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红25军长征,千里转战中原大地犹如赵
红军抢夺腊子口,打通部队北上的通道后,毛主席率中央红军来到了甘南小镇哈达铺。在哈达铺休整期间,毛主席被一张报纸上的新闻所吸引:
原来,报纸上竟然刊登着徐海东率领的红25军到达陕北与刘志丹的陕北红军胜利会师的消息。毛主席喜出望外,原来陕北还有我们的队伍,而且他们还建立了根据地。随即,在之后召开的哈达铺会议上,毛主席制定了向陕北进军,与陕北红军和红25军会师的战略决定。
说到这里,我们有必要介绍下红25军的来龙去脉,以及他们为什么比中央红军更早的就和陕北红军会师了呢?
接上文:三维图解腊子口战役,长征时期红军的首次“空袭”作战。本篇,我们介绍下红25军的长征转战记。
一、红25军的由来
说起红军长征,大家比较熟悉的有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等著名经历。这些大家熟悉的其实都是毛主席率领的红一方面军走过的长征路线,也是广为人知的二万五千里漫漫长征路。如下图:
其实红军的长征战略转移是分多路进行的,除了毛主席率领的中央红军外,还有贺老总和任弼时率领的红二方面军的长征;以及前不久和中央红军会师的红四方面军的长征。
除此之外,还有一支部队规模最小,人员最年轻的队伍也进行了他们独特的长征之路,他就是红25军。并且他还是最先到达陕北的队伍,他的长征,有力地策应了中央红军的长征,堪称长征路上的伟大先锋队。
我们今天就重点介绍下红25军的长征,他的转战路线如下图:
中国工农红军第25军,年10月成立于安徽金寨麻埠,他原隶属于鄂豫皖苏区的红四方面军。到1第二年,由临时中央“空降”而来的张国焘在鄂豫皖苏区推行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路线,致使红四方面军在随后的鄂豫皖第四次反围剿战争中失败,整个四方面军不得不开始实行战略转移。
在四方面军主力即将离开鄂豫皖的时候,与中央红军长征前也留下以陈毅老总为首的留守部队类似,他们也留下来一支部队在鄂豫皖坚持游击战争。这支部队将散落各处的游击队集中起来,经过整编之后,就组成了中国工农红军第25军。
当时的军长叫吴焕先,下辖两个师,其中一个师的师长,名字叫徐海东。如下图:
此后两年多的时间里,红25军一边坚持游击战争,一边不断尝试恢复和重建根据地。但是,他们的力量终究还是太小,无法根本扭转局势。
在随后爆发的七里坪围攻战中,红25军经过连续43天的持续作战,使得1.2万人的部队锐减至余人。
接着,红25军又连续进行了两次根据地的保卫战,最后打得只剩下多人,红二十五军也面临着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
红25军长征路在这种情况下,是继续留在鄂豫皖坚持内线游击作战,还是打到外线,转移到国统区去创建新的根据地呢?如果要转移,又往什么地方转移呢?
这个问题便成为困扰吴焕先、徐海东等领导人的大难题,他们一时也拿不定主意。
而此时饱受博古“左倾”路线折磨的党中央,也十分关心鄂豫皖红25军的艰难处境。
年8月的一天,时任中革军委副主席的周公恩来,派程子华来到大别山,向鄂豫皖苏区传达指示:鄂豫皖苏区根据地日益缩小,人力、物力都难以补充,苏区主力必须跳到外线去,建立新苏区,谋求新的发展。
鄂豫皖省委根据周副主席的指示,决定立即率领红25军进行战略转移,开创新的根据地。
而当时在鄂豫皖的周围,东、南、北三个方向上,敌人的力量都非常强大,唯一薄弱的地方是西面,而且西边的鄂豫边界有适合打游击和建立根据地的桐柏山区,在豫西一带也有同样适合打游击的伏牛山区。
为了出师有名,宣传抗日救亡。年11月16日,红二十五军高举着“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帜,告别战斗了多年的大别山区,踏上了战略转移的漫漫征途。
这个时间点,大概就是中央红军离开瑞金,开始长征的一个月后,惨烈的湘江战役即将打响的时刻。
为便于大家对红25军的长征从整体上有个了解,我先给红25军长征做一个不太恰当但能说明问题的类比,类比成什么呢?
一、类比成《西游记》里大闹天宫的孙悟空,面对玉皇大帝的十万天兵天将以及各路神仙,孙行者毫不畏惧,搅了他个天翻地覆。
二、类比成《三国演义》里在长坂坡百万曹军中纵横厮杀的常山赵子龙,面对百万曹军,子龙将军怀抱阿斗,在万马军中杀了个“七进七出”,连斩曹操上将五十二员,也把曹军大营搅了他个天翻地覆。
红25军的长征转战和上面的两位英雄人物类似,他们也是在国民党统治的腹心地带,中原和关中地区奋勇转战,打破了国民党军的多次围追堵截,也打乱了国民党军在中原和关中地区的兵力部署,有力的策应了中央红军的长征转移。
并且,红25军是长征各路大军中比较特殊的一支:他的人数最少,红25军开始长征时共人;他最年轻,红25军大多数人的年纪只有13至18岁,甚至8、9岁的小孩也为数不少,被敌人称之为娃娃军;他还是第一支到达陕北的红军,并且他的人数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还增加了。
红25军的娃娃战士
程子华本来是过来当参谋长的,此时的徐海东已经是红25军的军长了。但是他得知程子华原来是一方面军的一个师长,又是中央派来帮助工作的时,主动让贤,提出让程子华担任红25军军长,他自己当副军长,由吴焕先任政委。
他们几人,连同当时的鄂豫皖省委书记徐宝珊,四个人率领着红二十五军在年11月16日,从河南的何家冲出发,开始踏上向西战略转移的长征之路。
二、激战独树镇、走出长征最大危机
年11月16日,红25军越过平汉铁路进入桐柏山区,初步目标是在桐柏山区建立根据地。
这一带的国民党军队也迅速行动起来。
特别介绍一下,此时主政河南的是日后在淮海战役中鼎鼎大名的“猪将军”刘峙。与大家眼中对刘峙“徐州剿总看门猪”的印象不同,此时的刘峙不知什么原因,就像战神附体一般。
先是在中原大战中打得冯玉祥丢盔弃甲,逼得傅作义走投无路;后又联合东北军团灭了石友三的7万大军;而前不久让红四方面军的第四次反围剿失败,被迫进行战略转移,也是刘峙干的。
正因如此,老蒋把刘峙升为二级陆军上将,还兼河南省政府主席,让他一时风光无限。以至于国民党军界上层均对刘峙的“福星高照”、官运亨通表示羡慕,都誉他为“福将”。
之所以介绍这么多,就是想告诉大家,此时红25军面对的刘峙和日后粟裕面对的刘峙可是不一样的,简直判若两人。
刘峙的判断是,红25军这次向西转移应该是要入川与“娘家”红四方面军主力会合。这说明刘峙此时的智商还是在线的,而且他还十分听老蒋的话。
老蒋让刘峙以47、54、三个师为追击主力,以南阳附近的被老蒋收编的原西北军庞炳勋40军、湖北老河口附近的44师为堵截部队,60师在卢氏控制豫陕大道。如下图
所以,形势的发展并不如红25军此前预想的那么顺利。当红25军到达桐柏山区以后,听取了当地地下党的介绍和实地考察,发现这里东有平汉铁路,西临汉水,距离交通要道太近,敌人重兵过来围剿实在是太方便了。
于是,众人当晚便商议决定,迅速掉头向北,往豫西方向,向另一个备选的目的地伏牛山区挺进。
要成功到达伏牛山区,直接走南阳盆地肯定是不行的。最好的路线是走山路先北上迂回,随后向西越过许昌南阳之间的方城夏道,进入伏牛山区。
方城夏道在古代是很有名的。西汉末年,光武帝刘秀率领绿林军大破王莽40万大军的昆阳(上图中的叶县)大战就是在这一带打的。三国时的曹操南征张绣也是走的这条路。
为了麻痹敌人,部队采取声东击西的策略,先由徐海东率团向枣阳县城佯攻,形成南下进攻武汉的势态,以调动敌人。敌人果然中计,集40军大部、师、44师和第3、4追剿队20多个团向枣阳攻来,妄图在枣阳与红25军决战。如下图:
可正当敌人蜂拥而来时,红25军已调头东进,出其不意冲破敌人在桐柏县的封锁,随后直扑许昌南阳间的方城夏道,进入到驻马店西北山区。如下图
刘峙虽然慢了一步,但马上做出判断:红25军的目的地应该是伏牛山区,其很大概率将通过河南方城县的独树镇穿过方城夏道。
他的布置如下:
追击部队以47师为先锋,紧紧跟随红25军。
40军的师迅速北返,开往独树镇方向;在叶县(刘秀一战定乾坤的昆阳)的4军骑兵团南下;这两支部队将在独树镇地区钳形堵截红25军。如下图
又一次四面重兵包抄的铁壁合围,红25军面临的形势异常严峻。
与其他三路主力红军不同,红25军本身没有配置情报机构,所以在情报方面是属于劣势的。不仅如此,红25军连军用地图也没有。
红25军预定的行军方向正是独树镇的七里岗村。
11月26日,突降寒流,风雪交加而下,红25军指战员衣着单薄,又被雨雪浸透,饥寒交迫,十分疲惫。
而国民党第40军旅和骑兵团于26日上午11时就到达独树镇的七里岗村附近,并在方城夏道两侧构筑临时工事,形成东西长10华里的倒“U”形堵击线,提前两小时封锁了公路。如下图
此刻国民党军的追兵一直尾随在后,徐海东指挥团为后卫,掩护全军行动;、团为前排梯队,开路前进。
下午1时许,红25军前梯队团到达七里岗并沿岗脊北进,当要接近方城夏道时,埋伏在公路两侧的敌军突然向红军行军队形进行猛烈攻击。
因气候恶劣,能见度低,加上战士们手被冻僵,拉不开枪栓,红军先头部队一时陷入被动。敌人又从两翼包围而来,先头部队顿时乱了阵脚。
这里地势平坦,敌人还有骑兵,如果部队乱了,后果将不堪设想。
就在这危急时刻,政委吴焕先一面指挥反击,一面大声疾呼:“同志们!就地卧倒,坚决顶住,决不能后退!”。他的命令稳定了军心,战士们就地卧倒,利用田埂、坟堆进行还击。
此刻,一位跟在政委吴焕先身边的小战士不慎中弹,被打中了左腿,但他依然爬着忍痛射击,他叫刘华清。
吴焕先从身上抽出一把大刀,高喊:“同志们,现在是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共产党员跟我来!”。冒着枪林弹雨,吴焕先身先士卒,冲向敌阵,与敌人展开了白刃战。
正当拼杀激烈之际,徐海东率后卫部队疾速赶到,立即向敌人发起冲击,经过一番恶战,终于打退敌人的进攻,扭转危局。如下图
徐海东和吴焕先,程子华三人一合计,都认为不能再这么打下去了,必须另找通路进伏牛山了。
等天黑下来,他们利用夜色迅速率部队后撤。之后,在地下党的同志带路下,红25军沿着田埂小路展月色也。部下一路疾行,在沈庄附近越过方城夏道。如下图
独树镇战斗,是红二十五军长征中生死攸关的一战,此战红25军近百名将士英勇献身,二百余人身负重伤。但他们的牺牲为红25军胜利完成战略转移任务,并先期到达陕北,迎接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北上奠定了基础。
三、艰苦转战伏牛山、庾家河
独树镇战斗后,红25军一路向伏牛山转战而去,终于到达豫西一带的伏牛山深处,可是当地的形势仍然跟他们的预想有极大的差距。
经过考察,发现这里也不具备建立根据地的条件。伏牛山区一带人烟稀少,地域狭窄,粮食和物资都极其缺乏。
关键一点是豫西土军阀别庭芳在此地盘踞已久,树大根深,实力很强大,他有数万之众。而且他在这里实行保甲制度,到处是凭险据守的围寨,群众都被圈在各自的围寨里面,红军根本接触不到群众,怎么能建设根据地呢?
如果大家对围寨不了解的话,可以把他类比成《水浒传》里的祝家庄,水浒里的祝家庄就是一个有朝廷背景的家族式黑帮组织。而别庭芳本来也是个豫西帮会老大,后来接受了老蒋国民政府的委任成为这里的土军阀。
很明显,此时处于流动作战中的红25军是啃不动这样的土军阀的。
原先计划好的两个备选转移目的地,桐柏山和伏牛山,等到实际去了以后,才发现都是不合适的。可是此刻的红25军箭已离弦,他们已经没有回头的余地了。
此时的国民党追剿部队已经尾随他们而来。于是大家又经过一致讨论,决定到陕西南部一带的边界去试一试,看看那里是否可以建设一块稳固的根据地。
红25军又出发了。
说道这里,我们也会发现,他们同毛主席率领的中央红军长征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中央红军也是走一路尝试一路的在沿途建立根据地,可是在老蒋各路大军的围剿之下,始终找不到一块合适的地方,因此长时间一直处于艰苦转战之中。
12月9日,红25军到达陕西省丹凤县庾家河。第二天,红25军在庾家河召开决策会议。经过讨论,大家决定在鄂豫陕边区发展根据地。
因为这里处于陕西、河南、湖北三省交界,北靠秦岭,南濒汉水,峰峦峻叠,悬崖陡峭,山势比南方险峻,交通条件很差,敌人想要前来围剿是非常困难的。
当时负责这里防务的的杨虎城面临诸多方面的压力,他的主要精力要拿来应付川陕苏区的“娘家人”红四方面军和陕北的刘志丹红军。
而此时的老蒋又没有整编好陕西一带的各路军阀,因此中央军也没能进入陕西一带,这样一来就给陕南边界留下了一片空白地带。
但会议正在进行的时候,有一股国民党军神神秘秘地从庾家河东山顶悄悄突袭而来。
等到哨兵发现鸣枪示警时,这股敌人已经占领了庾家河东面的山顶制高点。
徐海东马上出门,他发现敌人已经占据有利地形,如果任由敌军居高临下攻击,红25军将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关键时刻,他立即率领团强攻反击。与此同时,程子华和吴焕先也分别率领一个团抢夺山口两侧的高地。
双方展开激烈争夺,一直打到黄昏,才终于把这股神秘的敌人打退。
但红25军三巨头里面的程子华受重伤,徐海东头部中了一枪,子弹从徐海东的左眼底下穿入,从右耳根穿出。
这要搁一般人那早就光荣了,多亏徐老虎命硬,也对亏了一位叫周东屏的小护士给他做人工呼吸,把他喉咙里的血块吸了出来。在昏迷了四天四夜后,他居然奇迹般的活了下来。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这位叫周东屏的小护士一路照顾着担架上的徐海东,走完了剩下的长征路,最后到达陕北后,二人结为夫妻。
不管怎样,两巨头终于保住了命,但在接下来的转战中只能在担架上度过了,而艰苦转战和建设根据地的任务便落到了政委吴焕先的身上。
四、创建鄂豫陕根据地,打破老蒋两次围剿
庾家河战斗后,红25军到达陕西南部一带,他们终于得到了喘息的机会,因为统领陕西一带的杨虎城果真如他们分析的那样,受红四方面军和陕北红军的南北困扰,并没有多余精力派重兵前来围剿他们。
由于徐海东、程子华都受了重伤,因此创建鄂豫陕根据地的重担就由吴焕先扛了起来。
在鄂豫陕边界,吴焕先发动群众起来,提出“抗捐、抗债、抗夫、抗粮、抗丁”的五抗口号,带领军队打土豪、分田地,扫清民团武装,很快就建立起一块小规模的根据地。
红25军在鄂豫陕边区燃起的革命烈火,引起了老蒋的恐慌与不安,气急败坏的老蒋调动军队先后两次对鄂豫陕边区发动“围剿”。
年1月,蒋介石令驻河南的40军两个团和驻湖北的44师,在杨虎城旅的配合下,以11个团的兵力对红25军发动第一次“围剿”。
面对来势汹汹的进攻之敌,我军采用避其锋芒、各个击破的战术,以一部分兵力牵制敌人,主力则迅速迂回攻击,突然出现在敌人背后,给单独冒进的杨虎城旅以重创,粉碎了敌人第一次“围剿”。
第一次“围剿”的失败,让老蒋大为震惊,他紧急调动东北军王以哲的67军和唐俊德95师开入陕南,会同杨虎城,共30多个团的兵力,发动第二次“围剿”,限令3个月内将红军全部消灭。
吴焕先和还在养伤的徐海东、程子华一合计,决定以根据地作依托,针对敌军运动和补给困难等情况,采取“先拖后打”的作战方针,先诱敌深入,再调动、分散、疲惫敌人,打乱敌人部署,然后集中兵力歼敌一部。
第二次反围剿是一场典型的“攻敌所必救,诱敌设伏,歼敌援军”的战斗。
具体过程是这样的:
红25军先以地方武装袭扰、牵制敌军。然后主力转至外线,奔袭敌军的重要后勤基地——荆紫关兵站,并缴获大批弹药物资。
当敌军蜂拥增援荆紫关兵站时,红25军一部且战且走,诱敌进至山阳县袁家沟口一带。袁家沟口是一条长达10多里的深沟,两侧山高林密,主力在预选战场设伏待敌。
等敌军一个旅进入伏击圈后,红25军突然发起猛烈进攻,主力部队勇猛穿插。敌人乱作一团。经过约10个小时的激战,歼敌余人,俘敌旅长唐嗣桐,缴获轻重机枪40挺、长短枪支,我军仅伤亡余人。
袁家沟口战斗后,红25军得到了极大的物资补充,他们乘胜东进,北出终南山,威逼西安。红25军这一出其不意的举动,使得西安大为震动,谁也想象不到,这支红军竟然在数日之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兵峰直指西安城下。
当时在长安县一带,很早就流行一句民谣谶语:“六月十三,红军出山。”,形容的就是那天红军将要横扫蓝田县和长安县,前锋直达西安城外十余里之处的事件。
红二十五军威逼西安的行动,不仅扩大了党和红军的政治影响,也有力的策应了中央红军北上的行动。
到了年七月,距离红二十五军刚到陕南已经过去了半年,在吴焕先、徐海东、程子华“三巨头”的带领下,全军援军发展到了有将近人的规模,还先后成立了鄂陕边区苏维埃政府,以及2个县,13个区,40多个乡,多个村的苏维埃政权。
而此时的中央红军在毛主席率领下,刚刚完成四渡赤水,正准备要渡过金沙江一带北上。此时的红四方面军刚刚强渡嘉陵江,准备夺取剑门关。
在威逼西安之后,“三巨头”原本是准备返回根据地的,可是一个意外发现突然改变了他们的决定。
这个意外发现也将使得红25军成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上一颗璀璨闪耀的明星,光华闪耀千古,功勋彪炳史册。
红25军又开始了另一段伟大的长征之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2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