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河就能化险为夷为何说石达开在大渡河的

北京中科中医院 https://m.yiyuan.99.com.cn/bjzkbdfyy/yyzj/260588.html

同治二年(年),清军骁将石达开在大渡河畔陷入粮草匮乏、突围无望的绝境,为了全军的生计,他毅然选择向清军投降。

然而,清军背信弃义,除了少数老人和孩子得以幸免,其余石达开的部下几乎都被杀害。石达开最终以32岁的壮志未酬的年纪,受尽凌迟酷刑,结束了他辉煌而又悲壮的一生。

石达开:天京事变后的神话为何破灭?作为太平天国运动中的杰出将领,石达开因其英勇善战和不败战绩而被誉为“石敢当”,连曾国藩和左宗棠都对他深感敬畏。

然而,天京事变后,石达开离开天京进行西征,虽然攻陷了近百座城市,但他的战绩却无法与之前相比。最终,他倒在了大渡河畔,未能延续他的神话。

那么,为什么出走天京后的石达开未能延续他的神话呢?

尽管在参加拜上帝会时,石达开还只是个不满二十岁的年轻人,但他的才华就像金子一样总会发光。凭借着个人魅力,他成功吸收了大量的起义人员,直到金田起义时,他率领的大部队已经达到了四千人,这一数字甚至占据了起义军三分之一的兵力。

这足以证明石达开在年轻时期就展现出了卓越的组织能力和超凡的谋略。

石达开在金田起义中展现出了杰出的军事才能,尤其是在长沙战役中,他成功开辟了西岸战场并击败了清军名将向荣。

萧朝贵战死后,他接过了先锋的职务,从长沙一路过关斩将,相继攻克了清朝重镇岳州和武汉。最后,他在大小数百场太平军与清军的战役中,保持着从未一败的战绩,因此被清军称为“石敢当”,让人闻风丧胆。

然而,他的卓越表现和人格魅力却引起东王杨秀清的嫉妒。石达开不仅在表演天父下凡的戏码上逊于杨秀清,其他方面似乎也可以与他抗衡,甚至超过他。

这使一心想要谋权的杨秀清感到了威胁。在开国五王中,萧朝贵和冯云山已经战死,他开始重点防范韦昌辉和石达开,为了控制兵权,他一直把他们留在身边。

杨秀清未能抵挡湘军的崛起,太平军连连战败,石达开临危受命,西征挂帅,于劣势中扭转乾坤,与曾国藩首战交锋。

曾国藩身处南昌城,被太平军四面围攻,甚至有了投水自尽的念头。然而,就在大功将要告成之际,天京陷入包围,石达开不得不放弃即将到手的胜利,回师勤王。

他成功攻破清军江南大营,解救了天京,让太平天国转危为安。

曾国藩在石达开解了天京之围后,杨秀清因不断逼迫夺权,引起了洪秀全的不满,导致韦昌辉被召回并杀害了杨秀清。

然而,韦昌辉的过度株连导致了事态的失控,使石达开不得不再次前来勤王,凭借其力量稳定了局势,保护了洪秀全的地位。

杨秀清与韦昌辉之死导致天京事变,石达开代理朝政。然而,洪秀全对他的不信任使他陷入猜忌,使得石达开离开了天京,带着愤怒和决心,他仍然打着太平天国的旗号,以翼王自居。

尽管他的家族在天京事变中遭遇了惨剧,但他仍然选择坚守自己的信念,离开了天京,决不再回头。

虽然石达开出走后打下了近百座城市,但在浙东、宝庆、川西等地的作战却连连失利,攻下的大多是偏远地区的府城、县城,而前期石达开所打下的武昌、安庆、江宁、泸州等大城和战略要地却让人为之赞叹。

石达开在西征过程中,主要对手多为籍籍无名的清军将领,其中不乏重量级人物如两江总督陆建瀛、江宁将军祥厚、安徽巡抚江忠源、湖北巡抚常大淳、湖北巡抚陶恩培。

然而,石达开最为人称道的胜利,无疑是与曾国藩的较量。石达开之所以能在初期打退清军,最大的原因就是得到了后方的全力支持。

尽管石达开威胁到了杨秀清的地位,但他仍然对杨秀清在外征战给予了全力的支持。石达开从广西开始就为杨秀清打头阵,且一直听命于杨秀清的指挥,从未有过任何抗命行为。

只有石达开,杨秀清从未对他的行动进行干预或遥控,让他放手大胆地进行战斗,无论需要什么资源,都会提供。

在天京事变后,石达开失去了最大的支持者杨秀清,但他仍能掌握大局。然而,洪秀全一直对他怀有猜忌,封自己的兄弟洪仁发和洪仁达为王以制约石达开。

然而,安王和福王的封王缺乏战功,不得人心,无法命令他人。相比之下,石达开的命令始终得到执行,这让洪秀全更加猜忌。

石达开的出走,使太平天国内部失去了之前的全力支持,战斗力逐渐下滑。在太平军内部,最能打的是来自两广的起义军,其次是新兵员,他们在两广起义军牺牲大半后仍然保持战斗力。

在西征和北伐中,他们取得了不错的战绩,并坚持精兵路线。一般主将带领的太平军人数不超过三万人,很少超过这个数字。

石达开,作为太平军中最能打的将领之一,出走天京后只带走了不足万人的精锐太平军。这些人虽然战斗力强大,但不足以支撑西征的需要。

于是,石达开在西征途中不断扩军,最终达到了三十万人。然而,随着人数的增加,战斗力却明显下滑,之前太平军七人可以击败千人的清军绿营兵,但后期只能依赖人数优势。

此外,石达开的手下将领水平也有所下降,出走天京后,除了石镇吉能打外,其他人多为平庸之辈,很少能够立下战功,石达开仍需要亲自上阵。

石达开:天京围城战中的失败者咸丰十年(年)九月,石达开手下的彭大顺、吉庆元、朱衣点等67名将领率众脱离石达开,从广西回到天京。

这些人之前就劝告石达开回到天京辅政,但是石达开不听,表示要隐居山林,这让彭大顺等人不满,最终带领二十多万人一路血战回到天京,被洪秀全封为“扶朝天军”,而石达开的兵马只有数万人。

这些人的离开让石达开遭受重大打击。没有根据地且作战辛苦石达开出走天京后没有自己的根据地,相当于游击作战,这也是石达开面临的最大的困境之一。

因为不管你战斗力多强,但是一旦没有稳定的根据地,那就是孤军,注定要陷入不利的局面。且这么多军队需要粮食,只能靠劫掠为生,自然没有人支持。

且石达开在西征的时候,很多都是崇山峻岭的地方,面临诸多困难,能生存下来已经是不容易来的了。就连胡林翼都说:“石达开西征,兵少食乏,此乃第一难也。”

总结起来,石达开的失败源于他的固执己见,不愿意听取别人的建议,导致他的兵马缺乏稳定的根据地,作战困难,最终无法抵抗洪秀全的军队,导致天京围城战的失败。

石达开的败亡早已命中注定,即使他侥幸渡过大渡河,他的疲惫之兵也难以逃脱覆灭的命运。这真是石达开的遗憾,如果能得到有力的支持,他的成就肯定不会低。

虽然围困曾国藩是由于外部原因失败,但出走天京却真不应该赌气出走。虽然洪秀全多疑,但太平军的上下都依赖于石达开的威望和能力。

如果太平天国没有那么快被各个击破,那么就不会这么快就覆灭。但是,历史没有如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937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