定抉择。通过对于其他工具的不断尝试,米金铭成功实现了对于水墨画绘画工具的可能性的探索。这种尝试的目的是为了创作出更符合水墨画特质的艺术作品,因此符合水墨画创作的基本要求。 正如海德格尔所指出的那样:“这种原始运动与我们本身一道实行着自由,并且因而‘给予我们领悟’,亦即作为源始的世界内容端呈给我们,这种世界内容它愈是源始地被建基,此在之心灵便愈是简单在行动中切中它的自身性。[[德]海德格尔著,孙周兴译:《路标》,北京:商务印书馆,,页。]”米金铭通过对画面构成、绘画技法、绘画工具等三方面的新的可能性的有益探索,更加深刻地领悟到了水墨画的本质特性,通过带有偶然性的抽象化表达所构成的全新图式,将世界的源始内容呈现给众多观看者。米金铭从自己对于生命的体验和生活的反思中不断归纳总结出新的艺术观念,并在自己的艺术实践过程中身体力行地结合现代的材质、当下的时代特征来呈现这些新观念,在“由技入道”的征途上一步步地将自己对于人的存在本质的 上文作者:宋秋冲,艺术评论家、篆刻家、画家,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办公室副主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艺术研究中心研究人员。
晨风纸本水墨48X
天池纸本水墨90X
大渡河系列1纸本水墨48X45
大渡河系列2纸本水墨70X70
大渡河系列4(局部)纸本水墨X
大渡河系列5(局部)纸本水墨X
大渡河系列6纸本水墨70X
大渡河系列7纸本水墨70X
大渡河系列8纸本水墨48X
《天梯》x97
《晨曦》97×90
《天桥》97x90
《曙光》X97
局部
《彩虹桥》97x90
四川现代新水墨画院隶属于四川省文联,由四川省民政厅批准成立,是以当代新水墨为主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