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蒋蓝推非虚构新作天路叙事还

得白癜风怎么治 https://m-mip.39.net/m/mipso_4293352.html

封面新闻记者张杰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至今,四川路桥人转战在崇山峻岭之间,凭着“让河水开路,让高山低头”的不屈斗志,发扬不惧艰险、顽强拼搏的精神,在茫茫的雪域高原上,让一条条公路穿越崇山峻岭、横跨大江大河,实现天堑变通途。“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千年喟叹彻底成为历史。

在这一伟大实践中,凝结了无数个感人的故事,动人的情感,值得打捞和书写。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在新时代,我们只有讲好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筑路历史,尤其是筑路者的感情与心路历程,才能为“两路精神”所感召,才能更好地吸取那种撼天动地的力量。”蒋蓝说。

出于这样的创作动机,蒋蓝“踪迹史”再出新章!长期从事田野实地文化考察的蒋蓝,撰写过众多历史文化名人的踪迹,比如唐友耕、石达开、骆秉章、王闿运,写出过两卷本《踪迹史》,影响不俗。

这一次,蒋蓝再次出手,追踪一群特别的人物——四川筑路人踪迹,写出一部崭新非虚构之作《天路叙事:川藏公路、成阿公路筑路史》。在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前夕,由四川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4月22日上午,“学习党史国史弘扬两路精神”主题教育活动,也邀请蒋蓝到场,分享他写作背后的故事。

蒋蓝

川藏公路是20世纪全世界最长的“手工道路”

蜿蜒多公里的川藏线,穿越青藏高原东部横断山脉地区,要翻越二郎山、折多山、雀儿山等21座海拔米以上的高山;跨越青衣江、大渡河、鲜水河等20多条江河,平均海拔米。在这里,有壁立千仞的大渡河峡谷,有贡嘎山下的亘古冰川,有雄鹰飞不出的邦达草原,有世界上落差最大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修川藏公路无意是极其悲壮的。

蒋蓝在书中写道,“在川藏公路修建的4年多时间里,先后有多名烈士长眠在这里!施工第一年,就有多人献出了生命,仅在雀儿山的一个山头就牺牲了人。”时任18军文工团干事李俊琛,对蒋蓝回忆那时的特殊困难:“前一天修的路,第二天就没有了——山倒了!前一天蹚过的河,第二天就没有了——变成堰塞湖了!”

蒋蓝深深被震撼,“这是悲壮的路!这是世界公路修筑史上的奇迹!川藏公路是新中国修建的第一条震惊世界的公路。20世纪80年代美国筑路专家考察川藏公路后,称其为不可复制的人间奇迹。毫不夸张地说,这样的奇迹来自严重缺乏施工机械的血肉之躯。因此,川藏公路也是20世纪全世界最长的“手工道路”。川藏公路起初是筑路者用铁锹、钢錾、铁锤等简易工具一寸寸挖出来的。”

“他们毕生的付出,成就了那一条天路”

《天路叙事》共分为上下两部,上部以川藏公路筑路史为主,下部以成阿公路筑路史为主。虽然副题是“川藏公路、成阿公路筑路史”。但蒋蓝并没有完全按照工程进度等物理指标施为,而是主要围绕川藏公路和成阿公路这两条“天路”,以筑路历程为经,书写四川路桥筑路人的经历、情感、生活。

以公路为经,以沿途风物、季候、历史遗迹为纬,展示了四川公路从蜀道难、蜀道通到蜀道畅的沧桑巨变,还原四川筑路人的一段独特血汗踪迹,堪称一部公路“筑梦史”。书中收录了不少珍贵照片,比如位于二郎山下烂池子的兵站,二郎山上的“铸魂”石碑,二郎山上的纪念碑,彰显川藏线“三不倒”精神,线的路碑,也格外具有动人的直观力量。

为了真实、细致地还原这两段历史,作者蒋蓝抢救性地采访了多位年事已高的筑路人,收录了他们珍贵的回忆。例如:最早一批参与修筑川藏公路的工人黄福昌老人回忆的二郎山筑路段“烂池子”的故事,筑路工地保卫干事朱昌全老人回忆的雀儿山路段遭遇流沙与橡皮路的故事,灌茂公路筑路队卫生所医生闵素华老人讲述的“飞石当头”的经历……通过被誉为“桥坚强”的工程师等亲历者的回忆,川藏公路、成阿公路修筑过程中那些难忘的人、事、景以及这一切所饱含的浓烈而真挚的情感,都将清晰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年5月13日,蒋蓝采访石农裕,石农裕时年99岁。“石农裕为都江堰市人,他是一位媒体人、诗人。于年经周恩来介绍入党,是四川省交通系统党龄最长的几位元老之一。他很希望等到共产党成立周年庆祝日,可惜,老人于年10月底溘然长逝。”蒋蓝说,采访这样的人,就是在抢救历史,“在川藏公路、成阿公路建设史上,我采访的都是90多岁的小人物,他们毕生可能就接受过一次采访,我感动于他们的默默无闻,感动于他们毕生的付出,成就了那一条天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415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