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双全战功赫赫,太平天国最具传奇色彩
清咸丰元年()初,一个名叫洪秀全的落第秀才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宣布建立太平天国。事实证明,这场起义并非心血来潮的仓促行动,而是洪秀全依靠“拜上帝教”四处招揽信众,在进行了充分准备后才发动的。九月,太平军攻克广西永安城,洪秀全在此制订历法、封赏众将,这场起义的未来似乎一片光明。
在被封为王的五人当中,“翼王”石达开最为引人注目,当时年仅二十岁的他已经成为了洪秀全最为倚重的左膀右臂。作为太平天国的核心人物,年少有为的石达开德才兼备、文武双全,立下过许多显赫的战功。可惜的是,如此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却在三十二岁时就惨遭凌迟,结局令人唏嘘。
道光十一年(),石达开出生在广西贵县,也就是今天的广西省贵港市港北区奇石乡一带。尽管出生于农民家庭,但石达开幼年家境并不算特别贫寒,这一点倒是和洪秀全比较类似。不过,由于父亲的早逝,石达开十四岁便扛起了家庭的重担,他聪慧、正直,赢得了大人们的尊重,也结交了许多江湖豪杰。
道光二十七年(),洪秀全来到广西,他以传播基督教为名沟通各方势力,暗中筹备起义。当时,十六岁的石达开已经远近闻名,于是洪秀全专程前去结交,二人相见恨晚,决心一同成就大业。三年后,金田起义爆发,石达开表现出众,被封为翼王,意为“羽翼天朝”,可见洪秀全对其多么喜爱。
次年,西王萧朝贵在攻打长沙城时不幸丧生,主将死后,剩余太平军陷入清军的包围圈中。危急时刻,石达开率部渡过湘江,在数次战胜清军后不但成功突围,还与洪秀全、杨秀清率领的主力部队一同顺江而下,在接连攻下岳州、武汉等重镇后甚至一鼓作气攻入了金陵。根据《太平天国野史》记载,当时太平军与清军在湖南一带交战数百次,唯有石达开未尝败绩,清军见到他纷纷退避,将其称作“石敢当”。
攻下金陵,也就是今天的南京后,洪秀全宣布在此定都,并改其名为天京。此时的太平天国尽管看上去有了与清廷一战之力,但志得意满的诸王随后便开始纵情享乐,失去了曾经的进取心。不过,根据《金陵癸甲纪事略》的记载,当时杨秀清、韦昌辉等高级将领都大量拆毁民居扩张自己的府邸,而石达开则并没有这样做。
不仅如此,张继庚在《上向帅书六》中记载了太平天国诸王府中的财产,如杨秀清府中就有银万余两。然而,文中唯独没有提到石达开府中有藏银,可见其应当是洁身自好、家无余财。咸丰三年()秋,石达开被派往安庆,他认为此前太平军往往只顾攻城略地而忽视对领地的发展,于是在当地一边继续与清军作战,一边认真治理开发。
次年秋天,石达开遇到了人生最大的对手曾国藩。面对训练有素的湘军,石达开的部队遭遇大败,但很快后者就总结经验教训,将重点放在了加强水师力量上。根据《中兴别记》等史料记载,石达开仿照湘军规制在安庆建造战船三十余艘,于是“不数月,成军而出,势颇骶张”,此后曾国藩兵败后打算投水自尽,也正是拜石达开所赐。
有了水面上的优势,石达开愈战愈勇,很快占领了江西的大片地区,让左宗棠都只得感叹道:“江西事恐不可为,以民心全变,大势已去也。”不过,正当石达开在西线屡战屡胜,眼看就要攻破南昌城,生擒曾国藩之际,天京却传来告急文书。无奈之下,石达开放弃南昌,紧急赶回天京解围,但在攻破清军江南大营不久后,天京事变又爆发了。
这场事变中,北王韦昌辉诛杀了心怀不轨的东王杨秀清,并在随后滥杀了大量无辜之人。石达开因不满韦昌辉的举动离开天京,随后在安徽举兵,要求洪秀全诛杀韦昌辉。由于石达开代表着民心所向,洪秀全只得依言行事,而得到大量军民支持的石达开则被尊为“义王”。当时,满朝上下都支持由石达开主持朝政,但洪秀全却对其十分忌惮,暗中有了铲除之意。
为了避免再次发生内斗,石达开主动离开天京,而这也成为了太平天国的重要转折点。此后,石达开四处转战,甚至咸丰十一年()时经广西北上,于次年夺取了成都。同治二年()五月,石达开被水流湍急的大渡河阻拦,遭到四川总督骆秉章包围。战败被俘后,石达开被押往成都,惨遭凌迟处死,享年三十二岁。
据《蜀海丛谈》记载,被审讯时石达开“昂头怒目视”,让主审官崇实无言以对。即使是在临刑前,他依然豪气干云地表示:“今生你杀我,安知来世我不杀汝耶。”除了政治、军事方面的过人才华,石达开不慕名利、忠诚坚毅,实在可谓德才兼备,如此人物却年纪轻轻就被凌迟处死,实在令人可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8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