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诏国和大理国有什么联系搬好小板凳,我们

编者按即日起,在掌上春城APP“滇印记-让文物会说话”栏目板块,“讲文物”活动上线。掌上春城和云南省文物总店将邀请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云南省博物馆等相关领域的专家与广大市民来一场线上的穿越历史之旅。通过把文物收藏、保存、研究、传播、展示、教育融合起来,让更多的市民们通过网络对文物知识的学习、了解,加入到传承历史保护文物的行列中来。

掌上春城讯你还记得《天龙八部》里的主人公大理国第十六代国王段誉,和电视剧《仙剑奇侠传》中古老神秘的南诏国吗?这两个国度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故事?朝代的先后顺序又如何排列的呢?近日,掌上春城记者对云南省博物馆副研究馆员赵云进行了独家专访,为网友介绍南诏国和大理国的不同之处。

“从公元六世纪初开始,随着南中大姓的衰亡,滇西的大理地区逐渐走上了云南历史舞台的中心。初唐时期,大理地区出现了以六诏为代表的地方部族,所谓诏,意即大首领,其中最南面的蒙舍诏在唐的支持下于公元年最终统一了六诏,建立了南诏。”赵云介绍,南诏在今云南一带,洱海地区是南诏的首府所在地,在南诏鼎盛时期,其疆域东面包括两爨,东南到达安南,西北连接吐蕃,南面和女王国(女王国的国都在今泰国的南奔)接界,西南河骠国(骠国的政治中心在今缅甸曼德勒一带)接界,北抵大渡河,东北抵黔、巫(今贵州和四川的长江南岸)。

提到南诏国,赵云向记者讲述了关于南诏建立的神话。一千三百多年前,一个叫细奴逻的农夫自哀牢国避难举家迁至大理巍山。一日,有位美髯梵僧,头戴赤莲冠,披袈裟,持钵到细奴逻家乞食。当时细奴逻与其子逻盛在巍山之下耕种,而细奴逻的妻子浔弥脚和儿媳梦讳正准备去送饭,见到梵僧乞食,便把饭食供养给了梵僧。第二天,浔弥脚和梦讳去送饭时,再次遇到梵僧乞食,浔弥脚和梦讳依然把做好的饭食供养给了梵僧,随后返回家中重新做饭。当她们带着做好的饭食来到巍山时,看见梵僧盘坐在石头上,前有靑牛,左有白象,右有白马,天空云气翻涌。云中有二个童子,一个执铁杖站在左,一个执方金镜站在右。梵僧问她们有何愿望?二人不知怎么回答。于是梵僧便授记说:“鸟飞三月之限,树叶如针之峰,弈叶相承为汝臣属”。二人急忙呼喊细奴逻和逻盛,但等他们赶到时,只见一人持钵坐在五色云中,而盘石上余留了衣痕及牛、象、马的印迹。之后在一次祭祀铜柱的大典上,柱顶雕铸的金鸟忽然变为五色神鸟飞了起来,并落在细奴逻的左肩,众人骇异,以为是天意,最终白子国酋长张乐进求禅位于细奴逻。取得政权的细奴逻在巍山建立了蒙舍诏。后来的蒙舍诏通过兼并战争,统一六诏,建立南诏。据《南诏中兴图传》描述,这位梵僧其实就是阿嵯耶观音的化身,并奉之为“建国圣源”。其实这里隐喻了古代封建社会君权神授的思想。这个神话故事如今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记录在收藏于日本京都藤井有邻馆的《南诏中兴图传》当中。

“先有南诏,后有大理”,在公元年,南诏权臣郑买嗣发动政变,南诏灭亡。之后经历了大长和国、大天兴国和大义宁国三个短暂的政权更替。公元年段思平建立了大理国,大理国的领土范围主要包括如今云南、贵州、四川的西南部,南及及缅甸、老挝、越南北部,如此看来,大理国全盘继承了南诏的疆域,而《天龙八部》中的主人公段誉也确有其人,是大理国第十六代国王,又名段正严。

南诏、大理国在历史上存在了多年,这一时期云南的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与中原及周边地区的交流日益深入,并随着佛教的传入和发展,这里成为了一个妙香佛国,在中国历史上写出了独特而绚丽的一章。

自5月29日,掌上春城和云南省文物总店联合推出的云南昆明网络文化节系列活动“滇印记-让文物会说话”正式启动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598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