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巴蜀红色珍档丨凉山的什么碑让国家领

来源:四川在线

四川在线记者袁婧

凉山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着彝、汉、藏、回等14个世居民族。在西昌市档案馆,保存了很多有特殊意义的档案,这些档案见证了凉山的发展。

“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彝海结盟纪念碑的碑名真迹,它是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在年8月题写的,这份手稿原件存于馆内,是我们的镇馆之宝。”西昌市档案馆解说员付丹丹为我们展示了手稿原件的复制件。

故事要从更早的时候讲起。付丹丹说,年5月22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过凉山,红军总参谋长、先遣队司令员刘伯承与彝族果基家首领果基小叶丹于在冕宁县彝海乡彝海边,按照彝族的习俗歃血为盟、结为兄弟。不仅如此,刘伯承还向小叶丹赠送武器、弹药,帮助他们建立自己的武装。红军的诚意打动了彝族同胞。

当晚,刘伯承邀请小叶丹等同返大桥营地,给予热情款待,并代表红军授予小叶丹一面书写着“中国彝民红军沽鸡支队”的队旗,正式成立了中国红军彝民支队。从此之后,这支武装一直在彝族地区活动,坚持反对国民党统治的斗争。

彝海结盟后,果基小叶丹派人领路,红军经过七天七夜的行军,畅行无阻,通过了被视为畏途的彝区,并吸收了一批彝族青年参加红军。这为红军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不仅摆脱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狙击,也彻底粉碎了蒋介石妄图把红军变成“石达开第二”的梦想,在中国革命和彝汉民族团结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付丹丹说,为了歌颂和纪念这一历史事件,凉山人民历时两年,建成了象征民族团结的“彝海结盟纪念碑”。纪念碑以刘伯承和小叶丹为主角,高9.2米、宽7米、厚3.5米。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为纪念碑题写了碑名。塑像背面的碑文是经中共中央宣传部审定批准后,市人民政府立。

“还有一些照片,展示了纪念碑落成,凉山彝汉同胞庆祝的情况。”付丹丹说,位于彝海边的纪念碑,激励着凉山各族人民发扬革命传统、世代团结,为凉山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264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