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三星堆一鸣金世人民日报人民文
三星堆遗址重要考古成果今日公布——新发现6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已出土余件重要文物,其中,除了黄金面具,还有罕见的青铜、丝绸与象牙。
00:09视频来源:央视新闻
巨大神秘金面具出土
揭开古蜀人的金器崇拜
此次三星堆祭祀区新一轮考古发掘中,发现了一件体量巨大的黄金面具,虽然是残件,且只有半张,已足够惊喜。
黄金面具残片图片来源:三星堆考古工作站供图
“根据目前所发现半张面具推测,这件黄金面具完整的重量应该超过g。”三星堆遗址祭祀区考古发掘领队相关负责人说,这也意味着,如果能发现完整的黄金面具,那这不仅将是国内所发现的同时期最大的黄金面具,还将是国内所发现的同时期最重的金器。
图片来源:三星堆考古工作站供图
这件黄金面具,所发现的半张面具的宽度约23厘米,高度约28厘米,比完整的金沙大金面具还要大。同时,这件黄金面具厚度非常厚,不需要任何支撑,就可以独自立起来。
虽只有半张,但方形面部、镂空大眼、三角鼻梁还有宽大的耳朵,这样的风格与此前三星堆所出土的黄金面罩和金沙大金面具风格十分相似。
“在古蜀文明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金器,而且都跟宗教祭祀相关,象征着某种权力,昭示着某种身份,这与在国内同一时期其他遗址中主要以玉器、青铜器作为祭祀品相比非常特殊。”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例如,此前在三星堆遗址中就发现了金面罩、金杖、金箔饰、金料块及金箔残片等多种金器,不仅种类丰富,量多体大,作为权力之象征而运用于祭典隆仪,都体现了古蜀人的金器崇拜。
金杖,来源:三星堆博物馆
而此次发现的这件黄金面具,则为古蜀文明中对于金器的崇拜,又增添了一大实证,同时其本身也携带着许多神秘信息等待揭开。
多年前的丝绸遗痕
为四川的丝路地位提供了考古学实证
两千多年前,成都平原发达的丝绸织造业,为北方丝绸之路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货源,令四川成为北方、南方以及海上三条丝绸之路重要交汇点。
四川丝绸织造的历史究竟可以上溯到何时?《山海经》中说,来自西陵的黄帝正妃嫘祖是养蚕缫丝的始祖,而她的故里相传正是四川盐亭。
四川气候湿润,脆弱的丝绸在潮湿的地下不可能保持多年,怎么发现?多年来的考古也显示,四川地区在此前还从未考古发现过多年前的丝绸。发现丝绸,似乎是遥不可及的难题。
此次三星堆祭祀区新一轮考古发掘成果,正式公布在祭祀坑内发现丝绸朽化后的残留物,并且在样土检测中多次发现蚕丝蛋白,以事实证明多年前的三星堆王国,已开始使用丝绸。神话传说或许终有一天能够通过考古得到证实。
发掘舱图片来源:三星堆考古工作站供图
顶尊跪坐人头像、“四羊方尊”……
又一座古蜀国的青铜宝库
大口尊、青铜罍、顶尊跪坐人头像、青铜面具……在此次发掘的3号祭祀坑中,发现了数十件造型奇特精美、保存相对完整的青铜器,又是一座青铜器的宝库!
三星堆一、二号祭祀坑年出土时,神树、纵目面具、大立人等造型高大奇诡的青铜器震撼着公众眼球。此次重启发掘,出土文物和新的发现究竟有何价值?
“连续把国之重器掩埋入坑,可以说古蜀国的富庶和强大超越想象。”本次考古发掘领队雷雨感叹。他直言,3号坑目前发现的青铜器无论从种类、造型都要比中原青铜器丰富许多,“尤其它们奇特的造型,在艺术上达到了很高水准。”
三号坑,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走近3号祭祀坑,尚未完全出土的顶尊跪坐人头像,极可能是未来的国宝级文物。
图片来源:川观新闻
这件文物的尊是正常大小,却在肩部四周装饰了4条飞龙。它们从尊的口部游动而下,栩栩如生。再往下,便可见铜人双手做拱手状,头部和尊的底座连接在了一起。
雷雨透露,在这件文物仅仅只露出铜人双手和尊的上半部时,考古人员便暗暗期待“最好不是单独的铜人,而是和尊连在一起,这样就是罕见的青铜器型。”没想到最终果然如此。
雷雨说,“这件文物,完全表现了古蜀人把中原地区青铜文化为我所用、进行天马行空改造的风格,古蜀人的浪漫和艺术创造力,由此可见一斑!”
文物堆积异常丰富的3号坑,一件方尊上也隐约饰有羊头,可能是三星堆版的“四羊方尊”;青铜圆尊,高约70多厘米,体量巨大、超过了一、二号祭祀坑出土的同类器;尚未提取出的青铜面具,目测也有三星堆博物馆展出的差不多大、且保存完整。
不少祭祀坑中发现了象牙和象牙制品
三星堆新一轮考古发掘进入发布会前的最后清理阶段,不少祭祀坑中发现了象牙和象牙制品。
此次发掘3号坑和4号坑的象牙较为集中,考古人员初步判定是三星堆文化末期距今多年前的遗物,至于所属的大象种属,最终结果还将在鉴定后才能完全确定。
“5号坑的象牙雕刻残件多数呈碎片状,保护修复难度较大。”蒋璐蔓是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文保所的工作人员,一直参与本次三星堆祭祀区象牙的保护工作。此外在5号坑和8号坑,考古人员还发现了小件象牙制品,有的饰品表面还刻有精美的云雷纹。
五号坑象牙雕刻残片,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从目前这批象牙整体状况来看,还是离年金沙遗址出土的那批象牙存在一定差距,不过集中出现象牙,在全国来说确实比较罕见,在四川比较突出,这可能还是与祭祀习惯有关。”荆州市文物保护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吴顺清现场工作完说道。
6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面纱已揭开
“十三五”期间,国家文物局持续支持四川省开展三星堆遗址考古调查、发掘。年11月至年5月新发现6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祭祀坑”平面均为长方形,规模在3.5-19平方米之间。目前,3、4、5、6号坑内已发掘至器物层,7号和8号坑正在发掘坑内填土。现已出土金面具残片、鸟型金饰片、金箔、眼部有彩绘铜头像、巨青铜面具、青铜神树、象牙、精美牙雕残件、玉琮、玉石器等重要文物余件。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遗址工作站站长雷雨表示,通过历年三星堆的发掘,初步明确遗址三重城圈格局:第一重为月亮湾小城,第二重南界为三星堆城墙,第三重南界为南城墙。既是不同的分区,也代表了不同的营建年代。
三星堆遗址祭祀区祭祀坑布局位置图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据介绍,第一重城圈内分布着大型建筑区和条祀场所,以及疑似的手工业作坊区;第二重城圈为普通居住区;第三重城圈为祭祀区。此外,经中国丝绸博物馆检测,新发现的“祭祀坑”曾经有丝绸存在。目前,已基本建立起遗址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西周时期的编年体系和宝墩文化——鱼凫三期文化——三星堆文化——十二桥文化的考古学文化发展序列。
祭祀坑分布示意图。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三星堆遗址“祭祀坑”考古新发现进一步展示了三星堆遗址和三星堆文化的丰富内涵,有助于推动三星堆文化研究深入开展。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孙华表示,此次新发现有助于解决一些长期悬而未决的学术问题,包括最基本的年代问题;也能为我们完整认知三星堆当时的礼仪空间、宗教思想以及宇宙观念提供非常重要的资料。
逐步探明三星堆文化源流
20世纪80年代至今,国家文物局指导四川省开展大规模调查勘探和发掘工作。陆续发现三星堆古城、月亮湾小城、仓包包小城、青关山大型建筑基址、仁胜村墓地等重要遗迹,不断明确三星堆遗址分布范围、结构布局。
考古工作者陆续在成都平原、重庆涪陵长江沿岸、嘉陵江流域、涪江流域、大渡河流域发现三星堆文化相关遗址,逐步廓清了三星堆文化分布范围,也揭示了三星堆文化与中原地区夏商文化的密切关系。
此外,考古工作者在成都平原发现以宝墩遗址、郫县古城遗址、鱼凫村遗址、芒城遗址、双河遗址、紫竹遗址等8处长江上游新石器时代宝墩文化城址,以及十二桥遗址、金沙遗址等成都平原商周时期重要城址,逐步探明三星堆文化源流。
目前,国家文物局已确定“川渝地区巴蜀文明化进程研究”作为“考古中国”的重大项目,以三星堆、竹瓦街、小田溪、城坝等等遗址为重点,深入研究川渝地区文明演进及其融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总体格局的历史进程。
远古神话的“实物样本”
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镇,成都平原北部沱江支流湔江(鸭子河)南岸。遗址分布面积约12平方公里,核心区域为三星堆古城,面积约3.6平方公里,是四川盆地目前发现夏商时期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中心性遗址。
年,在成都北边广汉南兴镇,秀才燕道诚和儿子燕青保在家宅旁挖沟,没想到一下子挖出多件玉石器。年,考古队在已发现疑似玉石器“窖藏”的附近进行了为期10天的发掘,共出土陶器、石器、玉器等多件文物。
新中国成立后,四川省文物部门重新启动三星堆遗址考古工作。年发现1、2号“祭祀坑”,出土青铜神像、青铜人像、金面罩、金杖、大玉璋、象牙等珍贵文物千余件。多数文物前所未见,揭示了一种全新的青铜文化面貌。其中,一棵高逾3米的青铜神树惹人注目。它是三星堆文物修复团队历经八年,拼接出年前2号祭祀坑最大最完整的一件文物。
青铜神树,来源:三星堆博物馆
在记录民间神话的《山海经》里,有屹立于东方和西方的“扶桑”“若木”神树。三星堆的这颗巨大青铜神树,成了远古神话直观的“实物样本”。三星堆出土的其他青铜器,同样证实了古蜀先民非凡的创造力和不断试图沟通天地、认识宇宙的可能。
来源:人民日报人民文旅综合央视新闻、川观新闻、三星堆博物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6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