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工帮红军过大渡河,刘伯承工钱要优厚,万
作者:苏区放牛娃
年5月,红军强渡大渡河。当时的大渡河河水非常湍急,激起的水浪有1米多高,河床雾蒙蒙,水中礁石密布,暗礁无数,明礁也有好几块,这些石头像笨重的狗熊一样,黑乎乎地蹲在水里,虎视眈眈看着红军,让人生畏。
刘伯承元帅亲自指挥渡河经过反复研究和讨论,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对怎么渡河已经有了办法。依大渡河的水情,要渡河必须由当地非常熟练的船夫亲自驾船才行。他安排参谋在安顺场找了一位最有经验的船工,并委托他帮忙联系十多名船工。冒着敌人的火力渡河是可能要命的,刘伯承专门交待参谋,对这些船工的工钱要优厚,万一发生不幸,要给予补偿。
刘伯承多次用望远镜观察对岸的敌军,对岸本来是陡峭的石壁,后来石壁被凿开,用石头砌成一条小道作为渡口。小道是用石块铺成的,估计有几十个台阶,台阶非常陡,要手脚并用才能爬上去。在台阶的顶部是蒋军的防御工事,工事是一间用石头围起来的房屋和四个碉堡,碉堡旁边还有几条兵壕。经过前期侦查,刘伯承已经知道,驻扎在防御工事里的是川康军的一个营,他们在对岸守株待兔,一旦我军渡河,他们就会凭借占据有利位置进行阻击。
刘伯承准备挑选一支突击队强渡大渡河,在强渡的时候集中强大火力进行掩护,在他的亲自指挥下,重机枪、轻机枪在岸边一字排开,射手也进入阵地。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还调来了3门迫击炮。不要看迫击炮现在看起来很普通,在当时可是稀罕宝贝,一般不是重大作战行动是不拿出来用的。这次渡河,也只有3发炮弹,这3发炮弹还不能浪费。为了提高命中率,他点名要赫赫有名的神炮手赵章成亲自操作,并叮嘱道:“我们就这几发炮弹,你一定要打准,朝着碉堡狠狠地打!”
神炮手赵章成,后任炮兵副司令员红一军团组织部部长肖华受命和红1团团长杨得志一道,指挥部队抢渡大渡河。他来到一营作战前动员,当他询问一营的战士们谁愿意参加突击队的时候,战士的求战热情让他十分感动,大家争先恐后报名参加,连伙夫也踊跃报名。肖华和一营营长孙继先不知如何是好,只得请示团长杨得志。杨得志为了节约时间,增强凝聚力,决定在一个连里集中选16人作为突击队,经过精挑细选,在2连选了16名勇士作为突击队员。
杨得志16名突击队员就要征战了!刘伯承亲自给16名壮士送行鼓劲,只见16名战士雄赳赳气昂昂地站成一排,每个人身上捆着手榴弹,端着机关枪,背后垮着大刀。
就在突击队列队出发的时候,队伍后面传来了一阵哭声:“呜……我也要去,我也要去!”一名小战士跑了过来,他直奔向孙继先面前哭哭啼啼。大家一看,原来是二连的通信员陈万清。
这个陈万清是遵义人,时年16岁,在遵义会议期间参加红军。刘伯承一下愣住了,这个小战士太年轻了,他不忍心让他去参加很有可能有去无回的战斗。但营长孙继先看陈万清态度坚决,非去不可,只得同意,就这样,强渡大渡河的人员从16人变成17人。
年5月25日上午,突击队第一批共9名战士登上小船,孙继先对刘伯承汇报了准备情况,刘伯承看了看对岸,再看看怀表的时间,命令道:“开始进攻!”9点整,在嘹亮的冲锋号声中,赵章成打出的炮弹也嗵嗵地飞向对岸,神炮手果然名不虚传,每发炮弹都击中了敌军碉堡,所有轻重机枪一齐吐着愤怒的火舌射向敌军。
突击队队长、二连连长熊尚林一声令下,船工划船开始渡河,对岸的守军发现红军要渡河,赶忙组织火力进行拦截。战友们焦急地注视着这艘小船,心里不停地喊,快点,快点,可是越是着急船好像越是慢,敌军的子弹嗖嗖地打在船边,溅起阵阵水花。
其实,敌军的碉堡已经被炮弹炸毁,剩下的残军也被我军强大的火力压住了,险情不是在对岸而是在河里。渡河的水流非常湍急,小船在河水的冲击下上下飘动,几次差一点撞到了礁石,船上船工吃力地用竹篙撑着船,掌控着船的方向。刘伯承这时也顾不上危险,从指挥所走到岸边,司号员看到首长来了,为了保护首长,停止了吹冲锋号。
刘伯承不悦,问道:“为什么停下来?继续吹!”战士们知道,首长的意思是宁可暴露自己,也要吸引敌军的火力,同时,也为17名壮士鼓劲助威。肖华眼疾手快,赶紧从不知所措的司号员手里抢过号,甩两甩便挺着胸膛吹起来。
在嘹亮的冲锋号中,小船乘风破浪,驶过河流,抵达对岸……
强渡大渡河的十七名勇士,他们是:
2连连长熊尚林
2排排长罗会明
3班班长刘长发、副班长张克表
3班战士张桂成、肖汉尧、王华停、廖洪山、赖发秋、曾先吉
4班班长郭世苍、副班长张成球
4班战士肖桂兰、朱祥云、谢良朋、丁流民
2连通信员陈万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1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