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年,彭德怀在攀枝花视察,拜访了一位老
前言
年3月,彭德怀乘坐斯大林送给他的那辆吉普车,带着警卫员和秘书,从成都出发,前往攀枝花视察工作。来到这里后,他听闻当年为红军划船摆渡大渡河的老船工帅仕高,眼睛患疾,在由成都开往攀医院住院治疗,于是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前去探望。
打听了帅仕高所在病房,彭德怀便去敲门了,帅仕高打开房门,只见一位身穿中山装的老同志站在自己面前,虽然觉得似曾相识,但是一时之间想不起是谁,便询问:“老同志,你找谁呀?”彭德怀笑容满面,说道:“我来找你呀!朋友,你还认得我吗?”
彭德怀与帅仕高寒暄几句,他的脑海中闪烁着30多年前,自己帮助红军强渡大渡河的场景。
帅仕高帮助红军强渡大渡河
年5月21日,红军先遣部队来到彝区,当彝族的同胞看到这支以汉族人为主体的军队时,本能地拿起钢枪、石块前去抵御,红军战士听不懂他们的口号,但是从动作和表情来看,是把自己当作敌人了,于是连忙解释,但即便如此,彝族同胞们依旧半信半疑。
当地的首领小丹看到红军解救了许多被国民党扣押的彝胞,再加上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他们纪律严明、秋毫无犯,便从心底里认可了这些“朋友”,小丹甚至提出和先遣队的刘伯承司令结为兄弟,刘伯承欣然接受。这便是传播甚广的“彝海结盟”。
5月24日,红军进入大凉山区,这时天空下起了蒙蒙细雨,先遣队的同志们在安顺场一名老乡家的屋檐下避雨,这户人家的户主正是帅仕高。帅仕高的心里一直提防着,听红军战士敲门,并称自己是“为老百姓打天下的队伍”,才将信将疑地打开家门。
红军希望帅仕高找几名船工,帮助他们完成明天强渡大渡河的计划。此时的帅仕高20多岁年纪,身强体壮,练得一手水上好本事。他听了红军的诉求,并没有立即答应,因为在此之前,国民党曾大肆抹黑、造谣红军的形象。经过红军一番细致的说服工作,再加上他们的着装简单朴实,与平素见到的军官大相径庭,帅仕高这才打消了顾虑。
为了组织红军过河,刘文辉曾下令火烧所有渡船及安顺场街上的房子,为了保证第二天工作的顺利开展,帅仕高找来一群十六七岁的孩子,连夜将渡船修复。
次日清晨,骤雨初歇,帅仕高连同七名船工,在黎明的雾气中将船推下了河,红军先遣队的17名战士登上小船,帅仕高力气大,撑起了第一篙,只见他急速搅动着滚滚江水,惊心动魄的渡河就此拉开序幕。
小船在惊涛骇浪中飞速前进,17名红军战士与守敌发生了激战,在南岸炮火的掩护下,最终无一伤亡抢滩登陆,控制了渡口,国民党军见大势已去,丢下一颗手榴弹慌忙逃走,结果他们在百忙中忘记了拉弦,手榴弹没有引爆。
经过七天七夜的运输,七十多名船工将七千多名红军战士送到了大渡河南岸,摆脱了敌军的追击,为飞夺泸定桥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帅仕高本想加入红军的,但考虑到父母的身体状况不太好,彭德怀对他说,红军到哪儿都一样,于是劝其在家乡做了民兵。
大渡河的失败让蒋介石万分恼火,他严令刘文辉追究帮助红军渡河的船工的责任,帅仕高闻讯,深知大事不妙,连忙逃离了是非之地。但是他的家人因此受到牵连,父亲遭到关押,哥哥姐姐被扣上“通敌”的罪名。
当年护送红军渡河的70余名船工中,流落他乡的近20人,多年来漂泊在外,隐姓埋名,打短工、跑马帮,甚至有人沦为了奴隶。
解放军发现帅仕高
为躲避国民党的抓捕,帅仕高来到了附近的树林中生活,饿了吃野果,渴了饮山泉,如此维持数月,品尽了人间疾苦。但是帅仕高除了撑船外,并不会做其他的工作,无奈之下,他只好来到大凉山彝族地区的一个地主家,卖身为奴,养马喂草。
地主对奴隶很是苛刻,受尽辛苦,却吃不饱饭,终日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里,久而久之,生病是常有的事。一次,帅仕高的左眼意外受伤,因为无药可救,导致治疗不及时,发生感染,最终失明了。
直到年,解放军大凉山剿匪,消灭了奴隶主的部队后,与当地人沟通存在困难,因此迫切需要一名懂汉语的翻译。这时,有人告诉指导员,他们发现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人,蓬头散发,瞎了只眼,似乎能听得懂汉语。
于是指导员告诉负责对接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做好相关工作。对接人员找到帅仕高,告诉他解放军是穷人的队伍,是帮助穷人翻身的。但是帅仕高一言不发,只是盯着眼前的人凝视。对接人员以为消息有误,帅仕高并不懂汉语,于是只好放他回去。
谁知三天之后,帅仕高主动找来,开口说话了,原来,经过几天的观察,他发现解放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正如他们所言,是穷人的队伍。经过一番交谈,帅仕高才知道,如今的解放军,正是当年的红军,顿时激动不已:“你们真的是红军?没想到我这辈子还能再见到红军!”
彭德怀拜会帅仕高
年3月,彭德怀前往攀枝花视察工作,意外得知帅医院住院,便带着警卫员和秘书前去拜访了。帅仕高打开房门,觉得彭德怀很面熟,但是一时之间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当来人言明找的就是自己,不禁心里暗自纳罕。
彭德怀说:“你就是帮助红军渡江的帅仕高吧,30年前,我乘坐你的渡船过河!”时过境迁,沧海桑田,但是在彭德怀心中,永远无法忘记当年那个不顾个人生死,动员自己父亲和村里划船的年轻人,使红军摆脱敌人追击,顺利走上长征的老船工。
当帅仕高得知眼前的人便是彭德怀时,连忙搬了一把椅子让他坐下,彭德怀却让帅仕高先坐,自己则站在他面前,毕恭毕敬地鞠了一躬,用行动向他当年的英雄壮举表示感谢。
彭德怀见帅仕高衣衫破旧不堪,便询问了他的家庭情况,帅仕高直言相告,彭德怀听后心中感慨良多,当年,他冒着枪林弹雨为革命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用小船将胜利的火种送往胜利的彼岸,这么多年来,生活却陷入了窘境,想念及此,不禁连连摇头,心想真是不应该!
离别前,彭德怀从口袋里掏出了30元钱和3盒烟送给帅仕高,帅仕高说什么都不肯收下,彭德怀告诉他这是自己的物品,聊表心意,对当年帮助红军强渡大渡河表示的一份感谢,帅仕高伸出颤抖的双手接了过来。彭德怀医院养病,自己就住在矿区招待所,如果有事情,可以随时去找他。
当晚,彭德怀刚回招待所,吃过晚饭,正在院子里散步,听到门口有人说话,走过去看时,竟然是帅仕高和警卫员发生了争吵,彭德怀顿时明白了事情的原委,连忙上前招呼帅仕高,并对警卫员说:“同志,你们辛苦了,快回家休息吧!”
帅仕高走进戒备森严的招待所,彭德怀款待他进房间坐下,沏了一杯水。原来,医院看望了帅仕高之后,他激动的内心久久不能平息,于是连夜来到招待所,只是没想到这一次见面会如此艰难。
彭德怀说:“哎,我们有的干部官越做越大,房子越住越阔,车子越坐越豪华,前呼后拥的人越来越多,他们自己把自己与人民隔开了,这样下去,很危险呀!当年保卫延安,强大的敌人就在面前,连毛主席也没有那么多的警卫员。”
良久,帅仕高向彭德怀说了自己一家生活困难的情况,彭德怀再次强调,没有当年帅仕高等船工帮助渡河,就不会取得今天的胜利,说他是革命功臣一点都不为过,于是当即叫来地县两级分管优抚的同志,希望他们能帮助帅仕高,保障其生活水平。
彭德怀语重心长地对同志们说:“在任何地方,我们当官的都不能先富,当官不发财,为老百姓办事,人民才会永远拥护我们!革命成功了,我们却把这样的老船工忘记了,这是罪过!”
祖国没有忘记帅仕高等船工做出的贡献。年,帅仕高的孙子帅飞接到电话,说他爷爷被评为“全国十大爱国拥军新闻人物”,帅飞前往北京,代替已故的爷爷领取了这份至高无上的荣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2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