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西行取经为什么绕道西域到印度
因为电视剧《西游记》,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家喻户晓,那毕竟是小说改编的,有一定的虚构成分,但可以确定的是真实的唐僧就是唐朝的僧人,玄奘是他的法号,他是一个人前往遥远的印度寻求佛法。
他的佛学智慧,已经登峰造极。受到所有佛陀的无上尊重,他翻译了大量的佛经,不仅在中印文化交流方面做出巨大贡献,即使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唐僧西天取经共用了十九年时间,一共走了一百多个国家,行程五万多公里,不知道经历了多少磨难。那个时代没有现代的交通工具,沿途很多国家还没有和大唐有外交关系,玄奘法师居然一个人就完成了这个壮举,不得不说是个奇迹。
在当时,从唐朝首都长安城到天竺也就是现在的印度地区,主要有三条通道,玄奘法师为什么选择最远的一条路?
最近的路是翻越青藏高原
从西安出发,翻越青藏高原到达天竺。这条路是距离最近的。早在古代,中原地区就和西藏地区有着特别深厚的联系,有闻名世界的茶马古道和唐蕃古道。
尤其是唐蕃古道,是唐朝时期和西藏地区来往的官道,也就是现在的国道,是当时最高等级的道路。
这条古道途径陕西、甘肃、青海和西藏这四个地域辽阔的大省,古往今来,青藏高原恶劣的气候条件始终令人生畏,虽然是国道,如果走这条路必须要组团才能通过,即使是经验丰富的探险家也轻易不敢尝试。
当时的这一地区有很多未开化的部落,尤其是吐蕃跟唐朝还处于敌对状态,一旦被抓住,后果不堪设想。
走这条路,必须经过横断山区,这个地区有全世界最复杂、险峻、庞大的山系,山与山之间是无数河流,大渡河、鲜水河、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亚洲知名的大江大河。很多路的落差高差达两三千米。
比如康定有一段路,直线距离不过30公里,海拔却骤然提升到米。气候环境复杂多变,气温差异较大,一天之内就可能经历春夏秋冬几个季节,非常消耗人的体力。
这个地区到处都是原始森林,山高林密各种雾气缭绕,一不留神就迷路。雨水说来就来,随时可能遇到塌方、滑坡甚至泥石流。
这个地方是动物的乐园,有孟加拉虎,大型猫科动物中最古老、杀伤力极强的云豹,令人闻风丧胆的巨型蟒蛇,眼镜蛇、黑熊到处都是。
这些动物非常凶猛,比如眼镜王蛇,一旦被它咬上,几分钟之内必死无疑,大黑熊一掌就能拍出上千斤的力量,对于人类来说就是灾难一样的存在。
除了官道还有一条商道,也就是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和西北边疆的茶与马的贸易往来,中国的茶马古道有三条。
如果从西安出发,玄奘法师只能走四川这条线,从四川雅安,经泸定、康定、巴塘、昌都到西藏拉萨,再到尼泊尔、印度,这是世界上地势最高、山路最险的古道。
还有难于上青天的著名蜀道,走这条路比唐蕃古道更加凶险,玄奘一个人,根本不可能在选择这条路。
距离居中的南线更是险象环生
除了这条最近的路,还有一条路,这条路不远不近,从长安出发也要走四川,贵州,云南,期间要穿过横断山脉,才能进入缅甸地区,然后向西进入天竺地界。
这条路非常危险,特别是云南,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很多地方都是以部落的形式存在,这些部落或者小国各自为政。当时各部落经常发生争斗,天天打打杀杀,甚至几天就换个部落首领。
这些地方文明程度很低,属于荒蛮之地,在当时被称为“南蛮子”。加上语言不通,几乎无法交流。
玄奘法师即使有再高的修行也没用,在这个蛮荒之地可以说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这个地方进来容易,走出去就难了,一不留神,可能命就没了。
当地很多人还不知道闻名世界的大唐盛世,成语“夜郎自大”的故事就出自这里,可见这些地方的闭塞程度。
更麻烦的是这个地方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林密布,毒虫瘴气等各种害人的东西到处都是,防不胜防,对于生活在北方的玄奘法师来说那是凶多吉少。
严格来说这条路其实在当地也不是一条路,仅仅是当地的比较有探险精神的人曾经走过。
如果没有这些人做向导,当地人也不敢走。对于玄奘法师这个北方人来说,相当于独自开辟一条新通道,即使再有毅力,那也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恶劣的自然环境即便是在近代也很难通过,中国远征军在装备良好的情况下穿越缅北地区,也因为路况不好牺牲了很多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可以想象这条路当时的情况,根本行不通。
古丝绸之路是唯一可行的路线
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和路途条件判断,古丝绸之路是最合适的,也就成了玄奘唯一的选择,走这条路,虽然会绕一大圈,多走上千公里,期间也要翻越很多雪山,经过很多沙漠,但要安全很多,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个原因,这条路是佛教的传播路线,佛教从南亚的印度,自西向东沿古丝绸之路传播,在佛教普及的地区玄奘法师更容易和大家沟通。
其次,这条路历史悠久,早在远古时期,在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之北的草原上,人类早就开始了最初的贸易,自然形成了很多小路,这就是最早的丝绸之路的雏形。
到了公元前15世纪,中国商人就同中亚地区的贸易往来就很频繁了。另外一个有利的条件是,当时这里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有广阔的草原和肥沃的土地,之所以成为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基础密不可分。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当时的丝绸之路其实很繁荣。
唐朝时期在西部设立了安西都护府,管辖范围很大,包括今新疆、哈萨克斯坦东部和东南部、吉尔吉斯斯坦全部、塔吉克斯坦东部、阿富汗大部、伊朗东北部、土库曼斯坦东半部、乌兹别克斯坦等地区。
安西都护府坐落在安西四镇,唐朝在当地有驻军,总人数在四万人左右,军队需要大量的物资消耗,还要供给各级行政单位以及藩属国,这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唐朝政府一点拨款都没有,仅仅通过对丝绸之路上的商人收税就解决了,可以想象这条路上贸易多么频繁,商业多么繁华。
对于玄奘法师来说最大的困难是还不是路程的艰难,而是唐朝政府的态度,当时的唐太宗李世民尊奉的是道教,不过当时的佛教比较盛行。
全国各地寺庙林立,香火旺盛,佛门弟子的待遇非常丰厚,做和尚的门槛非常低。大量青壮年纷纷出家为僧,导致唐朝失去了大量的劳动人口。
对于刚刚历经战乱,国家经济遭受破坏的唐王朝来说,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唐朝的经济发展,朝廷上下对佛教的不满也是非常明显。
尤其是唐太宗,有严重的尊道贬佛的倾向,经常把梁武帝舍身入佛门的故事作为反面教材,告诫大家这样会导致国家灭亡,所以遏制佛教的发展是当时朝廷的普遍意志。
这种情况下唐太宗明确表示不同意玄奘法师去印度,不过玄奘法师决心已定,于是他“冒越宪章,私往天竺”,就是说他不顾国家法令,私自去西天取经。
贞观二年(公元年)玄奘法师背着简单的行李,毅然地踏上西行艰难的旅程。
所以严格来说玄奘出国属于偷渡,他没有通关文碟,从兰州开始到凉州他不得不一路昼伏夜出,甚至跟流民混在一起躲过了唐军的哨卡。
出了唐朝的国门,进入了西域,所到之处皆是崇尚佛教的国家,他渊博的佛学知识让他受益匪浅。
当时统治中亚西域的是西突厥,已经跟唐朝结成联盟多年,彼此有共同的利益,两国来往非常密切。
公元年,也就是唐朝贞观三年,玄奘法师沿着古丝绸之路来到碎叶城,也就是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
在这里他见到了西突厥沙钵罗可汗,沙钵罗可汗对玄奘法师的佛学境界非常钦佩,热情的接待了他,给他大量的资助,还派了一名精通汉语的少年作为他的助理,一路护送玄奘西去。
玄奘法师一路不仅普及了佛法,而且宣传了大唐盛世,很多国家第一次发现,世界上居然还有那么强大的国家,玄奘法师无形中变成了大唐的文化使者,和这些国家相比,大唐的经济,文化乃至科学技术是如此的先进。
因此很多国家开始派人到大唐去学习,所以玄奘法师西行,对于促进沿途国家的文化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玄奘法师在印度取经圆满成功
历尽千辛万苦,玄奘终于来到了印度,从加什弥罗开始,为了更好的交流,玄奘法师一边学习梵文,一边钻研佛法,佛学造诣不断提升。
印度佛界自从产生以来,头一次有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的僧人来访,立刻引起了很大轰动。
贞观十四年,42岁的玄奘受到了印度佛界最高规格的礼遇。
那一年,世界佛学辩论大会在印度曲女城召开,当时的佛界领袖几乎悉数到场,在场有18位国王、余名大小乘佛教高僧和多个信徒参加,玄奘盘坐高台,开坛讲法,旨意深远,对答如流。
印度曲女城遗址
一时间名震佛界,在印度,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是两个佛教派别,他们经常互相否定,非常罕见的是,玄奘法师同时被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认同,被大乘佛教尊奉为“大乘天”,被小乘佛教尊奉为“解脱天”。
不仅如此,印度著名的佛教国王戒日王还隆重邀请他参加了五年一度,历时75天的无遮大会,那是一个更加接地气的佛学盛会,各种无差别的提问和辩论,可以说是百家争鸣各显神通。
如果说在曲女城召开的佛学辩论大会,会体现一种国际交流的礼貌,那么无遮大会就是直奔主题,百无禁忌的唇枪舌战。
佛教国王戒日王
不过慢慢的大家的目光逐渐投向玄奘法师,到后来只有玄奘法师一个人的声音。就这样,玄奘法师几乎参加了所有印度高规格的佛门大会,获得无数赞誉,至此玄奘取经圆满成功,从容回国。
贞观十七年,45岁的玄奘带着部佛教经典、颗佛舍利,7尊佛像踏上了回国的道路。
回来的玄奘法师还有一难,那就是唐太宗的不认可,唐太宗提出一个要求作为他翻译佛经的条件,要求玄奘法师介绍一下沿途的国家情况,说是为了统一西域做准备。
于是玄奘法师写出了10万多字的《大唐西域记》。这是当时不可多得的重要文献,内容非常广泛,涵盖了古丝绸之路上一百多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地理、农业、商业、语言、文字、宗教等内容。
很多内容当地国家都没有记载,这部书成为这些国家重要的考古依据,已经成为经典般的存在,《大唐西域记》对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为了得到唐太宗的许可,玄奘法师还为唐太宗翻译了大量的文献,从印度回来以后的头几年,他一直为朝廷工作。
完成了这些工作,玄奘法师才开始自己的翻译工作,在佛经方面,纠正错误,正本清源,用尽了自己的余生。他共翻译了经书75部,多达卷。
为了让佛教在唐朝取得合法地位,玄奘法师多次做唐太宗的工作,在他近乎固执的努力下,唐太宗终于同意了,还撰写了《大唐三藏圣教序》,皇太子李治也受感染,写了《述圣记》。
这两篇文章使佛教在唐朝传播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可以说玄奘法师在这方面可谓功德无量。
在丝绸之路的地图上,可以看出丝绸之路的中心就是唐朝首都西安,从西安到全世界,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通道,那时候这里也是世界的中心。
玄奘法师西天取经之所以如此轰动,一是他的炉火纯青的佛学造诣,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强大的唐朝让世界向往,玄奘法师的佛学造诣加上引领世界文化发展的盛唐文化,如两颗耀眼的星辰,共同辉映那个时代。
参考文献
《大唐西域记》《三藏法师传》《经典中国通史》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2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