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青神县高台镇镇长徐俊从对口帮扶到服务
封面新闻记者李庆王越欣
个人简介
徐俊,眉山市青神县高台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曾任阿坝州金川县嘎伍岭村第一书记,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四川省第六届人民满意公务员等称号。
五年感受
金川嘎伍岭,是我投身脱贫攻坚的终点,青神高台,则是我服务乡村振兴的新起点。
未来期许
我将继续保持拼劲,实干笃行,发扬脱贫攻坚精神,全力以赴乡村振兴新征程。
徐俊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过去5年,四川举全省之力决战脱贫攻坚,全省万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口全部脱贫、8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个贫困村全部退出。
看到这些数据,徐俊十分感慨。4年多前,徐俊携妻儿从青神县到了金川县,担任嘎伍岭村第一书记。直到去年5月,徐俊才返回青神,担任高台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开启服务乡村振兴的新征程。
“这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到的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稳定粮油、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等具体举措,都是我们在乡村振兴中正在做的事。”徐俊说,他有信心,也有底气,帮助乡亲们过上更好的日子。
在嘎伍岭村,徐俊和村民采摘脆红李。
担任第一书记4年多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去年12月21日,在青神县高台镇富塘村举办的冬至庆祝会上,来了一支能歌善舞的表演队。这支来自阿坝州嘎伍岭村的团队,是来看望“徐俊书记”的。
“徐俊书记带领我们脱贫了,非常感谢你,你现在回家乡一年了,我们村两委带着村民专程来看望你,也学习乡村振兴的经验。”嘎伍岭村支部书记何照全说。
原来,年9月,徐俊作为眉山市对口帮扶金川县的第四批干部,来到金川县嘎伍岭村担任第一书记。年,两年帮扶期满后,徐俊不仅主动申请留下,还动员妻子到金川共同帮扶。
“当时村子还没有脱贫,答应村民们的承诺也还未兑现,我确实不能走。”问及当初的选择,徐俊如此回答。
在嘎伍岭村工作期间,徐俊想办法争取资金,推进项目,改扩建村级活动阵地约平方米,新改扩建村道9.1公里、水渠4.7公里、蓄水池9口等。同时,还争取万元新建出村跨大渡河钢筋混凝土桥,拓宽了14个盘山村道回头弯,畅通了嘎伍岭的出村路。
基础设施改善后,徐俊还发挥自己懂电商的长处,设计开办了“嘎伍岭一家亲”网店,让绿色生态的车厘子、花椒、土鸡、脆红李走出深山,获得了成都、重庆、杭州、北京等地市场的青睐,鼓起了嘎伍岭村民的“钱袋子”。
年,嘎伍岭村成功脱贫摘帽。也正因为这些工作实绩,去年,徐俊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青神县柑橘现代农业园(资料图片)。
促进粮食稳产增收探索家乡产业发展新机制
脱贫攻坚任务圆满完成后,去年5月,徐俊回到家乡青神县,担任高台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高台镇是青神椪柑产业园的核心区,两万多亩特色柑橘,也已成为当地的主要产业。如何能进一步发展产业致富?通过研读政策,实地调研,徐俊有了新的发展思路,那就是走粮经复合种植新路。“水果,水稻,既要橘海,更闻稻香。”
彼时,高台镇有多亩良田,流转给了外地业主种植草坪,流转合同还有6年才到期。徐俊费了很大的劲儿,通过许多次的沟通协调和反复解释宣传,终于说动了业主,赶在今年的春分时节,种上了秧苗。“今年,这些土地就将实施‘水稻+蔬菜+中药材’粮经复合轮种,促进粮食稳产增收和其他农作物的发展。”
为了能更好地发展镇上的柑橘产业,镇党委积极探索新机制,即成立合作社,由合作社负责经营管理,村上负责监督,最终产值农户得50%,村合作社得40%,村集体经济得10%。百家池村2组的村民兰术芳,将家里的7亩椪柑地交给合作社托管维护,年固定收益加上在合作社里打工的务工收入,不出家门,差不多就有近3万元。
在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眉山代表团讨论现场,徐俊还将高台镇的柑橘分享给其他代表,并向大家介绍了这一“5+4+1”小农利益链接机制。“这种机制,可以更好地保证柑橘的产量和品质,也能更好地实现农民增收、合作社盈利、村级集体壮大、产业效益最大‘多赢’。”徐俊说。
航拍高台镇。
创新基层治理新模式服务群众促进乡村振兴
村民们的腰包逐渐鼓了,徐俊也更加努力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办好群众所急、所需、所盼的民生实事。履新1年多来,镇党委创新基层治理新模式。在村庄农户聚居处,打造亲民友好开放的微阵地“邻里百家”,开展百家讲堂、百家议事、百家评比、百家寿宴等活动,以加强干群之间、邻里之间的沟通交流,让村里的事情更好推进。
此外,高台镇还依托村级活动阵地开设“长者食堂”,为60岁以上老龄群众提供低收费午餐、晚餐,对行动不便的老人,还送餐上门,并随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9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