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昆仑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的转折之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始于八十年代,辉煌于九十年代,留给人印象深刻的、最早的一部好像是年出品的《大渡河》,影片第一次以伟人形象作为主角出现在大银幕上。八十年代拍摄的《风雨下钟山》、《四渡赤水》、《南昌起义》等影片早已成为经典,带有浓厚的八十年代主旋律影片的风格。这些影片虽然与后来的《大决战》、《大进军》系列在场景上无法比肩,但是在艺术上和思想上毫不逊色,感染力很强,影片中的人物刻画和服化道对历史的还原度很高,拍摄手法和镜头调度都很讲究。

电影《大渡河》剧照电影《四渡赤水》海报电影《南昌起义》剧照

我们知道,真正迎来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史诗大片时代的是长影厂出品的《开国大典》,这部电影于年全国公映,这与年的《大渡河》恰好相差十年,十年的探索与发展终于迎来了《开国大典》历史性的艺术突破,这是中国电影人辛勤付出勇于创新换来的结果,影片上映后获得巨大成功,这为拍摄《大决战》奠定了基础,找到了方向。《大决战》的问世再次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也达到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巅峰。那么,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步入大片时代之前哪一部才是转折点呢?这就是年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战争大片《巍巍昆仑》。

电影《开国大典》剧照电影《大决战》海报

《巍巍昆仑》诞生于八十年代末,导演郝光、景慕逵,两人都是八一电影制片厂的资深导演,景慕逵后来参与执导了《大决战》;编剧东生,经历过解放战争,参与了转战陕北的伟大转折;主演汇聚了张克瑶、孙飞虎、苏林、刘怀正等人,第一代特型演员正在形成,不过该片无论其艺术价值还是影响力都无法企及《开国大典》、《大决战》的高度,但是这部影片具有划时代意义,片中的文戏接近于《开国大典》;战争戏有了《大决战》的气势,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的发展、创新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该片年获得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影片奖、第十三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

电影《巍巍昆仑》剧照

《巍巍昆仑》主要描述了年,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在面临国民党大军扑向革命圣地延安的时候,审时度势高瞻远瞩,以过人的胆识和智慧,率领中央“昆仑纵队”与敌人在陕北进行周旋,为彭德怀歼灭胡宗南部队赢得了战机,同时也有力地指挥和配合了全国各大战场,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相继发来捷报,全国战略形势发生根本性转变。

电影《巍巍昆仑》剧照

相关解放战争中描述党中央转战陕北这一段历史的影视作品不是很多,电影《大转折》、电视剧《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等片中略有表现,《巍巍昆仑》可以说是对这段历史的重点描述,甚至出现了毛泽东与任弼时发生激烈冲突的细节,这在其它影视作品中很少看到,也说明了编剧是尊重历史的,是敢于创新的。该片对历史事件的描述基本上是客观真实的,对人物的刻画也不再脸谱化,而是更艺术、更形象地还原人物的真实,使历史人物血肉丰满栩栩如生地贴近观众、贴近现实,这一点比起82年的《风雨下钟山》有很大突破。

电影《大转折》剧照

尽管《巍巍昆仑》在八十年代被誉为一部战争史诗大片,编剧也是经历过战争的我党资深记者,但影片的故事性并不是太强,整个故事的架构甚至有点松散,不紧凑,没有连贯性,三个小时的片长没有一气呵成。不过这不影响影片的成就,从影片切入的第一个画面就给人一种“山雨欲来”的感觉,窑洞里毛泽东主席与各国记者座谈,伴随着隆隆的炮声,营造出了紧张的气氛。在毛泽东站起来回答了美国女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问话后,画面给了毛泽东一个特写,打出“巍巍昆仑”四个血红大字,这样的手法艺术感很强,很有八十年代电影惯用的风格。

电影《巍巍昆仑》剧照电影《巍巍昆仑》片头字幕

影片中几个航拍的大场面很有《大决战》的气势,比如影片开始胡宗南部队行军的画面貌似《大决战之淮海战役》中黄维部队行军的画风;青化砭战役在围歼1旅的时候,四面八方的解放军从黄土高原上冲下来的镜头是不是与《大决战之辽沈战役》中围歼廖耀湘兵团的画面非常相似?这不是巧合,应该是对《巍巍昆仑》的借鉴。转战陕北期间,青化砭之战已经属于大战役了,作为伏击已经人困马乏的胡宗南部队,场景的设置没有《大决战》中那般壮阔,战斗也似乎没有那么激烈,镜头也不可能拉得很远,从这一点来看是非常符合事实的。影片的色调也非常贴近陕北黄土高原的质朴与苍凉,包括大山与村庄、人物的服饰与面容,灰蒙蒙的,更体现出了战争的残酷与悲壮。

电影《巍巍昆仑》剧照电影《大决战—淮海战役》剧照电影《巍巍昆仑》剧照电影《大决战—辽沈战役》剧照

如果没有后来的《大决战》系列,《巍巍昆仑》不失为一部战争史诗巨片,作为一部八一厂的大制作,其艺术价值和拍摄手法在当时那个年代已经是很高的水平了,但是在今天的观众看来,唯一的遗憾恐怕就是张克瑶版的毛泽东了。上文小编提到了,通过这部影片,中国第一代特型演员正在形成。扮演五大书记的苏林、刘怀正、郭法曾、路希都在两年后参加了《大决战》的拍摄,唯有毛泽东的扮演者被古月替代。另外还有刘锡田、傅学诚等,都毫无悬念地再次扮演开国将帅。张克瑶在八十年代是扮演毛泽东的最佳人选,自从《风雨下钟山》开始,张克瑶的毛主席形象就被观众所接受,谁知《开国大典》的问世,直接导致了张克瑶无戏可拍,其实也不是张克瑶演技不行,是因为古月在外形上与毛主席太接近了。

上图为张克瑶,下图为古月左起:郭法曾、路希、刘怀正

在其他人物塑造上,苏林饰演的周恩来感觉比《大决战》中还有神韵,刘怀正的朱德、郭法曾的刘少奇、路希的任弼时都形神具备。孙飞虎饰演的蒋介石可圈可点,胜利时的得意,失败时的沮丧都被他完美诠释,在当时,除了赵恒多,没人跟他竞争这个角色。由雷飞饰演的彭德怀相对来说不是很成功,除了外形上过于老态之外,也没有展现出彭总雷厉风行的神采。还有饰演邓小平、粟裕、胡宗南的几位演员在表演上略欠火候,也许经验不足,对人物的性格特征把握不准,表情和神态不到位。值得一提的是,壮丽饰演的女游击队员丹子一角是本片的一个亮点,虽然戏份很少,但那双明亮的大眼睛和生动的面部表情成功塑造了一个鲜活的解放区进步女性角色。

周恩来(苏林饰)蒋介石(孙飞虎饰)彭德怀(雷飞饰)邓小平(强梅棣饰)丹子(壮丽饰)

《巍巍昆仑》的成功与否,它毕竟是时代的产物,有创新的空间,也有受时代影响的局限性,但在中国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的发展中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它拉开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战争大片时代的序幕,为接下来《大决战》、《大转折》、《大进军》系列的拍摄开辟了道路。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田战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106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