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风云,罗瑞卿将军的女儿罗点点,用笔记
点点,在一般人眼里,她曾拥有过宠爱、荣耀、尊重,也有过辛酸、痛苦、挫折。
而她,总是从内心深处看自己。
她知道,许多人和事,已经成为历史的一部分,也融入了她的生命中。
她是一个自愿背负沉重十字架的人。她不是作家,但却顽强地用笔刻画着过去的那个时代、那个时代的人。
人们说她是煎熬着自己的灵魂在写作。而她的作品大部分是写父亲的,在痛苦地剖析父亲悲剧式性格当中,展示着造成历史悲剧的境况与氛围。
她想忘记、却又不能忘记。她觉得她有责任告诉人们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因此她写出了《笑容》、《生命之歌》、《将军从这里起步》,还有《白火焰》和《非凡的年代》等令人瞩目的文学作品。每一篇文章、每一本书的题目下面都署着同样的名字——罗点点。
而品读过这些文字的人不难发现,这位罗点点就是我国著名的将领罗瑞卿大将的女儿。
01我的父亲,了不起
点点,多么柔弱的名字,但出现在人们面前的罗点点却是穿着军装的白衣天使。一米七零的个子继承了她父亲的高大,一身庄严的军装,再戴上大沿军帽,甚是威严,一点也不娇嫩。
而这位女兵的英姿飒爽也与其父罗瑞卿大将颇有几分神似,但父女二人的相像并不只是表面。
尽管罗点点已过不惑之年,但她还是最喜欢用点点这个乳名。无论是作品的署名还是给朋友们的签名,她都用“点点”两个字,使人们几乎都忘了她正式的名字究竟是什么。
据说,这里面包含着一种深深的情思,往往能使她想起自己的童年,唤醒过去美好、沉痛的回忆。
对于爸爸,点点将不尽的思念深深理藏、酝酿,然后诉诸笔端。她已将她的爸爸和他所在的那个时代与时代的精神紧密联系在一起,罗瑞卿不仅是她的爸爸,而且是一个时代、一段历史、一类人物的象征和代表。
年的一天,罗瑞卿出生在一个生活条件宽裕的家庭中,并有幸在小小年纪就走进了学堂读书;可在那样一个时代,人人自危,安稳幸福的生活又会在哪里?
清廷腐败无能,列强肆意妄为,而之后的军阀混战又是一场接着一场的生灵涂炭。
似乎周围都是漆黑一片,丝毫不见日光的踪影,也没有躲躲闪闪的月光,但点点星火燃烧着,照亮着这个深陷黑暗的国家。
尽管微弱得随时都会熄灭,但年轻热血的罗瑞卿坚信它会成为冲天的火光,不光是中国,全世界的人们都将目睹那份炽热。
于是,这位青年加入了革命组织,扑向了点点星火。罗瑞卿在军事方面天赋过人,刚开始他还只是一名团参谋长,经过几次战役,还在“鬼门关”走了一遭,后来的他已是战场之上的一员大将。
长征中大渡河、乌江、赤水、遵义,还有直罗镇、百团等重大的战役,他都咬着牙与自己的部下一同拿下了胜利,最后在年被授予了大将军衔。
罗将军的一生可谓传奇,他见证了革命星火一点一点壮大,如今的火焰熊熊燃烧,全世界的人们都投来了尊敬的目光,罗将军的功绩是毋庸置疑的,我们都应铭记。
“罗瑞卿同志是无产阶级久经考验的忠诚的革命战上,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杰出领头人,伟大导师毛主席的好学生。”
在年8月12日罗瑞卿的追悼会上,他人对罗瑞卿作了高度评价。这位战场上的神勇将军走过了多少战场,迈过了多少坎坷,又抗住了多少不公,最后却被伤病夺去了性命,实在叫人惋惜,但也不禁令人反思,究竟为什么会发生那样的事?
02我的父亲,信念坚
从年开始,罗瑞卿担任过国务院副总理、国防部副部长、中央军委秘书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等职,一生中对毛主席充满了尊敬。
点点一直记得爸爸曾经对他说的话;“爸爸这一辈子就是干对了一件事——跟毛主席干革命。将来就是带着你们回四川老家,也要革命到底。”
这是怎样的一代人!他们身上有着对信仰的绝对的追求,但他们却又把对信仰的追求与一个人紧紧联系在一起。
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今人们眼中的孔子是一个完美的圣人形象,但真实历史中的他真有那么完美吗?人总会犯错,只不过是大与小而已。
罗瑞卿心中只有毛主席、组织和工作。因此,在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中,罗瑞卿将军成为他人眼中钉,肉中刺。
因为诸多原因,罗瑞卿将军遭到了很多不公的待遇,但罗瑞卿就像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只能默默忍受,继续做着自己的工作。但他人的目的还未达到,也不会就此罢休。
在这个远非理想的世界里,将军是个理想主义者,这使得他总有用不完的精力投入到工作当中,也让他切身体会了现实的“骨感”。
年3月18日,经过几个月的苦苦思索,他决定“以死明志”,来维护他终生信奉和奋斗的信念,唤醒人们的注意。在他决定死去之前,他给妻子留下了下面几句话:
治平:
会议的事没告诉你,为了要守纪律,
永别了,要叫孩子们永远听组织的话,听毛主席的话!
我们的组织永远是光荣的、正确的、伟大的,你要继续改造自己!
永远革命!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东西是永恒的,欢乐和痛苦、生和死。活着的人谁愿意死去?可是谁又能不死?倔强刚烈的将军选择了宁可昂着头死去,也决不屈服于邪恶,直到最后也始终坚定信仰。
他从楼顶跳了下去,在坠落的途中他的身体受到重力牵引而飞速下坠,但在他的眼中一切又是那么缓慢,曾经的往事渐渐浮现。
随着一声巨响这位内心坚强的人抵达了一个终点,但犹如奇迹一般的是罗瑞卿并没有死,死神又一次从他的身边擦肩而过。
从此以后罗瑞卿决定要活下去,他坚信革命会把一切问题都搞清楚的,所以他在特殊时期遭受迫害和失去自由时仍写道:“愿君知我心,何畏遮天云。太阳终旧出,一样照人行。”
03笔与纸的对话
对于这样的一个时代,点点在《笑容》中写道:
“革命组织,给人民带来过世代期盼的温暖;革命,给人民带来过沧海桑田般的幸福变迁。正因为如此,人民像依恋温暖一样拥护着组织,像期待幸福一样迎接了这场革命。
但是,事情的发展往往超出人们的预想。像是肥沃的土壤长出了红色的毒草,像是春天的气息惊醒了蛰伏的毒蛇。
从《笑容》开始,点点开始了笔与纸的对话。在她的作品中,她以女儿对父亲依依的深厚情感,记述了罗瑞卿将军忠勇、无私、非凡的一生;更以后来者的清醒和理智,剖析了一个真正革命组织的忠臣良将内心深处的思想轨迹。
在她的作品中,既有哲学家深刻的理性批判,又有历史学家的深刻的时代感,更有文学家的激情,在理智的笔触下喷涌而出的是汹涌澎湃、难以遏止的激情,欢乐与苦难、清醒与迷惘、信仰与怀疑、思念与批判融为一体,从而使她的作品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然而点点写作不仅仅是为了记忆、为了怀念,更主要的在于她想借父亲这个人解释、回答一些问题。她曾对记者说:
“自然界是那么伟大,人类社会自存在以来纷呈在一代又一代人面前的问题是那么庞杂,一个时代无论怎样不寻常,一个人无论怎样出类拔萃,都只能涉及这些问题中微乎其微的一部分。
出于这种估价,我才有勇气记录下这个我爱之甚深、思之甚切的人物的一生。并且能在一种平和的气氛中和他保持一点距离,不至于失去了对他有限的一点评价。”
自然界孕育了万物,它无疑比人类历史上的任何一位伟人都更为伟大,而在这样的自然界面前,人类是那样渺小。
尽管齐心协力人类也可以建造出通天之塔,触摸星辰,但往往人们无法团结,总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互相争斗,有时甚至会因为一些无关紧要的事而演变成一场残酷的战争。
人类就是这样,我们大可以为自己的成就而自豪,也不必为自己的欲望而羞愧,因为这就是人类。而人无完人,每一位人类,或伟大或平凡,或富有或贫穷,他都是人类,都会有他们擅长的事也会有他们应付不来的事。
伟人们的功绩是伟大的,他们曾经犯过的错误也是真实的;但我们无须为了他们的光辉形象而“忽视”那些过错,更不必因为一些错误就否定他的功绩。因为他们也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类。
04业余的专业作家
点点完全是在一种自发的冲动中开始创作的,她对世界的困感、思考,一种无形的责任感和焦虑感促使她拿起笔,走上了业余作家的道路。
她对记者说过:“你要真想得到一个什么答案,我的经历或许能说明一点。”
她曾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沐浴着父辈创造的新世界的阳光。那段岁月使她拥有了完全不同的人生经历,也是她用新的眼光审视这个世界、这个社会的伊始。
因为父亲被遭受迫害,身为女儿的点点也失去了“革命”的资格,在陕北农村插队落户的这段时间里,在革命的摇篮里,在父辈战斗过、生活过的贫瘠的土地上,点点面对贫困善良的中国老百姓,她思念着在北京受苦受难的父母,思索着一个又一个人生的大问题:
她不理解革命了几十年的父母为何会有如此结局。为什么革命胜利了20年,革命圣地的老百姓还过着贫穷的生活?
大喊革命,砸烂一切真的就能改变这真正的一穷二白吗?
人生是很难预料的,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有时你失去了一些东西,却能从另外的地方得到新的。
在那段时间里,她十七年的理想、憧憬在现实面前撞得粉碎,精神的依托崩溃了。但是,她在无依无靠中感到了一种挣脱了束缚的自由、一种思想的自由,就像被一阵风吹上天际的蒲公英种子,她看到了这个世界的广阔,同时好奇与向往渐渐生根发芽。
她开始从现实和书本中寻找答案,不管条件多么艰苦,那心中的火焰始终炽热,就如同远方苦苦坚持的父亲罗瑞卿一般。
后来的点点回忆起那时说:“陕北的生活是我真正的课堂,在那里我读了大量的书。文、史、哲、经、中国的、外国的我都读,但是道理懂得越多,疑惑也越多,就越解释不清。”
在探寻真理的路上从不会有坦途,荆棘与深渊总是接连不断,所以能走到路的尽头一睹真理者少之又少;但也正因如此,那些少数才会被我们所铭记、尊敬,因为他们办到的是十分了不起的事。
因而总是会有无数的人在这条路上前进,可那曲折仍旧艰难,这时有的人们就会携手共渡难关,共同创造那一份荣耀。
在点点在追求真理的路上磕磕绊绊时,宽厚仁慈的陕北人民以特有的热情接纳了她,并告诉她:“我们受苦受惯了,你们都是落难的皇子,能到这儿来不容易啊。”
这时,点点意识到所有的答案都在宽厚仁慈的人民当中,在几千年的文化当中。面对文明,面对人民,点点说:“由此我产生了一种报答人民的责任感,而这种报答,就是把我所想的告诉人民。”
点点用她特有的方式延续了她父亲的信仰和理想。点点曾把父亲比作为了信仰“飞蛾扑火”的人,当她“用带泪的微笑审视这些时代的精英”。
通过写出父亲的历史,窥探那个时代的伟大与荒谬,呼唤超越他们思想范围的今天的时代精英时,人们会说,点点也是这个不理想社会中的理想主义者,一个为了责任“飞蛾扑火”的人。
在不断地探索和追求中,点点为了百姓献上了自己的一生,就如同当年参军的父亲一样。而在这伟大的奉献中父亲罗瑞卿靠着坚定的信仰赢得了后人的赞许,不愧为一员开国大将,但他将信仰与一个人绑定的做法也让我们学到了很多。
女儿点点也在奉献中实现了人生的飞跃、升华,体味了生命真正的价值在生命中的质量和能量,其心灵在不断的历史解剖中犹如获得了新生一般。
这一对父女向我们展示了什么叫做奋不顾身,什么叫做舍己为人,其实仔细想想,我们的生活中不正是缺少了这些吗?
入夜,冷清的月光躲进了厚重的云层,周围一片寂静、黑暗,从一户人家的窗口泄出的灯光吸引了无数飞蛾,它们前仆后继,为的是一片光明,尽管靠近时会被“火焰”缠身。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2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