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不想让我军过泸定桥,为什么不把桥给炸
漫天飞舞的弹药碎屑、远处轰天的炮火、重重砸下的暴雨以及面前翻滚的大渡河,摆在国人面前的难关,像一道天堑一样拦腰斩在红军红军长征的路上。而能通过这难关的只有几艘小船,要如何用这小船载几万人横渡大渡河,又不会被身后的老将部队追上,成为了摆在红军面前最棘手的难题。这究竟该如何做才能破解这前有猛虎,后有恶狼的窘境?
01红军长征的拦路虎
“抢夺泸定桥”,这是红军经过几天几夜缜密分析后,认为最可行的方案。但是,面对着上空轰炸机的偷袭,底下波涛汹涌的大渡河,该如何抢夺泸定桥又成为摆在红军面前的致命一击。
泸定桥不同于常人认知里的桥,只是由十几根粗壮且摇晃的铁链搭建的临时通道,平日里方便两地群众来往。现在桥面上被飞机炸得一块木头屑都看不见,人怎么能依靠自身力量,在雨水浸泡过的湿滑的铁链上行走,这不亚于天方夜谭。
这时,工兵团里有人想出,可以派遣先锋小组,用人力背木块上桥,在桥上搭临时落脚的地方,然后剩余的兵力紧随其后。这个办法很快通过上级领导的肯定,于是派遣红四军组建先锋小组抢夺泸定桥。但仅仅才22个人的先锋小组,想要帮助数万人度过枪林弹雨的泸定桥,很多人心中认为,就是无稽之谈。
02阻挡不了下令炸桥
红军这样紧急制定方案决定强攻泸定桥时,老蒋那边下令无论如何要阻止红军,于是,从先锋小组登上桥开始,炮火声就没有停止过。
即便是铁索再滑,枪打得多激烈,先锋小组仿佛失去一切感官一样,只注重眼前铺桥的工作。有的人被炸伤了,就换下一个人顶上,有的人被炸掉落桥底,依旧有人继续补上。时间不出一会,泸定桥得桥面就开始慢慢构建好了。
但是光桥搭好了还不够,剩下得红军大部队如何顺利度过泸定桥才是关键。于是红军指挥官决定,火速过桥、侧边防守、后续部位严守阵地的策略。而老蒋那边也下令要阻止红军成功夺桥,因此,炸桥是第一个指令。
03违抗指令反面助力
而当时负责追踪红军的蒋介石部委负责人就是刘文辉,领导的命令此刻就握在他的手上,但从他犹豫的神态中,就能判断,他不满这个指令。
“可笑,真是愚蠢的决定,炸了桥,以后我还要花钱再造一座,我才不是傻子”刘文辉不满地说道,于是,他撕掉了上级的命令,自己亲自指挥,他心里认为红军的枪炮远不如自己,别说过河了,就是砍几块木头做垫脚板都费劲。
也是刘文辉的自得自满,没有下令炸桥,而是采用炮火猛攻形式,要下属打下抢夺泸定桥的红军。
但是他低估了红军的实力和顽强的决定,只要不炸桥,桥在人就在!于是,即便面对刘文辉部队强力的炮火攻击,红军依旧前仆后继,用血肉之躯架起了桥。最终,在这种顽强的作战能力下,我军终于成功抢夺泸定桥,开始横渡大渡河。
结语
飞夺泸定桥是红军和敌人斗智斗勇的典型战役,为我党势力的保留奠定坚实的基础。这其中不缺乏我军的英勇作战、无谓牺牲的精神,同时也因敌人的疏于防范,藐视我军的实力,才铸就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恢宏功绩。可以说,这场战役,奠定日后全面抗战的坚实基础,为我军的持续发展留存宝贵的后续动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8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