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味道记大渡河源头羊肚菌读者来稿
导读:
“你们接受投稿吗?”一个午后,师法自然团队突然收到了一份稿件。终于,有人向我们投稿啦!
打开这篇文章,我们一开始还以为是羊肚菌的软文,但细细读来,不得不感叹作者文笔极佳,这篇散文行文流畅优美且载满情怀。看来,我们是挖到宝了~
首次收到读者的投稿,令我们深受鼓舞。欢迎“有故事”的大家多多向我们投送与自然保护和社区发展相关的稿件~
格德沃.志玛
作者简介:有作品发表于人民日报、民族报、四川政协报等。出版散文集《远山》,豆瓣阅读签约作者。
记忆中的春天是奶奶做的满满一盘腊肉炒香椿;是父亲手中耕耘的犁铧拖起春天的梦想;是母亲做的小葱蛋饼香味飘荡在整个厨房;是长辈们在碉楼采摘蕨菜、房前屋后从长满刺老包的清新画面。
然而在这些年,位于四大珍菌之首的羊肚菌在故土的成功种植,总是让身处异乡的我回想到羊肚菌在厨房飘香的味道。这种味道是高原春天的味道,是古碉藏寨、梨花中炊烟随着云雾缭绕盘山而去的幽幽情思。
△丹巴风光
在十年前,村子里陆续种植羊肚菌,通过几年的摸索、实践,我们村子里的羊肚菌产业形成若干个大规模的合作社,因连续十年产量稳定、品质好被誉为高原羊肚菌之乡。
每逢国庆节,这位于大渡河源头的村子里刚收割完玉米,就开始进入了繁忙的羊肚菌种植阶段。父辈们从库房里取出一捆捆遮阳网,一番操劳后把大地装扮成成片的绿色、黑色。无数次地翻地、适量地洒水、合理消毒之后播下菌种,直到来年4月份左右,羊肚菌便茂密地长出地面。
△羊肚菌头茬羊肚菌的管理是最为重要的,因此,在头茬生长期的前后两个月是最为繁忙的阶段。父辈在丛林和地边搭建茅草房,在寒凉的夜色中是另一个栖身之所。
总是忘不了在林子里过夜守水的日子,猫头鹰叫了大半夜,月亮孤单地悬挂在天空,河水哗哗地响着。我忘记了我是睡着了还是醒着,不远处公路边上下的车辆和灯光让我觉得好像距离白天好遥远,像在另一个世界。
像极了,多年前,夜晚在奶奶怀抱看星星的日子,她说月亮要割耳朵,星星也是每个远去人的眼睛,看着我们。
记得多少个凉爽的黄昏,外婆、奶奶会和着清风哼唱着山歌,那是关于年轻、关于爱情的回想。母亲不厌其烦地管理着鸡圈里的鸡鸭鹅,还有每天飞奔回家的小牦牛,大概是家里的伙食太好了。我想大概世界上再也没有母亲这样对灾难和磨砺逆来顺受的人了,我所有关于耐心的品德大部分都来自于母亲的血液深处。
这样的一些时刻,父亲倚靠在栏杆则独自忖思着什么,总有一些心事需要在黄昏、傍晚独自消化,微风轻轻吹动着房檐中的红旗,我的心随着飘动在微凉的清风中。小孩尾随着大人们在石阶上、花园里肆意奔跑。
△丹巴夜景
我时常会回顾着我的前半生,多少次风雨过后,终于这两年我迅速成长起来,思维的成熟度、做事的精准度,大概,每一度都是上天恰到好处的安排吧!
十年后的今天,所有熟悉的一切深藏进我的内心一角。风吹雨淋后,我可以诉衷肠的只是头顶的一片天空,是啊,天空多么伟大,它可以包容所有的一切,仰望天空一切都显得微不足道。
经历了两个月熬更守夜的时间更迭之后,成片、成群的羊肚菌赶趟似的从地里头冒出来。有的隔夜就从土里冒出来好几厘米,有的出菇10天才长成可以收割的样子。
多年漂泊在外的我,一碗碗满满的羊肚菌煲汤承载着我对故乡近些年的记忆。羊肚菌煲汤、涮火锅、炝炒都可以不加鸡精、味精,故乡春天的味道不含任何多余的添加剂,这种味道都是源自于家乡高山厚土中羊肚菌深情的馈赠。
收割羊肚菌期间,父辈们的皮肤通过长时间与泉水、泥土的接触后开始变得粗糙。每当看到酒店、收购商满载而归的情景时,父辈们宽慰的笑容在领袖峰折射的余光中显得格外温暖、踏实。在这样的时刻,使我感到世间的一切落寞在此刻都春暖花开。
作者寄语:
这篇散文主要是对羊肚菌人工、天然混养过程的记录。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边疆三农发展的侧记,以点带面展示出基层田园山水别致的境界。
英国的詹姆斯·里班克斯,与我们同处于21世纪。他放牧的位置处于北纬50-58度的英格兰北部湖区。他的写作让我想起梭罗的《瓦尔登湖》,书中写到:“我看到那些岁月如何奔驰,挨过了冬季,便迎来了春天。”
李娟的牧场系列散文中写到:“无论如何,春天来了。河水暴涨,大地潮湿。巨大的云块从西往东,很低地,飞快地移动着。阳光在云隙间不断移动,把一束束明亮的光线在大地上来回投射——云块遮蔽的地方是冰凉清晰的,光线照射的地方是灿烂恍惚的。这斑斓浩荡的世界。我们站在山顶往下看。喀吾图位于我们所熟悉的世界之外,永远不是我们心里的那些想法所能说明白的。”
庆山的《莲花》,无不是对牧区乡野环境中产生的文化和边缘群体的一种细微的体察。书中描写:“在旅途中你必须习惯身体伴随物理空间的移动。内心流动纷繁的意识和景象,却更感觉到它的内向思省……经常在天还未亮的时刻起床赶路。苍茫天地之间,星光暗淡,雾气潮湿,人依旧觉得瑟缩,但必须出发前往下一路。”乡野文远离都市,我们的内心涤荡在其中,也一定会获得静的力量。
这样的一些田园山水风光难免不让世界任何农牧区混合地带的文学青年不为之共鸣。今天的这篇散文也有相同的情怀在其中。
文字
格德沃·志玛
图片
师法自然团队、格德沃·志玛
排版
芥子
编辑
芥子
您可以继续阅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