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重走长征路,寻根旅行十二县看图悦读

图文/林

很久前我就有一个愿望,想回父亲的老家四川省金川县去看看,我很想知道84年前的父亲,一个13岁的放羊娃是怎样从大山深处走出来参加红军的,他又经历过怎样的苦难岁月……

终于,我和姐姐领着孩子们从成都出发,自驾开始了这次重走长征路的寻根之旅,走了一段非常艰难、且最有意义的长征路。探访了以夹金山为中心南北十二个县、四十多处红军遗址及长征纪念馆,感受到了前辈们当年的英勇顽强、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

▲我们的老父亲林玉安(-.1.8),于年6月在四川省金川县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后跟随红四方面军转战于雪山草地之间,终于在年10月到达陕北。年从中南军区转业到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年离休前任双鸭山市政协副主席。

一、雅安蒙顶山-百丈关战役遗址

我们的第一站向雅安红军百丈关战役的蒙顶山出发,

这就是红军十三大战役之一的百丈关战役,这场战役受挫后红四方面军再次过雪山、草地,重新北上完成长征的契机。

我们是下午四点半开车到达蒙顶山半山腰,上山的缆车已经停运,即使我们自己爬上山,到达山顶天也就黑了,我们只好放弃上山的念头,在蒙顶山观景台领略到蒙顶山的全貌,感受先辈们当年英勇顽强的精神!

▲百丈关战役遗址

二、芦山县红军广场及红四方面军第三十师司令部

三号一大早,我们就驱车前往芦山县。红军广场是县政府于年修建的,当年朱德总司令曾在这里多次召开动员报告大会。芦山县是红四方面军长征途中最早建立的苏维埃政府革命根据地。

在我们赶往龙门镇途中,意外发现了一块红四方面军第三十军遗址的牌子,非常惊喜,在一棵参天大树的后面,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里,找到了红四方面军三十军司令部的遗址。

这是个百余年的四合院,现在仍住有人家,历经多次地震未倒。我们在这里仔细参观了遗址,这里也是芦山县党性教育基地。

▲芦山县红军广场▲红四方面军第三十军遗址

▲芦山县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

三、宝兴县红军广场及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纪念馆

参观完红三十军遗址后,我们马不停蹄地赶往宝兴县。年6月7日,中央红军北上途中进入宝兴县,在这里为翻越夹金山做了充分的准备。也是红四方面军南下时攻占的第一座县城,并在这里驻留了多天,建立了中共宝兴县苏维埃政府。

红军广场上有主题雕塑《雪山丰碑》,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纪念馆和长征翻越夹金山连环画护栏多米。远看《雪山丰碑》像一面迎风猎猎的红旗,又像一座巍巍雪山,表现的是红军在向导带领下奋力攀登雪山的形象,丰碑的背面是表现红军艰难行进在陡峭山路互助友爱、团结奋进的浮雕。

▲宝兴县红军广场的主题雕塑——《雪山丰碑》

▲纪念馆内珍藏了当年红四方面军留下的大刀、六O炮、机关枪和刻在石板上的标语和大量的历史图片介绍。

四、翻越夹金山

夹金山是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北上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红四方面军翻越三次,也是我们心目中神圣之地!

远远望着五彩大山之中的夹金山,山顶的积雪在阳光照耀下显得那么神圣,绚丽!路边的景色实在是太美了。

▲看对面山上的盘山道,就是通往夹金山的路,看着挺近,但不走一段非常难走的度拐的山路是到不了滴!

终于,我们到达了山上的一个垭口观景台,这是一座金色军号红色彩绸的纪念碑,在这里可以俯瞰夹金山周围的绝美雪山风光。

▲夹金山途中的纪念碑,碑文的标题赫然写着:红色丰碑一夹金山。

山上的空气骤降,把我们冻的直打啰嗦,可见当年红军是怎样渡过这段艰难的路程。

盘山道越开越陡,逐渐的我们所走的盘山路和对面的雪山群拉成了一个平面。远处的雪山在夕阳下渐渐变成了金色,白色的云雾在半山腰环绕,带有棱角的夹金山也渐渐地变暗,像一幅幅水墨画,不到此处是体会不到这样的境意,四周一片寂静,只有我们的车在努力地攀登。车子终于到达了夹金山的最高处米,一面巨大的红军军旗挺立在山顶,一座白色丰碑刻着三个大字“夹金山”。

▲夹金山山顶

这一路从米上到了米,我们百感交集!为了看一眼这神圣的夹金山,我们努力了。84年前我们的父亲和战友们喝着炒面野菜粥,拿着几根红辣椒以备在最冷的时候吃下御寒,红军战士没有抵挡寒冷的衣物,就凭着对革命必胜的信心,战胜了严寒,战胜了饥饿……

从夹金山下来不久天就全黑了,路两边是黑黢黢的大山,没有一丝光亮,路还是几十米一拐的山路,全靠着车灯在小心翼翼地前行。晚8点半左右到了小金县政府宾馆。回想今天这一路的紧张惊险,我们感慨万分,公里的路程足足走了六个小时。

五、小金县红军懋功会师旧址及红军会师广场

小金县旧称懋功(懋,读mào),属藏区,年6月,红四方面军占领了懋功,6月18日,中央红军主力到达懋功,与红四方面军会师。红四方面军在懋功先后驻留了十三个月。

这是一座西洋式天主教堂,建筑特点与外观颜色鲜明,院内还有一处四合院,当年中央领导人曾经在此住宿。

这座天主教堂还是当年红军召开“同乐会”的地点。年6月21日,在天主教堂举行两军的团以上干部会师庆祝联欢会,史称“红军懋功同乐会”。

▲红军懋功会议旧址

红军会师广场与懋功会议遗址只隔着一条街,广场面积平方米,广场中央竖立着两根醒目的红色碑柱和两位红军战士欢呼胜利的雕像,在广场后面的山坡上,并排的红一、四方面军的军旗格外醒目。

▲小金县红军会师广场

六、藏民独立师的遗址及红五军团政治部

丹巴县属于藏区,红军在年5月、10月两次攻占丹巴,前后驻留时间近一年,是红军驻留时间最长的藏区,这是红四方面军在康巴地区建立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丹巴县比较有名的红军遗迹遗址有:甲居藏寨红军藏民独立师部遗址、红五军团政治部遗址。

我们先到了丹巴县的梭坡古寨。对这片土地我们还有另外一种感情,当年我们的父亲就是在这一带驻守、战斗的红四方面军三十一军九十一师的一名司号员。

怀着崇敬的心情我们到了寨子的最高处,眺望山下,一座座漂亮的嘉绒藏族小楼、一处处耸立的古碉建筑错落有致地融于青草绿树之中,使大山充满了灵气,充满了神秘!

中午时分,我们到了甲居藏寨,这里是嘉绒藏族居住地,我们要寻找寨子里的两处红军遗址:藏民独立师遗址和红五军团政治部遗址。

▲整个藏寨从大金河谷依着起伏的山势层层叠叠地向上攀缘,一直延伸到群峰脚下,散布在高差千米的山坡上。

▲我们住在甲居藏寨的三姐妹家

▲为了寻找藏民独立师的遗址,我们耗时大半天的时间,问当地人藏民独立师遗址都不晓得,但知道红军博物舘(其实是同一地址)。

▲步行在荒草乱石牛粪中,终于在低洼处一破旧的院内找到这处遗址,大门是用铁线拧住的,目前还在修复中。

下午,我们开车到甲居藏寨的几个观景台,甲居藏寨不愧是摄影人的天堂,景色令人震撼,观远处的雪山、近处色彩斑斓的碉楼群、山下蜿蜒奔腾的大渡河……

让我们无比感叹的是,在这贫瘠的高山上,当地的嘉绒藏、羌族人民是如何生存了几百年!有坚持,也有无奈。如今,党的好政策让他们旧貌换新颜,让他们发家致富!家家屋顶升起的五星红旗不正是表达了他们对党的感激之情吗!红军为之挥洒热血为之付出生命的土地迎来了崭新的时代……

七、林家欢聚在金川,共祭林家的祖先,寻找父亲当年放牧遗址

父亲的家乡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金川县。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边陲重地,清朝时乾隆皇帝打金川,打了近三十年,说的就是这里。

我们是五号下午三点多才赶到金川县城,亲人相见的那一刻,激动和喜悦交织在一起,有泪水,有感慨,几十年的思念之情在这一刻释放了……。

回顾过去,充满了忧伤,讲述现在,都是满满的幸福。

▲拿着当年的全家福在回忆往事

▲这是年父亲和我大姐回金川时拍的全家照

下午,我们一行来到了父亲小时候给地主放牛羊的德胜村。在大山深处,找到了当年父亲放牧的遗址。

我们小时候就听父亲讲过给地主放牛羊、住羊圈牛棚的往事。今天来到父亲放牧的遗址,才听占国叔叔讲当年父亲是一个人常年在这深山里放牧,一个十来岁的孩子竟然在这里苦熬了三年之久,除了忍受饥寒、野兽侵袭、蚊虫叮咬,还有无望的孤独、无助和恐惧……想到这里,不禁心里阵阵酸楚,泪流满面。

▲全家人在父亲当年放牛羊的遗址前合影留念

八、金川红四方面军革命根据地遗址

金川旧称绥靖,红四方面军从年6月第一次进入金川后的四个月里,开辟了金川革命根据地,并在此开办了各种工厂、商店、医院,现分布在金川县城老街一带就有13处。

老街也叫“红军街”。迄今已有多年的历史了,街道两边的房子都修缮一新,古色古香,与红军有关的老建筑都保留了下来。沿着弯曲的小巷石阶,我们找到了大金省委旧址、西北联邦政府旧址等十余处遗址。

▲金川老城有没有重庆山城的味道

九、卓木碉会议遗址

卓木碉在马尔康市脚木足乡白莎村。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先行北上后,在白莎村喇嘛寺召开了史称“卓木碉会议”。

▲卓木碉会议遗址,没有标志。

十、马尔康红军纪念馆及卓克基会议遗址

马尔康县有着悠久的历史,长征途中,红军“三进三出”马尔康,紧邻马尔康的卓克基成为长征途中的驿站、后勤基地。

年7月至12月,马尔康是红军的后方,医院、机关及重要军需物资都集中在马尔康一带。当时川康省委在党坝、松岗、马塘等地建立苏维埃政权。

▲马尔康的“红军墙”以雕像画的形式来展示红军长征在马尔康境内发生的重大事件,十分壮观。

▲《马尔康红军长征纪念馆》为藏式风格,非常醒目,现为红色旅游景区。展馆多平方米,六个展室和一个多功能播放厅、一个下沉式沙盘(红色足迹)。纪念馆的内容很多,介绍的非常详细。

▲纪念馆广场竖立着雕塑群像,群像以毛泽东为中心,红军战士和藏族小红军紧随,表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革命先驱在北上方针指引下,艰难北上的历程。

▲我们在红军长征雕像中最前方吹军号的司号员身旁合张影,以纪念我们的父亲,父亲当年参加红军时就是一名司号员。

我们久久站立在雕像前,想着我们的父亲也是在这样一个小的年纪踏上长征之路,心里感慨万分!

卓克基会议遗址在马尔康红军纪念馆的后面。年7月1日,召开卓克基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制定红军在民族地区进行革命的方针政策,全军重视筹粮,这就是我党著名的"卓克基会议"。

▲卓克基土司官寨是一座石砌的五层藏式主楼和一座石砌的六层碉楼组成。

▲当年召开卓克基会议的房间

从土司官寨往山下望去,是漂亮的西索民居,这是独具嘉绒藏族特色的少数民族村寨,与周围的河谷山川相衬,风景迷人。

▲忙碌的摄影师,这一路记录了那么多美好的回忆!

十一、理县的革命老区杂谷脑镇和薛城镇

我们先来到杂谷脑镇,年6月上旬,红四方面军进驻杂谷脑,本来红军是不进寺庙的,但匿藏在寺院内的国民党特务操纵活佛、喇嘛策划暴动,当红军代表入寺开展宣传解释工作时,遭遇伏击,“中共妇女部”和红四方面军第31军妇女独立团上阵了。她们把壕沟挖到寺院大门旁边,向寺院猛投手榴弹,缴获大量粮食、盐巴,这也是红军长征史上唯一次女兵作战史。

▲这座碉楼就是年喇嘛庙的旧址

薛城镇已有多年的历史,是阿坝州保存最为完整的古镇之一。年5月30日,红四方面军第九军占领薛城,建立了苏维埃政府,医院、儿童院和各行政部门,当时有近人参加红军,其中大多数为革命牺牲了。

▲筹边楼是薛城镇里最显眼的古建筑,它建在突兀拔起的天然巨石上,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

▲筹边楼曾经作为红四方面军的总指挥部,徐向前等领导人在此指挥了维关、娘子坡、宝殿寺、梓潼宫等战斗。在楼台的一角挂着“红四方面军临时指挥部旧址”。

▲红军在薛城留下了许多石刻标语,在城门内的石墙体上刻有“蒋军士兵们,你们拖枪过来参加红军”。

▲医院的遗址正在修复中

十二、汶川的红军桥和汶川烈士纪念馆

汶川县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年红四方面军南下逼进汶川时,唯一通往汶川的竹索桥曾两次遭当地民团及国民党砍断和炸断,红军在当地百姓的帮助下两次修复此桥,保障了红军大部队继续渡江,此桥后来被称为红军桥。

年6月初,红四方面军总部从汶川出发,行军余里,通过崎岖的山路和大片大片的原始森林,穿过因地震塌方的山石和杂乱倒伏的树木,翻越了名为虹桥山的大雪山,数十次击溃阻截的敌人,于6月8日攻占懋功,又于6月12日在夹金山下与一方面军胜利会师。

▲汶川红军桥的正门

十三、天全县红军广场、天全红军长征纪念馆

红军长征时曾两次到过天全县。中央红军于年6日8日占领了天全县城,在这里仅停留了几天进行休整,而红四方面军是“驻”天全,在天全境内驻扎天。

天全县红军广场由长征火炬、红军浮雕墙、红军纪念碑和占地面积2平方米的红军纪念馆4部分组成。

▲天全县红军广场

在纪念馆内,我们认真观看了每一段在天全发生的每场战斗和每个事件的介绍,这是我们目前所见到的内容最丰富,感染力也最强的红军纪念馆。

十四、天全县革命烈士陵园和红军村

在去往程家窝村路边的苦蒿山下,我们先到了天全县革命烈士陵园,这里也是当年红军攻克天全的战场之一,埋葬着在天全牺牲的多名红军烈士,大部分是无名烈士。烈士墓前碑的《墓志铭》写的颇有气势“红军长征渡沫水,越二郎,辗转天全。办学校,立医院,募兵补给,固我政权。”我们祭拜了先烈,默默地离开了陵园。

▲天全县革命烈士陵园

程家窝村现已改成叫红军村,远远就看见红军村的牌坊。

红四方面军于年11月10日攻下天全城后,到年2月撤出,其总部和第四、第九军大部,共万余人在天全境内驻扎了天,不仅红四方面军将总指挥部设在程家窝村,红军总部也驻在这里。

进入村子不久,就看见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的旧址,这是一排新修复的院落,当年的东家还住在这里,在房子的右侧是一口红军井,当年红军天天在此用井水,现在井水依然清澈、甘甜,可以直接饮用。

▲医院旧址▲红军井▲红军大学旧址▲当年红军大学的教室

转过村中小路,我们来到红军总部旧址,房子显然是经过翻修。

从红军大学的门口向对面望去整个村子的布局有点韶山村的样子,中间是一块荷田和麦田,很美丽的小村庄,现在县里搞红色文化阵地和红色旅游,这里是一个重要景点。

十五、参观泸定桥及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

我们的下一站,要去往脍炙人口、令人神往的泸定桥。“飞夺泸定桥”的精彩故事,从小就在我们50后、60后心中扎下了根,这也是深入亿万人民心中的精彩故事。那是中央红军在长征路上的又一次生死之战,重走长征路,泸定桥是一定要去的!

中央红军长征进入四川后,首先遇到的障碍就是大渡河,当年太平天国石达开全军覆没就发生在这里。

▲远眺泸定桥桥西,当年红军就是从这里向桥东发起进攻。

泸定桥桥西

年5月28日由一方面军的十七位勇士在安顺场强渡大渡河成功后,因渡船太少,不能及时把几万大军送到河对岸。经过集体研究,决定红军分左、右纵队,沿大渡河两岸并行赶往泸定桥,从那里继续抢渡大渡河。

5月29日,红军组成了22人突击队,手持短枪背插马刀腰缠手榴弹,在全团集中火力的掩护下和16名司号员同时吹响的冲锋号声中,冒着守敌的枪林弹雨,从桥西冲上铁索桥,占领了东岸桥头堡,在东岸部队配合下和后续队伍的支援下,巩固阵地,占领了泸定桥,前后只用了两个小时,这就是著名的"飞夺泸定桥”战役,毛泽东为此写下“大渡桥横铁索寒”的壮丽诗句。

▲让我们永远记住这段历史,红一方面军二师四团飞夺泸定桥,二十二位勇士们只留有八人的名字:廖大珠、王海云、李友林、刘金山、刘梓华、赵长发、杨田铭、云贵川。这二十二位勇士在后来的长征途中都英勇地牺牲了。

这次的寻根之旅,我们对红四方面军的长征路格外钟情,这是缘于我们的父亲亲身经历的苦难历程激励着我们,红四方面军是当年红军长征中最强大的部队,英勇、惨烈的曲折征程,走过了”一寸山河一寸血,八万青年八万军”的路,尽管我们重走长征路并不能“复制”长征,路途中感受极其有限,但我们也是在读无字书,是在与革命前辈做心灵上的沟通,也让我们重新学习、了解了红四方面军的长征史,他们翻越了近40多座海拔0米以上终年不化的雪山,过草地就达3次,到达陕甘宁后,八万人的红四方面军仅剩三万多人……。

这次重走长征路是我们对父辈最诚挚敬意,真的是“艰辛遗迹,见证曲折,一路感慨,触目颇多,崇敬于心,感怀思索,任重道远,后来有责”。我们打算今年继续走红原草地到陕北的长征路,经历了这场疫情,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愿疫情过去,一切如愿!

作者简介:林红:(网名:林子)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摄影家协会会员,三亚旅琼摄影家协会会员。喜欢摄影、旅游,一直在路上追逐四季风光,记录美好时刻,只为心中的那份执着与热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245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