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年前建造的泸定桥,为何能经久不衰其

白癜风能根治 http://pf.39.net/bdfyy/bdflx/190522/7157873.html

《飞夺泸定桥》,这是一篇家喻户晓的小学课文。长征期间,无数革命先烈围绕这座桥,抛头颅,洒热血,最终击败敌人,将这条茶马古道的交通咽喉彻底抢夺回来。然而大家清楚吗?年前,这座铁索横桥就已修建完成。那么泸定桥用了怎样的修建方法,能够保证年期间,这座桥经久不衰?其实,这座桥之所以如此坚固,或许秘密就在桥上。

根据泸定桥东头,康熙御碑所记载:年,康熙皇帝因为军事需要,以及藏汉贸易的方便,特意下旨修建泸定铁索桥。并且康熙皇帝亲自题名,此桥叫做泸定桥。泸定桥修建于公元年,1年之后便正式建成交付当地使用。泸定桥横跨大渡河,自古以来便是由四川入藏,重要的军事通道。然而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皆是悬崖峭壁,修建难度十分之大。按照清朝时期的施工条件,也不可能修建土木形式的大桥。

且这座泸定桥,基本上还是以运送货物为主。因此铁索横桥的方式,便应运而生。泸定桥分别由桥身、桥台、桥亭三个部分组成。桥身顾名思义就是由13根铁索组成,桥台和桥亭则是桥身两侧以及中间,起到加固的作用。根据测量,这13根铁链每根长.64米,重1.5吨。再加上需要固定铁索的地龙桩,以及卧桩,这13根铁链的总重量达到40吨!或许不少朋友会和笔者有这样的疑问:如今由于各种大型工程设施一应俱全,修建一座这样的铁索桥应该没有任何难题。可是年前,古人又是用怎样的方法,将40吨打铁链拉到大渡河对岸?

据记载,当时工匠们采取的是绳套修建方法。首先钢铁链穿过15个木质的竹筒,竹筒全部产自大渡河当地的竹子。这种竹筒特别坚韧,将铁索全部穿入竹筒之后,并且用绳子从中而过。将绳子系在河岸两边,先由河的东岸,开始缓缓通过竹筒运输,将铁锁一个一个传入竹筒之内。这样的话,铁锁的重量便靠着十几个粗大的空心竹筒完全分担开来。而且绳子已经系在河的两岸,便可以保证铁链不会掉落到河下。一旦将铁链牵引过河之后,桥两边预设好的地龙桩便有大用途。修建泸定桥所使用的地龙桩,已经过改造;桩体表面挖了很多交叉洞眼。

洞眼中插入木棒扳动,地龙桩便会慢慢滚动,连带着竹筒内的铁索便会慢慢拉近;这就有些类似水井的杠杆原理。地龙桩旋转之后,铁锁便会慢慢拉紧。当铁索拉紧之后,事先搭建好的桥台和桥亭放置于两侧,这样便能得到足够的压重。最后再将从铁链中间拿出绳子,用地龙桩二次夹紧,这座泸定桥便修建完成。可是通过这种土方法修建的泸定桥,为何年之后却能巍然不倒?当时四川提督岳升龙,修建泸定桥下了个命令:所有建造泸定桥的工匠,需要于自己所负责的部分,刻上自己的名字。如果哪个环节出了纰漏,按图索骥,找到这些修建的工匠要其负担责任。

如果这些工匠,因为意外或者生病离开人世,他们后人将会同样受到惩罚。所以这些工匠便会想用一切办法,将泸定桥修建得既实用又坚固。大家也别以为四川提督,使用这样的方法似乎是刻意为难底下工匠?然而我们换个角度考虑,如果修建泸定桥的时候,这些工匠麻痹大意出现差错。这13根铁链,其中一个小环节发生问题,那么带来的后果将是不可估量。且这些工匠既然接了任务,他们也是拿钱办事,必须要将泸定桥修建牢固结实,这才算完成任务。

因此这些工匠,需要将其修建部分刻上名字,无疑就等于立下了军令状。如此修建泸定桥时,工匠不可能偷工减料,也不敢有一丝的麻痹大意。只用一年时间,古人便用40根铁链建成了泸定桥,直到年后,这座桥梁依旧可以照常使用。

参考文献:康熙御碑、清宫档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456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