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些长征主题的民间工艺作品广州日

00:21

这两天,“90后女孩熬夜10年长出老年斑”的话题上了热搜。对当代年轻人来说,很多人是因为工作太多不能早睡,或娱乐太多不想早睡,习惯用牺牲睡眠拉长白天的时间。

但“熬夜”并不仅限于今天的年轻人,回望历史,曾经有许多人不分日夜地奋斗奔忙,为的是后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灵活安排每一天的时光。

同是“熬夜”,意义却大有不同。

“雨越下越猛,像瓢泼一样,把两岸的火把都浇灭了。对岸的敌人不能再走,只好停下来宿营。红四团仍旧摸黑冒雨前进,终于在29日清晨赶到了泸定桥,把增援的两个旅的敌人抛在后面了”——这段文字,出自小学语文课本《飞夺泸定桥》。可以想见,那也是一个无数人“熬夜”不眠的夜晚。

在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陈家祠)“广东民间工艺中的红色经典”展览中,有几件“飞夺泸定桥”主题的民间工艺作品。其中揭阳剪纸《飞夺泸定桥》作者为陈成光、苏巧莲,作于年。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担任突击任务的22名勇士冒着枪林弹雨强夺泸定桥,使得主力越过天险。这件作品参考了李宗津于年创作的油画《强夺沪定桥》。但油画主要通过色彩和明暗来塑造人物与场景;这件作品则充分运用剪纸独特的线条艺术语言勾勒人物神情与动态,有自己的艺术特色。

另一件汕头金漆木雕《飞夺泸定桥》署“广东潮阳县工艺厂叶锡永、叶钦湖合作”款,创作于年。当年,原汕头、潮州、潮阳、陆丰等市、县工艺厂的木雕艺人制作了一批现代人物题材的木雕,是为参加省级乃至全国级别工艺美术展览而制作的,因此充满时代特点,且精雕细琢,这件作品正是其中代表。作品中尤为精细的是9条“铁索”,由个仅5毫米宽的环组成,细腻逼真,使整座铁索桥有摇摇欲坠的惊险之感。就在这有限的桥面空间中,作者通过前后两个层次塑造了18个动态各异、奋勇杀敌的红军战士,表现出他们冒着枪林弹雨夺下桥头的壮烈场景。作者之一的叶锡永是潮阳县工艺厂的创始人之一,曾参与人民大会堂广东厅的木雕装饰创作。叶钦湖为叶锡永之子。

红军长征中的险途当然远不止此。红军过“我们长征中所走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老山界时,也是在夜里,“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天上闪烁的星星好象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象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

许许多多个这样的夜晚组合起来,就构成了一幅充盈着热血,寓意着胜利的动人画卷。

两件《飞夺泸定桥》,都是此次展览中展出的红军长征题材工艺精品。年8月1日,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三十周年,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在北京人民剧场举行首场演出,产生了巨大影响,许多歌曲传唱至今。年,为纪念长征胜利四十周年,《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被制作成电影,并于年正式公映,再度引起轰动。《飞越大渡河》《过雪山草地》等正是该组歌中的经典。因此,不同门类的工艺师不约而同地围绕飞夺泸定桥、过雪山、过草地等关键事件,创作了大量长征题材的作品。本次展览展示了潮州木雕《红军长征》、揭阳剪纸《飞夺泸定桥》与《红军过草地》、汕头金漆木雕《飞夺泸定桥》、潮州麦秆贴画《金沙水拍云崖暖》与《更喜岷山千里雪》等精品。

例如,展览中的两件麦秆贴画,制作成传统山水画轴形式。《金沙水拍云崖暖》采用传统山水画高远兼深远的布局,同时根据麦秆材质的特点,借鉴山水画的皴法,用粗犷而坚硬的线条“描绘”惊奇险峻的危崖峭壁;利用山石树木形状的大小及麦秆色彩浓淡的对比,在“留白”中表现远景。《更喜岷山千里雪》取诗句之意,刻画了雪山的高耸入云和人物的细小,同时在构图中将人物排列成一条连绵不绝、一直向上的“之”字线,将雪山从中剖开,从而有力勾勒出红军战胜雪山的场景。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卜松竹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王维宣

(部分图片由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提供)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王维宣卜松竹

通讯员:谭倚云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戴雨静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741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