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过石棉,时过境迁,新的体验我们的第三次
对石棉县,从陌生到熟悉,我对旅行的感受也发生着变化。由最初的局促不安,特别在意自己的细微感受;到现在的平和开朗,放宽心让自己置身在每条街道中,感受城市的细微之处。
——采采卷耳旅行手记
我们的第三次川西行依然始于石棉县大渡河畔的石棉县城这次决定好好看看这座县城,于是我们花了半天的时间在县城里漫步,直到夜色降临。
石棉县对我们有着不一样的意义。因为七年前采采卷耳和某狗先生的第一次长途自驾旅行,第一站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石棉既是我们七年自驾旅程征途的起点,再加上后来又有第二次、第三次的遇见,巧的是石棉每次都成为我们旅程的第一站。所以这里承载着我们关于自驾旅行最深刻的记忆。
这样的记忆并不是游览某个地标性建筑,亦不是打卡哪个网红景点。旅行的最初,往往最先看到的不是这些,而是——
七年前第一次到达石棉,面对陌生的县城,想着未知的前路,心里隐隐不安。
那时还不懂什么是做攻略,我们仅凭着心里对新都桥那一抹似幻亦真的秋色,开启了第一次川西旅程。
傍晚望着一眼能看到边际的小城,我心里想着的却是明天会遇上什么样的光景和物事;
夜里大渡河支流澎湃于耳的涌流,却化作急急如律令的心跳忧虑第一次自驾会否顺利。
那时我们没有留下一张关于石棉县城的照片,就和这个小城匆匆话别。
汉源县郊七年前,忘了给石棉县拍照,倒是给附近的汉源县郊区远远拍了一张,作为我们第一季自驾旅行的开始。
六年前第二次自驾经过石棉时,我们已做了周详的旅行计划与充实的旅行准备。
回想起来,那时连未来一周的天气状况都能烂熟于心,我急切地向往着离开石棉后,即将扑面而来的绝美风景,这一次我坚信能将计划好的风光清单悉数尽览,没有了不安,不再彷徨。偶然抬头望望四周,得到“嗯,石棉好像变大变美丽了”的浅浅感受。
这种感受,是身边崭新且有特色的街灯,以及路旁修剪整齐植物上的欢迎语告诉我的。
再次和石棉匆匆话别,只有一点不同,这次留下了一张照片。
六年前的石棉县,匆匆一瞥不曾想第三次到达石棉,已是六年之后。
现在,旅行攻略已变成一个大致的框架存于我们心中。
不再挂念沿途的阴晴不定,不再刻意追求某个具体景致。我们放松身心,放慢脚步,把自己交给了石棉的某条街道、某座大桥、某段河流,用眼感受,用心记忆这座县城。才发现——
原来这里的特产鲜核桃,随口一嚼竟是这样有滋有味,让我对石棉的旅行情愫之中增添了一份与味蕾相关的独特记忆,这记忆使县城鲜活;
原来这里的大渡河支流,比主流的河水更加汹涌激荡,由河流、建筑、桥梁、灯光与滨河路上的人群串起的夜色摇曳着点亮了我的旅行记忆;
原来我们漫步了几小时,还是走不到石棉县城的边缘,既是此间的生活场景吸引了我们的注意,也是因为小城的发展超过了我记忆的边界。
石棉县的特产核桃我们在石棉县步行街里的市集漫步行走在石棉滨江路大渡河在这里奔流向远县城还在继续建设发展之中我们漫步在老石棉大桥之上我沉思是否错过了石棉的那些过去,因为我曾在多年前两次与之擦肩而过。
夜幕降临,石棉滨江路灯火璀璨我们行走在滨江路上,慢慢感受着这个崭新的县城。
我低下头努力回想,模糊的记忆让我困惑,遥远的轮廓始终不明,似乎我错过了石棉的很多过去,错过了那时候的自己。我茫然不知所措,想要找回过去的记忆,想要认清过去的自己。然而几个转角后,当我看到街边这个老消火栓被人赋予了如此可爱的意义,我望着它,良久以后,忽然释然——
如果没有过去的忽视,多年后的今天我用心重新拾起对石棉的这份记忆就没有了与众不同的深刻意义;
如果没有过去的自己,今天的我大抵不可能平静地漫步在石棉的街道上望着眼前的老消火栓会心一笑。
不完美也罢,不理想也行,总之这就是独属于我们的旅程。第三次川西行,就这样开始了。
我们行走在滨江路上,慢慢感受着这个崭新的县城
多年前的老消火栓,如今看起来俏皮可爱,好像被重新赋予了价值。
后记:原谅采采在这篇游记里没写任何实用旅行攻略,或许有小伙伴说那不像我了,但我只是想给我们的最新旅程,亦是第三次川西行写一个开头,顺便将自己内心久未诉之文字的那些关于旅行与生活的感想跟着思绪随意落于笔下。
既然这次慢下心绪游石棉,自然会延续采采的一贯作风,给小伙伴们介绍一些小众的旅行去处。请继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8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