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定大渡河入藏古栈道

由于雅康高速的通车,从四川内地进入藏区变得更加快捷,而雅康高速大渡河大桥被誉为“川藏第一桥”,成为进入藏区的新标志,开始发挥其联通藏区的作用。而几百年来以泸定桥为标志的泸定其交通枢纽的历史地位开始弱化,证明这个时代在快速地发展变化。当今天人们驱车从雅康高速大渡河大桥飞驰而过,体验交通便捷的时候,很少人能想象在遥远的古代,我们祖先是如何艰辛地渡过大渡河,翻山越岭进入藏区的。

泸定县境内入藏的古道在历史上就是中国进入西域的主要交通线,在清初之前是从天全县翻越东华山,下到今泸定县岚安乡,唐代时此道被称为和川道,宋代称为碉门道,而岚安乡在唐代属于雅州和黎州羁縻的罗岩州,宋代至明清改名为岩州,只是到了清康熙后期西炉之战后,由于泸定桥的开通,穿越飞越岭的古道才成为进藏大路,而天全的和川道转为进藏小路。

古道从岚安乡的观音岩曲折而下到大渡河边,从大渡河三大古渡之一的烹坝渡口渡河到烹坝,然后走回马坪、冷竹关,翻越大冈山,下到瓦斯沟的头道水。

查阅史料,至少清嘉庆之前的茶马古道都是经过大冈山(今达杠),之后人们在大冈山临大渡河的悬崖上开凿出栈道,至于何时开凿的,著名历史学家任来强考证,此栈道为光绪年间四川打箭炉直隶厅同知刘廷恕所开,刘廷恕在任期间修筑的道路有很多,自飞越岭到康定之间不下数十处,都曾留下碑志作为记载。瓦斯沟至冷竹关岩道约有10里长,乃凿岩成路,工程浩大,到了民国,此岩路经过多次炸修,已属宽坦易行。

蓝色为清光绪前的古道线路,绿色为清光绪年间开通道路

二十世纪初,有一个名叫亨利·威尔逊的英国人,是著名的植物学家、探险家,他在中国西部进行了几年的考察,这段时间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资料和照片。年7月31日他在康定至泸定路上拍摄了几张照片,这个时间正是山岩栈道开通之后,而根据照片所显现的山形,以及河流和道路情况,判断他拍摄照片的地点应当就在这条从冷竹关到瓦斯沟口的山岩栈道上。

亨利·威尔逊拍摄的康定到泸定的照片1

为了确定照片的位置,我们来到栈道所处的泸定县大渡河边鸳鸯坝,年以前这里没有街市,只是国道开通多年以来,这里逐渐形成现在的街市,名叫鸳鸯坝。站在街上举头望去,头顶就是高高的山岩,那是大冈山岗的最东端突出山岩,杵在大渡河西岸。对河就是古时所称的亢州河坝,今天的杭州村,亢州在唐代就有这个地名。

对河的亢州河坝

离开公路,顺着小路向上攀登,山上是成片仙人掌,当地人把仙人掌的果实称为“仙桃”,是当地人重要收入之一,这个季节正好是丰收的季节,有许多当地的藏族同胞背起背篓,带上铁钳上山采摘。比较奇怪的是大渡河东岸由于相对气候潮湿,不适合仙人掌生长,而西岸气候干旱少雨,仙人掌长得特别旺盛。大渡河同一地区气候两异,也是比较独特的气候现象。

采摘仙桃的村民

花了半个小时就来到了半山腰,此处的海拔与河岸相比上升了约米,这时一条足有三米宽的道路出现在眼前,虽然上面长满了野草和村民种植的庄稼,但道路的形状呈现得很完整。

整条岩道基本都是这个宽度,地里是村民种植的红薯路上的条石道路位于悬崖处垒砌的路坎

根据亨利·威尔逊的照片山形和河流的走向,沿着岩道继续向北,行大约米,弯过一个山嘴,就找到了他拍摄照片的地方。

当年亨利·威尔逊拍摄照片的位置同一个位置新老照片对比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一百多年之后,山还是那座山,路还是那条山路,只是大渡河的河滩上多了一条公路和很多建筑,以及满天的输电线。当时由于不通道路,老照片中瓦斯沟河入大渡河处是没有人家的,对面山岩上的道路如今还可通行。

如今瓦斯沟口

找到第一张照片位置之后,回头向南找寻第二张照片拍摄地点。从照片最远背景看就是河对面的山。随着道路越走越远,道路上的野草越来越深,到了山嘴,道路硬是在此凿开一个缺口,这里的悬崖直上直下,站在这个缺口处,往下一望让人心惊胆颤,国道就在下面,即使再伸长脖子,也看不到它的身影。上世纪三十年代任乃强老先生曾经路过此处,他在《泸定考察记》是这样表述的“(此道)绝非以前的古道可以比,然而仰望绝壁,下临大渡河,胆怯者过至,不免于头晕目眩。”

山嘴处右侧即是万丈悬崖

再往前走不远,由于荒废多年,路面的杂草更为茂密,行走十分艰难,于是放弃沿着这条路继续前行,不过前面的岩道蜿蜒向前,肉眼就可以清晰地辨认出来。亨利·威尔逊拍摄第二张照片显示盘亘在岩壁上的道路和今天看到完全相同,区别仅仅是今天的道路长满野草。

亨利·威尔逊拍摄的康定到泸定的照片2

照片左下角有两个背夫身上背负着重重的茶包,正在路中休息。古道的运输有两种手段,一种是背夫,一种是骡马,但在山区,由于道路艰险,为了保证货物的安全,主要以背夫为主。其茶每四砖为一包,用竹娄盛之,作长方柱形,重约17斤。背夫各领茶七八包或10余包,身体强壮的可背18包,甚至20包者,多达余斤。妇孺背五、六包。运输时将茶包层层重叠起,扎成扇状,用竹篾捆绑,系以竹制背索,挂肩上行。手中拿一枚木杖如丁字,下装铁杵,俗称“拐子”,负重行缓,走十数步休息一次。休息的时候,把拐子杵在地上比较稳固的地方,然后将背上的茶包放在拐子架上,与两脚成三叉状支撑,站立休息,不用卸去背上的茶包。因此经历天长地久,在古道路面石板上形成有许多“拐子”窝窝,这都是背夫休息的时候长时间杵成的。可见二十世纪初这条道路仍然承载着“茶马古道”的作用。

古道上的“拐子”窝窝

亨利·威尔逊第二张照片拍摄位置,从该位置对着本镜头方向拍摄,红色线路为岩道的走向

这条岩道的开通,免去人们再翻越垂直高度达米的大冈山,提高了人们往来和货运的效率。照片中背负茶包的身影也和今天奔波在路上的货车司机的身影一样,他们为了生计奔波于运输线上。遗憾这次没有第二张新老照片的对照,期待今后有机会能补上,也希望有兴趣的朋友也去体会一下古道的沧桑变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715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