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渡大渡河是十七勇士吗为何第一勇士牺牲6
红军强渡大渡河,是长征途中的一次著名的战斗,是一次生死之战,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纪录令人惊心动魄的这一次战斗,为何很多地方把渡河勇士的人数写错了、写成了“十七勇士”?再有一个问题是:为何第一勇士牺牲了60多年,家人才知道?在建军93年的“八一建军节”,小编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了一次“求解”,以此纪念为革命牺牲的先烈!
强渡大渡河的营长孙继先成为开国中将年5月,正在进行战略转移的中央红军从云南省皎平渡巧渡金沙江后,沿会理至西昌继续北上,准备渡过大渡河进入川西。此时,兵强马壮的敌人企图凭借大渡河天险南攻北堵,围歼中央红军于大渡河以南地区。
大渡河是岷江的一大支流,河宽余米,水深流急,两岸崇山险峻,大部队通过极其困难。历史上石达开葬身于此。蒋介石口吐狂言,进行层层布阵设防,要在这里把红军变成第二个“石达开”。
这是人们给第一勇士熊尚林画的像强渡大渡河为大部队打通一条通向胜利的道路,此仗关系全军胜败。5月24日,中央红军先头部队第一师第一团,经过80公里急行军赶到大渡河右岸的安顺场。此地有敌人2个连队防守,渡口有敌军1个营筑堡防守。当晚,团政委黎林率第二营到渡口下游佯攻,团长杨得志率第一营突然对安顺场发起强攻,击溃敌人2个连,占领安顺场,并在渡口附近找到了1只木船。这一带的大渡河宽余米,水深流急,高山耸立。在红军到达之前,敌人抢占了这一地区,并构筑工事防守。情况对红军渡河极其不利。
红一团强渡大渡河从25日凌晨开始。刘伯承、聂荣臻亲临前沿指挥。一营营长孙继先从二连挑选了17名勇士组成了渡河突击队,连长熊尚林任队长,由4名当地船工摆渡。突击队分成两批,熊尚林带领第一批8人先渡河,孙继先带领第二批渡河。
十八勇士装备齐全:每人佩戴一把大刀,背一挺冲锋枪、一支短枪,五六个手榴弹,并且带着工兵器具。
强渡开始,十八勇士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和炮火,在激流中前进。快接近对岸时,敌人向渡口反冲,杨得志团长命令再打两炮,正中敌人。当勇士快上岸时,敌人往下扔手榴弹,智勇双全的勇士们凭借又高又陡的台阶死角作掩护,沿台阶向上猛烈冲杀。在右岸火力的掩护下,勇士们击退了敌人的反扑,控制了渡口,后续部队及时增援,一举击溃了敌军1个营,巩固了渡河点。随后,红一军团第一师和干部团由此渡过了被国民党视为不可逾越的天险大渡河。
而在建国后的多本书中,包括教科书中,写红军强渡大渡河都是“十七勇士”。在党史、军史中也都这么写,引起了多年的争论争议。这是为什么?原来,宣传报道的第一篇文章当时发表在红军《战士》报上,一说是写错了,写成了十七能士;二是说因为孙继先谦虚,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勇士”,所以就写了“十七勇士”。后来,经过亲历者杨得志、孙继先等的多次更正,才改成了正确的人数“十八勇士”,包括营长孙继先在内。
第一勇士当属熊尚林,没有争议。但是,他牺牲60多年,他的家人都不知道。原来事出有因——
熊尚林是江西高安市人,年7月的一天,17岁的他正地里干活,路过的红军不识路,就问他愿不愿意为红军带路。他一听说为红军带路,就把锄头一扔,就给红军带路走了。没有来得及告诉家人一声。
熊尚林作战勇敢顽强,抗日战争参加了很多战斗。可惜的是,年6月18日,他率领部队路过张家口崇礼县遭到日伪军的伏击,不幸牺牲,年仅29岁。
直到他牺牲60多年,高安市才得知强渡大江河的第一勇士熊尚林是高安人。后经过查找发现有21个“熊尚林”,最后查询到了一个年种地时失踪的熊尚林,才确定了这位“第一勇士”!
建国后,营长孙继先成为开国中将。有人说,如果熊尚林没有牺牲,最少也是开国少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1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