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年轻的农民,返乡种田后得到了什么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作者:魏晞

江雅雨和村民一起运送猪粪。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青衣江起源于高山之间,往东南方向穿过四川眉山洪雅县,最终汇入大渡河。江雅雨记得,每年寒暑假,她回老家洪雅县,在江边捉螃蟹、抓小鱼,捡砖块和小石头砌成灶台烤红薯和土豆,岸上的绿地缀着小黄花和番茄果子。

江雅雨初二就去美国读书,在许多个深夜,她独自啃着汉堡包看中国的美食纪录片,想念童年记忆里最美好的青衣江。

这可以部分解释这个年出生的女性如今的选择:毕业回国后,她短暂做过跨境旅游的工作,最终回到农村,拍摄农民的故事。

“他们(农民)应该有更好的生活,被更多人看见。”江雅雨说。

这个想法最早是年冒出来的。当时,一位朋友想寻找瓦屋山上生长的冷笋,而瓦屋山就在洪雅县境内,江雅雨于是帮着找笋。

江雅雨跟着笋农上山,带着童年的美好记忆。一位笋农说,他们在山腰建了一间小屋,夜晚住那里,方便采冷笋。江雅雨预计那会是一个浪漫的山间夜晚,类似于吕洞宾的一句诗,“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但突然出现在她眼前的这间塑料棚,连称得上“小屋”都很勉强:要住一两个人的空间只有两平方米,几条木头拼在一起,铺块布就是床,床旁边是简易的灶,用来生火取暖、烹饪。

“你确定今晚要跟着我们住在这里?”一位笋农主动问她。

江雅雨没有住下,但在回程途中,一些新的想法在她心中酝酿。

那会儿,她在频繁地加班中厌倦了城市的生活:为了冲跨境旅游的业绩,她经常加班到凌晨三四点,吃外卖填饱肚子,在公司打地铺睡觉,有时忙得心脏不舒服。

父亲总是劝她,要不考体制内的工作,要不跟着父亲做生意。但她很早就发现自己与人交际有困难:她在美国留学时不爱参加派对,宁愿独自啃着汉堡包看中国的美食纪录片;回国工作后,她也不喜欢假装开朗地融入同事圈子。

和她一起搭档做旅游生意的吴凯回忆,当时,他们合作做跨境旅游赚了点钱,但疫情暴发后,旅游生意陷入困境,于是他们决定改行去农村拍摄短视频,先试一年。

抵达云南悟母村时,江雅雨的第一反应是,终于不用过像沙丁鱼一样挤在地铁里的生活了。她喜欢放空,但城市里的图书馆或公园总是人潮涌动。坐在悟母村的田坎上的感受却不同:蓝天白云属于她,独处的时光也只属于她。

她长了一张邻家女孩的脸,每次出镜都素面朝天。她在商业世界里交流困难,但和农民聊起家长里短时,却很容易打开话匣子,毕竟,她的爷爷奶奶也是农民。

一对种植七彩花生的老夫妻向她诉苦:村子统一收购花生的价格是12元一斤,但老两口伺候花生地要付出的人工成本比收入更高。他们的儿女们都去了城市生活,只剩老两口守着花生地。他们只能支起个小卖部维生,拜托村子里的女大学生杨兴凤去城里采购生活用品。

江雅雨跟着农户去农场参观。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杨兴凤和江雅雨同一年出生。这个在农村长大的女孩走出了大山,毕业后却扎进比老家更偏远的云南悟母村。杨兴凤还记得,第一次进村时,在山路上就看见许多村民猫着腰,背着成捆的玉米秆子回村,远远看去,两米高的玉米秆子几乎把人淹没了。

杨兴凤越深入悟母村,越感受到在这里种植不易:大多田地是梯田,无法用机械大规模劳作,更多依靠人工,可村子大多只剩老人和妇女;悟母村在下河谷地区,一年有一半是旱季,另一半是雨季,庄稼常常会因为缺水而减产。

这里至今依然维持着传统农耕的方式,极少使用农药化肥,这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悟母村的黑猪都是放养的,两年才长成一头成年猪,这和流水线养白猪的模式相比,成本大,产量低。

“一亩地正常能产出斤玉米,但有机农业只产出斤,”杨兴凤大学读农学,当然知道有机农业的可持续性更强,但看到农民的经济收入少,她也有了困惑,“我在想,种地这件事,是不是不能只用经济一个维度去衡量。”

江雅雨的自媒体展露了悟母村最真实的一面,也记录了农民在经济受益和生态保护之间摇摆的困惑。

比如,已经当了10年农民的张洪炜,今年才26岁。他种植的有机食品常常会被顾客质疑价格贵。他少年时曾在昆明工作过几个月,每天只干一件事:修车,后来回到村里,慢慢摸索开始有机种植。

他在村子里能做的事太多了:开垦荒地,找合适的种子,改良土壤……市面上流通的种子有包衣,夹带着化学药剂。他光是寻找没有包衣的种子就费了许多劲。其他村民不理解,“现在都用化肥农药,谁会那么种地啊。”

在江雅雨的短视频里,张洪炜有了对外解释的渠道:有机农业生产成本高,农民要承担自然灾害的风险更大。张洪炜说,扎进田地里的人对媒体传播了解太少,但农业领域有许多需要向公众科普的内容。

江雅雨是个观察者,记录那些活跃在中国各省土地上的年轻农民,最近3年,她跑了多个村子。

贵州一位年轻女性开办农场,要保护中国的自留种——市面上流通的大多是杂交种,因为自留种的产量更低,但那是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中国农业基因。“这给了农民更多选择,不一定非要种国外那种能大规模种植的玉米,也可以种本土的糯玉米。”江雅雨说。

江雅雨很少替农民夸大种植的苦,但她如实地记录下,最早跟着笋农上瓦屋山时,那种并不浪漫的感受:一旦过了季,笋就不鲜了,收购商会压价,所以笋农即便遇到刮风下雨,也要进山挖;眼下的危险还包括被冷笋的刺扎伤手;等到挖笋结束也不轻松,笋农要背几百斤笋下山,全天候盯着烘干过程。

江雅雨回忆,早期的短视频发布后,有网友直接在评论区留言,想跟笋农买笋,后来,她的自媒体账号越来越受   辑丨袁 博校   对丨王福雨校   审丨孟诗琪值班编委丨董俊杰点亮“在看”,为“新农人”点赞!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77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