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成PK石达开完胜
石达开是太平天国非常杰出的将领之一,论颜值2个都很帅气,我们讨论最多的是也是石达开和陈玉成的军事能力,他们的名气都比较大,石达开儒雅,深受士兵的拥戴,光明磊落的性格,也致使他后来不愿意参与洪秀全的争斗中,石达开的出走,洪秀全直接启用陈玉成,让他和李秀成几个成太平天国后期的主要军事统帅。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石达开最好业绩
石达开成名比较早20多岁就已经开始统领千军万马了,石达开最著名的战役是24岁时候,取得”湖口大捷“,也是石达开一生最著名的战役。石达开早年的军事能力比较突出,他一直也是开路先锋,外号称”石敢当“。一路上克武昌、破九江、下芜湖、占金陵,第一次在外围攻破江南大营。可以看到他的军事能力是在太平军诸多将领中比较突出的一位。在和曾国藩、胡林翼作战的时候基本是把曾国藩打的差点二度投河。
陈玉成最好业绩
陈玉成十四岁投身太平童子军,十八岁当大将,二十一岁而为军事统帅,陈玉成在石达开出走以后,承担起了太平天国的军事领导的支柱之一,他的勇敢、胆识和指挥能力是在年轻一批将领中提升最快的,二次破江北大营。在三河镇全歼湘军李续宾部和邓绍良,他俩都是湖南籍悍将,歼灭把清朝的精锐的湘军多人。都是罗泽南亲手打造的湘军。特别是邓绍良被杀,清朝授予谥号“忠武”。陈玉成22岁取得”三河大捷“,也是他一生中最辉煌的战绩了。在时间上让太平天国多延续了6年。
石达开败笔兵败大渡河
石达开出走带走将近10几万的精锐,他在鼎盛的时候也有将近30十几万人跟随,但是他没有建立自己的根据地。一直流动作战,让石达开在短短的4-5年之间,把太平军折腾所剩无几,大部分后来也是出走重回太平军,主要原因是石达开的战略一次有一次的落空,而陈玉成和李秀成却一直在打胜战。患得患失没有长期的作战目标和有利的后防线,最终导致兵败。从兵败的迹象来看有很多的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石达开自己战略出了问题,患得患失,攻城解决供给问题又开始弃城出走。没有固定的后方,是他失败的最主要的原因。如果石达开能建立自己的根据地,经营江西湖南和苏州一带和陈玉成和李秀成他们相互策应。石达开完全有可能能割据一方。只可惜最后败走广西老家,想进入四川之地,到了穷途末路。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陈玉成败笔死守安庆
陈玉成安庆保卫战,也是战略出了问题,以至他擅长的作战方式长迂回包抄、避实就虚都没有发挥出来,直接跟湘军展开了决战。湘军曾国荃精锐尽集安庆外围,面对曾国荃强大的防御工事,陈玉成没有一点的优势。特别还水师的配合,曾国荃经营一年多终于等来了这个机会。曾国藩屡败屡战总结了很多的作战策略。他的方式就是围攻,先把自己的工事建立起来,然后采用铁桶合围的方式进行合围,这种方式。这种防御的战法,还比较有效,一旦对方出现漏洞了就可以直击进攻,这种可进可退的方式。也被别人戏称”打呆战,高筑墙“。陈玉成为了保住安庆,冲进敌人的预置阵地,死打硬拼,导致兵团主力死伤殆尽,安庆也没保住”。这也是陈玉成喜欢打硬战直接造成的损失,如果放弃安庆,保存实力。继续和李秀成经营江浙等地。太平天国有可能还能维持几年。陈玉成的死,直接把天平天国带向灭亡。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石达开、陈玉成先后解天京之围
捍卫着安徽根据地,保证天京人力和物力的补充,从而保障了天京的安全。其实清军和湘军好几次合围天京,开始如果没有石达开的解围,天京也被攻下了,如果后面陈玉成不死保天京,天京也可能早就攻下了。如果太平军能在不利的时候,主动采取放弃天京的方式。寻求别的一个根据地。是不是有能和清朝对多抗几年。这些所有的假设很多人的一厢情愿。但是我们不是陈玉成,我们也不是石达开。所以历史往往就是在那一瞬间就会改写。
陈玉成的谋略
三河之战,陈玉成谋略非常深,部署的非常完美,他完全结合了天时、地利、人和。陈玉成经营皖北时间比较长,基本已经形成陈玉成基地,庐州、三河早已修筑坚固防御工事,城内粮食、弹药、衣物等战略物资充足,可以打得起消耗战。联合两淮“捻军”,让龚德树、孙葵心等悍将率兵绕道三河,抄袭湘军侧后,阻止桐城、舒城援军,李续宾这时候多人完全是孤军深入,没有援兵,主要也是李续宾、邓绍良之前围歼天平军开始得意了陈玉成主力抵达三河后,借助大雾天气,引诱湘军出战,分割包围,将其全歼,就连李续宾都上了他的圈套。
曾国藩评价陈玉成军事能力略胜一筹
陈玉成二度打击了江北大营,这一次完美的战役当中,我们更加喜欢陈玉成。石达开的出走最后没有什么大的军事作为,大部分认为石达开是没有帅才,只是一个将才。性格上石达开仁义,爱惜自己的士兵从,陈玉成的果敢,区别于石达开的优柔寡断。军事能力石达开更强还是陈玉成更强呢?最后看看曾国藩的评价是陈玉成比石达开更难对付一点,军事能力上更强一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8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