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那么多梯田,为什么这里可以成为世界
提起云南元阳,很多旅行者第一个想到的关键词,就是“哈尼梯田”。哈尼,即哈尼族。
为什么一个民族和一种土地形式,紧紧结合在了一起?而世界上那么多梯田,哈尼梯田又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可以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证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如,我们一起走进哈尼族村寨,了解一下哈尼族吧!
哈尼族,别称“和人”,东南亚称“阿卡族”,是古羌族后裔,原本居住在青藏高原。根据哈尼族迁徙史诗《哈尼阿培聪坡坡》记载,哈尼人先后经历了7次大规模迁徙。
战国时期,受外敌入侵而走上了日夜征战、不断迁徙的道路。根据史籍记载,公元前3世纪活动于大渡河以南的“和夷”部落,就是今天哈尼族的先民。
几经周折和磨难,最终于一千三百多年前,哈尼族的先民来到现在的红河南岸。从公元4世纪到8世纪的初唐期间,部分哈尼族先民向西迁移到元江以西至澜沧江地区。
从此,哈尼人在里繁衍生息,如今已遍布云南哀牢山区。
由于地处哀牢山的腹地,为了生计,哈尼族人利用当地“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地理气候,开垦出了大片梯田。
据说,明朝的皇帝曾经称赞哈尼梯田为“山岳神雕手”,明代大农学家徐光启将其列为“中国农耕史上的七大田制之一”。由此可见,哈尼梯田确实称得上是中国古人一项以天地为底的艺术杰作和农业创举。
哈尼梯田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绵延整个红河南岸的红河、元阳、绿春、金平等县仅世界遗产申报地核心区元阳县境内就有17万亩梯田,其中集中连片的达上万亩,从山脚到山顶级数高达多级。
哈尼族历史上没有文字,农耕生产生活知识的传播完全靠口传心授,“哈尼哈吧”便成为重大节庆活动和朋友聚会场合中传承文化知识的主要方式。
“哈尼哈吧”哈尼语意为哈尼古歌,是世世代代以梯田农耕生产生活为核心的哈尼人教化风俗、规范人生的百科全书,文化“活化石”,于年申报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以耕作梯田著称于世的哈尼族,其农耕生产生活过程中用水的独特方式,对森林的深刻崇拜,以及节日庆典、人生礼仪、服饰、歌舞、文学均以梯田为核心,处处体现着认识自然,利用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融为一体的特点。
哈尼梯田的生态系统十分有特点,在每一个村寨的上方必然矗立着茂密的森林,提供着水、材、薪炭之源,其中以寨神林最为神圣不可侵犯;
村寨下方是层层相叠的梯田,提供着哈尼人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粮食;
中间的村寨由座座古意盎然的蘑菇房组成,形成人们安度人生的居所。
这一结构被文化生态学家盛赞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生态系统。法国人类学家欧也纳看到哈尼梯田时,禁不住跪下来惊呼:“这简直是上帝创造的奇迹!”
哈尼族蘑菇房是哈尼族人所居住的特色房屋。哈尼族居住在向阳的山腰,依傍山势建立村寨。哈尼族蘑菇房状如蘑菇,由土基墙、竹木架和茅草顶构成。
房子分为三层:底层关牛马堆放农具等;中层用木板铺设,隔成左、中、右三间,中间设有一个常年烟火不断的方形火塘;顶层则用泥土覆盖,既能防火,又可堆放物品。
相传远古时,哈尼人住的是山洞,山高路陡,出门劳作很不方便。后来他们迁徙到一个名叫“惹罗”的地方时,看到满山遍野生长着大朵大朵的蘑菇,它们不怕风吹雨打,还能让蚂蚁和小虫在下面做窝栖息,他们就比着样子盖起了蘑菇房。
哈尼族过去认为火是家庭的生命,对火很敬畏,必须保护火种长久不息。每家都有数个不同的火塘。火塘的火不仅要烟火不断,而且每个火塘的用处也不能弄混。
客人来到,热情的主人就会请您围坐在火塘边,让您吸上一阵长长的水烟筒,饮上一杯热腾腾的“糯米香茶”,喝上一碗香喷喷的“闷锅酒”。
趁着酒兴,主人敞开嗓子,向您展示哈尼人像哀牢山的竹子一样有枝有节有根的歌声,并祝愿宾客吉祥如意、情深谊长。
有史以来,哈尼人迁徙到哪里,蘑菇房就盖到哪里,遍布哈尼山乡。
经长期的发展与改进,现在的蘑菇房既有传统特色又日臻完善,与巍峨的山峰,迷人的云海、多姿的梯田,构成了一幅独特而奇妙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风景线。
光影之美,天地人和之美,在东川,在元阳,在摄影家孜孜以求的坚持,与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6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