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行政区划史,唐朝五州并立,邛州自成

全文约字,配地图12张,请妥善安排阅读时间。地图背景为现代,用作古今地理对照。

下列图中黑色虚线内为当代成都市行政区划范围。先秦时期,今成都市地区为蜀国领土,古蜀国的都城便在境内。战国末期秦国灭蜀,置蜀郡,其地开始纳入全国的行政区划中。

秦朝

上图为秦朝末期。此时今成都市境内存在上图四县,均属蜀郡。蜀郡治成都县。

蜀郡,秦置,治成都县。初辖今岷江流域、沱江中上游、涪江中游和大渡河下游地区,西汉开始辖区不断缩小。隋开皇初废。

成都县,秦置,今成都市区行政建制的起源。历为郡、州、府、省治,蜀汉、成汉、前蜀、后蜀以此为都。年以成都县城析置成都市,年撤销成都县,逐步演变至今。

郫县,秦置,今郫都区行政建制的起源。县城同今,延续至今。

临邛县,秦置,今邛崃市行政建制的起源。唐宋为邛州治,元至元二十一年(年)并入邛州。年改为邛崃县,年改设邛崃市,至今。

蒲阳县,秦置,治今邛崃市东南。西汉废入临邛县。

西汉

上图为公元7年西汉时期。此时今成都市境内存在上图八县,分属蜀郡、犍为郡、广汉郡。

繁县,西汉置,治今彭州市西北。蜀汉延熙十年(年)移治于今新都区新繁镇,北周改名新繁县。年并入新都县,未延续下来。

新都县,西汉置,今新都区行政建制的起源。隋开皇十八年(年)改为兴乐县,不久废,唐初复置新都县。年改设新都区,至今。

江原县,西汉置,今崇州市行政建制的起源。初治今崇州市东南,历改为汉原县、多融县、晋原县,隋朝移治今址。明洪武初并入崇庆州为州城,年改置崇庆县,年改设崇州市,至今。

广都县,西汉置,今双流区行政建制的起源。初治今双流区中和街道,东晋移治今双流区,隋仁寿元年(年)改双流县。年撤县改区,至今。

牛鞞县,西汉置,今简阳市行政建制的起源。西魏恭帝二年(年)改名阳安县,元至元二十年(年)并入简州为州城,年改为简阳县。年改设简阳市,至今。

西晋

上图为公元西晋时期。此时今成都市境内存在上图八县,分属蜀郡、犍为郡、汶山郡。此时的成都县为益州治。

都安县,蜀汉置,治今都江堰市东,属汶山郡。北周天和三年(年)废。

隋朝

上图为公元隋朝时期。此时今成都市境内存在上图十五县,分属蜀郡、临邛郡、隆山郡。

九陇县,北周改南晋寿县置,今彭州市行政建制的起源。初治今彭州市九陇镇,唐朝移治今址。元至元十三年(年)并入彭州为州城,明洪武十年(年)改为彭县。年改设彭州市,至今。

新津县,北周孝闵帝元年(年)置,今新津区行政建制的起源。县城同今,延续至今。

蒲江县,隋改广定县置,今蒲江县行政建制的起源。县城同今,延续至今。

金渊县,西魏置,治今金堂县同兴乡;平泉县,隋改婆闰县置,治今简阳市西南;贵平县,西魏恭帝二年(年)置,治今简阳市镇金镇;清城县,北周改齐基县置,治今都江堰市东南;依政县,西魏置,治今邛崃市南;临溪县,西魏恭帝置,治今蒲江县西北。此六县宋元时期废,不赘述。

唐朝

上图为公元年唐朝时期。此时今成都市地区分属六州,境内存在二十多县,为版面整洁,唐宋时期县治不全标记。

益州,西汉置,即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今成都市行政建制的起源。蜀汉以后辖区逐渐缩小,隋初改为蜀郡,唐初复为益州,仅剩上图的辖区。唐至德二载(年)升为成都府,元改成都路,清复改成都府,逐渐演变至今。

彭州,唐垂拱二年(年)分益州四县置,治九陇县。辖境如上图,明洪武十年(年)地级行政建制废。

蜀州,唐垂拱二年(年)析益州置,辖境如上图。南宋淳熙四年(年)升为崇庆府,元朝改为崇庆州。清为散州不领县,其地级行政建制废。

简州,隋仁寿三年(年)析益州置,隋大业二年(年)废,唐武德三年(年)复置。辖境约当今简阳市和金堂县东南部分地区。清为散州不领县,其地级行政建制废。

邛州,南朝梁置,隋初改为临邛郡,唐初复改为邛州。辖境相当于今邛崃、大邑、蒲江等市县地,民国初期其地级行政建制废。

蜀县,唐贞观十七年(年)置,与成都县同为益州治。唐乾元元年(年)改名华阳县,建国后几次迁治,年并入双流县,未延续下来。

北宋

上图为公元年北宋时期。和唐朝时期相比,益州升为成都府,新置永康军和怀安军。

永康军,北宋太平兴国三年(年)改永安军置,治灌口镇(今都江堰市)。元初改为灌州,明洪武中降为灌县。年改设都江堰市,至今。

怀安军,北宋乾德五年()置,治金水县。辖境如上图,元至元十三年()改为怀州,不久废。

元朝

上图为公元年元朝时期。此时今成都市境内存在上图十二县四州城,分属成都路和嘉定府路。

金堂县,唐咸亨二年(年)置,今金堂县行政建制的起源。北宋迁治今青白江区城厢镇,年迁治今址,延续至今。

大邑县,唐咸亨二年(年)置,今大邑县行政建制的起源。县城同今,延续至今。

崇宁县,北宋崇宁元年(年)改永昌县置,治今郫都区唐昌镇。年废,未延续下来。

濛阳县,唐仪凤二年(年)置,治今彭州市濛阳镇。明洪武十年(年)废入彭县,未延续下来。

明朝

上图为公元年明朝时期。和元朝时期相比,成都路改为成都府,邛州直属四川布政司。需要说明一点,元明两朝三级行政区划和四级行政区划并行。

即此时简州、崇庆州等依旧是地级行政建制,行政隶属关系为各县属州,州属成都府,成都府属四川布政司。笔者画的是二级行政区划图,无法体现第三级行政区划。

清朝

上图为公元年清朝时期。清朝实行三级行政区划,于是此时的简州、崇庆州等为散州,类似今天的县级市。邛州则为直隶州,直属四川省管辖。此时成都府的辖区已接近如今的成都市,只是北部多了什邡、广汉,西南少了邛崃、大邑、蒲江。

民国初

上图为公元年民国初期。此时今成都市地区分属西川道和建昌道,建昌道治雅安县。年废除道制,各县直属省管辖。

建国初

上图为公元年建国初期。年置温江专区,辖温江、成都、郫县、崇宁、彭县、新繁、新都、华阳、双流、新津、崇庆、灌县等县,专员公署驻温江县。此时成都市为省辖市,辖区只有上图中的绿色部分。

年大邑县划入温江专区,新津县划归眉山专区。年新津、邛崃、名山、蒲江、金堂、什邡、广汉七县划入温江专区,便是上图的行政区划。

年温江专区改置温江地区,辖温江、郫县、新都、彭县、灌县、崇庆、大邑、邛崃、蒲江、新津、什邡、广汉、金堂、双流等县,行政公署驻温江县(今温江区)。年,金堂、双流二县划归成都市。

当代

随着年温江地区撤销,辖县划归成都市和德阳市,逐渐成今日的行政区划。纵观成都市行政区划史,秦朝时期境内建制四县。其中三县的行政建制延续至今,有着源远流长的行政建制历史。

蜀郡的行政建制虽然古老,但并未延续至今。而如今成都的地级行政建制源于西汉置的益州,在经历了隋初废郡存州、民国初废府存县等历史事件后,延续至今已有两千多年。

但成都在历史上并不是这一带唯一的地级行政机构。最多时,在北宋时期今成都市境内并存七个地级行政建制。从元朝开始境内的地级行政机构逐步减少,到清朝时期便仅剩成都府和邛州。

最后说说邛州,辖区大概是今邛崃、大邑、蒲江三地,治今邛崃市。其南朝梁置,到清朝灭亡时一直是地级行政建制,独立在成都之外自成一体一千多年。直到建国后逐步划给成都,至今。

已完结全国大部分地市行政区划史,治学不易,请多分享,感激不尽。资料来源:二十五史、太平寰宇记、元和郡县志、水经注等正史和地理总志。#成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491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