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与云南大理国比邻293年无战事,
云南大理国在我心中一直是个遥远、神秘、古老的地方。
自阅读金庸名著《天龙八部》开始,大理国世子段誉博学多才、亦佛亦儒的儒雅君子风采就成为我心中赋予男孩的经典形象。
从喜欢段誉这个人物开始,进而对大理国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对于大宋与大理国“比邻”年无战事,更是产生了探究的好奇。
壹:大理王室的“秘事”
在探究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说一个有关大理王室的“秘事”。
大理国年由段思平建国,至年被蒙古所灭,享国年,传22帝,其中有11位皇帝退位为僧。也包括段誉的原型、在位最长的——段和誉,又名段正严。
为何大理国内盛行佛教,段家皇帝半数以“退位为僧”为结局?
这要追溯到大理的前身南诏。
云南大理国的疆域,大致与唐代的南诏相同,包括了今云南省、四川西南地区、缅甸东北部、老挝的北部及其越南的西北部在内的地区,都在大理国的统治范围。
佛教是南诏时期从唐朝传入云南,到大理建国后,传播进入兴盛期。在大理当地民众中,“家无贫富皆有佛堂,少长手不释念珠。”
在大理国的知识分子当中,“教童子,多读佛书,少知六经者”是普遍存在的情况。
云南当地的少数民族,对儒家学说的奠基人孔子很陌生。元朝攻占大理后,建立云南行省,在云南各地建立文庙塑孔子像,当地人感到很新奇,称孔子为“汉佛”。
这些资料反映了当时大理国与宋朝之间文化交流的薄弱。
文化交流的缺失,实际上是宋朝针对大理国的治边政策造成的。
贰:“宋挥玉斧”,切断了大宋与大理国的交流
公元年,宋建国第五年,宋太祖赵匡胤派将领王全斌平定了南方的后蜀。这时大宋的疆域与大理国可以说是“一衣带水”的距离。
这一“水”,就是大渡河。
平定后蜀后,王全斌“欲趁势取云南”,并将进攻的军事地图呈报给朝廷。宋太祖赵匡胤看着地图,手拿玉斧划大渡河以西,说“鉴唐天宝之祸起于南诏,此地非吾有也。”
大理国,本是唐朝时期南方独立政权南诏疆域。
大理国疆域南诏最初靠依附于唐朝建国,而在壮大后凭着自身的地利优势,屡次入川侵扰唐朝,成为唐朝西南边患40多年。
对于西南边患,宋太祖的治边上策,就是一个字“弃”,即划大渡河为界,使大理国“欲寇不能,欲臣不得”,将西南边患彻底杜绝。
宋太祖对于西南边患的忌惮,除了南诏的历史,还有一个现实的因素。
年两支宋军南下迫使后蜀投降后,军队开始肆无忌惮地屠杀投降的士兵,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在宋军的占领地,民众不满情绪迅速蔓延,终于爆发了十几万流民和降兵的起义。宋太祖派遣军队用了两年的时间才平息了这场纷乱,并且处置了参与掳掠的所有将领,包括主将王全斌也获罪降职。
平息这场纷乱,不仅推迟了宋太祖的统一大业,而且耗费了朝廷巨大的经费。
所以,这次纷乱对于宋太祖布局西南边疆的政策,起到了一定的警示作用。
宋太祖对于大理国的这个政策,可以说是影响了北宋整个时期。
到了宋徽宗政和年间,有人上书请于大渡河外设立城邑便于互市。徽宗询问黎州知州宇文常意见。宇文常上奏“自孟氏入朝,艺祖取蜀舆地图观之,画大渡为境,历百五十年无西南夷患。今若于河外建城立邑,虏情携贰,边隙浸开,非中国之福也。”
但宋朝与大理国也并非全无来往。
年北宋占领后蜀,统一四川后,大理国闻讯,即派官员北上祝贺。
年,大理国又派官员到宋朝的黎州递交文书,希望与宋通好。
年,宋太宗赵光义诏令黎州守将于大渡河畔建造大船,“以济西南蛮之朝贡者。”大理国对宋的朝贡关系建立。
之后,大理国还多次派遣官员到宋朝贡。有历史记载的年份包括:年、年、年、年、年、年、年、年。
大理国在朝贡的同时,还屡次上书希望与宋朝明确臣属关系,请求宋朝给予册封。
年,大理国向宋朝进贡大量的马匹、麝香、牛黄、细毡等物,宋徽宗于是册封当时的大理国王段和誉(又段正严)为云南节度使、大理国王、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上柱国。
但宋朝廷对大理国始终心怀顾忌、时时防范,甚至于一度中止与大理国的交往。
年,广西官府上奏称大理国请求入贡,宋高宗谕令“不许其进贡”。
后来,南宋朝廷为了求购马匹的需求,恢复了与大理国的关系,但仍刻意疏远他们。
在有限的交往中,大理国从宋朝求得了部分儒学书籍。这就是段誉能够满腹儒学的缘由吧。从宋朝求得的经籍本藏于云南大理古城五华楼。
但大理国,终究不是南诏。
大理国始终以积极的态度处理与外部的关系,坚持与宋朝、还有比邻的安南国、缅甸国发展睦邻友好关系,几乎没有对外用兵的记载。这也是小小的大理国能享国长达年的原因之一吧。
所以说,大宋与大理国“比邻”年无战事,除了赵匡胤“宋挥玉斧”的治边政策,大理国对外“睦邻”的政策也是关键的因素。
参考文献:
《宋史》
《边疆民族史探究》方铁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7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