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血无名川中我军狙击手使用无瞄准镜的
近期,随着电影《浴血无名川》的热映,有关狙击手与狙击作战的话题再一次成为广大影迷和军迷讨论的热点。在片中, 和美军狙击手有一个明显的不同,那就是美军狙击手使用的都是清一色的带光学瞄准器材(以下简称瞄准镜)的专用狙击步枪,而 狙击手用的则都是裸眼瞄准的普通步枪。
那么,这里面就有一个疑问:为什么 狙击手不使用带瞄准镜的狙击枪?革命战争年代人民军队狙击手用过这种专用狙击枪吗?
上图_张桃芳(年—年10月29日),男,江苏兴化人,抗美援朝第一狙击手,使用的是并不带瞄准镜的狙击枪
革命战争年代,我军的狙击手不叫狙击手
应该说,“狙击手”一词,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舶来品。相传这个词源于年前后驻扎在印度的英国士兵的一种游戏,当时为了比试谁的枪法更好,这群大兵经常进行猎杀沙锥鸟(Snipe)的比赛。沙锥鸟是一种行动异常敏捷的小鸟,加之其目标特征小,非常难被击中。因此,比赛的优胜者就被称之为“sniper”。后来,“sniper”即成为专业狙击手的正式叫法。
既然“狙击手”一词系舶来品,那么中文“狙击”这个词及其所代表的战术战法,也同样是地地道道的舶来品。在西方军事理论中,“狙击”战术指使用单枪、单炮进行隐蔽、突然的袭击,包括指定狙杀、巡逻狩猎、非硬性装备破坏、随队观察警戒及火力支援。
显然,如此专业的战术定义,在国民普遍文化程度不高的20世纪30至50年代的中国革命战争时期必然知之者甚少。甚至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内将“狙击步枪”错读成“阻击步枪”(笔者少时也犯过这种错误)者也不在少数。为什么会读错?因为即便是那时,“狙击”都算是很新鲜、很少见的词汇,更不用说革命战争年代了。
上图_赵章成(~),男,河南洛阳人
上图_赵章成传授发炮技术
实际上,人民军队的狙击战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红军时期,便有组织射击高手专门猎杀敌指挥官、机枪射手、炮兵观察员等特定目标的战例。在长征时强渡大渡河之战中,“神炮手”赵章成(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以3发迫击炮弹干掉敌3处火力点,则堪称开创我军“炮狙”作战的先河。
到了抗战时期,这种以精确射击广泛杀伤敌有生力量从而给敌造成巨大心理震慑的作战方式,在人民军队中更是得到了广泛运用。例如晋察冀军区的“孤胆射击运动”,就是派出若干2至3人组成的射击小组,前出至敌必经之路周边的高山、沟壑、密林或芦苇荡等处隐蔽待机,专门射杀途经的小股或单个鬼子。
再比如山西抗日决死队的“冷枪战法”,即组织精干射手潜至敌警戒线之外,伺机击杀离开警戒线活动的敌侦察兵、运输兵、通讯兵等,打了就跑。
这些都是地地道道的狙击战术,但在当时都不叫“狙击”,执行任务的枪手自然也不叫“狙击手”,而是根据其任务被冠之“神射手”“冷枪手”等名称。
上图_ 战友在交流狙击经验
狙击手不用狙击枪,这不稀奇
既然革命战争年代我军的狙击手并不叫狙击手,那么他们不使用带瞄准镜的专用狙击枪也就不奇怪了。事实上,受现在很多影视剧的误导,一提到“狙击”,敌我双方的狙击手们就必须得配上一把带瞄准镜的专用狙击枪。其实,这是彻头彻尾的胡编乱造。
虽然在一战时期,就有人将步枪加挂瞄准镜后使其成为一支专用狙击步枪。但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作为精密光学器材的瞄准镜在反复射击后极易产生结构变形,并且在残酷战场环境中的爆炸、冲撞、磕碰等情况下更是极易损坏。所以,这时期带有瞄准镜的狙击枪可谓少之又少。
上图_毛瑟98K狙击步枪
到了二战时期,瞄准器材虽有较大发展,但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瞄准镜对射击精度的提升影响不大。即便是被众多军迷所吹捧的“毛瑟98K步枪+蔡司瞄准镜”的组合,其实除了镜片尺寸更大带来的较宽的视场外,德系狙击步枪并无特别突出的优势。
尤其是二战步枪瞄准镜普遍只有3-4倍率的放大能力,导致看远的看不清细节,看近的视场又不够广。据实战数据显示,加装瞄准镜后的狙击型98K步枪,只是能保证有经验的优秀射手能够以大概率命中—米范围内接近人体大小的目标。
上图_二战时苏军狙击手
所以说,在大多数情况下,二战中的狙击手们更多的是靠自身的经验、直觉和视力水平来完成任务。这就决定了他们的最大攻击范围在绝大多数时刻仅仅是略大于普通士兵使用步枪时—米的直射距离。二战英军的王牌狙击手里本·罗尔(狙击战果为人)就直言不讳地说:“我根本不会去射击超过码(米)距离以外的目标!”
正因如此,许多超级狙击手们用的都不是带有瞄准镜的专用狙击枪。例如号称“世界狙击之王”的芬兰狙击手西蒙海耶,他的个战果绝大部分都是用普通步枪自带的机械瞄具取得的。再比如电影《兵临城下》中的主角扎伊采夫,其真实的历史原型,也是在用裸眼瞄准狙杀了20名德军后,上级才发给他一支带瞄准镜的狙击步枪。
上图_西蒙·海耶(年12月17日—2年4月1日),可见其使用的是不带瞄准镜的步枪
专用狙击步枪,我军也用过
综上所述,虽然狙击手不用狙击枪不算稀罕的事,但想必还是有人会问:革命战争年代里人民军队就没用过带瞄准镜的专用狙击枪吗?
答案是当然用过。请看下面这张照片:
上图_延安整风期间,八路军将领在观摩一支缴获的日军97式狙击步枪
上图中的枪是日军选取弹道性能较好的38式步枪加装2.5倍率光学瞄准镜制成,在二战后期则换装性能更好的4倍率光学瞄准镜。97式狙击步枪从年开始装备日军,到年二战结束时仍被日军使用,因此其被我军所缴获的绝对不只上面照片中的一支。特别是对于广大敌后武装来说,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将之缴获后用来对付鬼子的肯定大有人在。
再看下面这张照片:
上图_ 战士在使用一支加装了瞄准镜的M2卡宾枪
上图中 战士在使用一支加装了瞄准镜的M2卡宾枪(瞄准镜上方的大镜子是主动式红外夜视探照灯),这自然是在战场上缴获美军的。可见,在 中, 应是用过带瞄准镜的狙击步枪。
不过,纵观整个革命战争年代,人民军队使用带瞄准镜的狙击步枪还是少之又少。一方面这种枪本身也是“宝贝”,不可能大量装备部队,被我军缴获的更属凤毛麟角;一方面我军官兵大多习惯于直接裸眼瞄准射击,甚至出现过因搞不懂瞄准镜怎么用而直接将其卸下扔掉的情况。
所以,人民军队所涌现出的王牌狙击手,如张桃芳、邹习祥等使用的仍然是不带瞄准镜的步枪。故而《浴血无名川》里对中美两军狙击手所用枪械的展现是符合史实的,这也更体现了敌我装备差距较大的情况下 取胜的不易。
作者:林森校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
军科院军事历史研究所《 史》
郭东风《民国军史中的以讹传讹》
马丁J.多尔蒂《轻兵器年》
《深度军事》编委会《狙击步枪大百科》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2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