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叶榆水注考略
△益州叶榆河,出其县北界,屈从县东北流。
县故滇池叶榆之国也。汉武帝元封二年,使唐蒙开之,以为益州郡。郡有叶榆县,县西北八十里,有吊鸟山,众鸟千百为群,共会鸣呼啁哳,每岁七八月至,十六七日则止。一岁六至,雉雀来吊,夜燃火伺取之。其无嗉不食,似特悲者,以为义鸟,则不取也。俗言凤凰死于此山,故众鸟来吊,因名吊鸟。县之东有叶榆泽,叶榆水所钟而为此川薮也。
叶榆水,汉晋南朝时期称今云南西洱河为叶榆水。源出今剑川县南罢谷山,南流积潴而成叶榆泽,又东南入今漾濞江。古人不明叶榆水源流,故《水经》及《水经注》记载此水多有错误,如《水经注》说它自叶榆县东南至滇池,再东过温水(今南盘江)至温水以东地区。以今水道和地形而论,都不可能。[①]
益州郡,西汉元封二年(前)武帝开滇置,治所在滇池县(今云南晋宁县东北三十二里晋城镇)。辖境约当今云南怒江以东,洱海以西及姚安、元谋、东川以南,曲靖、宜良、华宁、蒙以西,哀牢山以北地。东汉时,西部划属永昌郡,界线东移至今楚雄彝族自治州的西界,南部达红河。三国蜀建兴三年()改建宁郡。西晋太安二年()析建宁郡西部复置,属宁州。仍治滇池县(今云南晋宁县东北晋城镇)。辖境约当今云南滇池周围及禄丰、双柏、易门、澄江等县地。东晋改晋宁郡。[②]
叶榆县,西汉元封二年(前)置,属益州郡。治所在今云南大理市西北六十里喜洲。《史记·正义》:“本叶榆王属国也。”《汉书·地理志》:“叶榆,叶榆泽在东。”东汉永平十二年(69)属永昌郡。[③]
吊鸟山,在今云南洱源县南部凤羽乡。每年群鸟来集,当地群众夜间燃火取鸟。名称来自传说,传言有凤凰死于此山,群鸟定期飞来,啾鸣相吊。名称始见于晋代。[④]
叶榆泽,即今洱海。在云南西部,大理市东。汉至南朝称叶榆泽。《汉书·地理志》叶榆县:“叶榆泽在东”[⑤]
△过不韦县。
县故九隆哀牢之国也。有牢山,其先有妇人,名沙壹,居于牢山。捕鱼水中,触沈木,若有感,因怀孕,产十子。后沈木化为龙出水,九子惊走。小子不能去,背龙而坐,龙因舐之。其母鸟语,谓背为九,谓坐为隆,因名为九隆。及长,诸兄遂相共推九隆为王。后牢山下有一夫一妇,生十女,九隆皆以为妻,遂因孳育,皆画身像龙文,衣皆著尾。九隆死,世世不与中国通。
九隆,古代西南民族。即哀牢夷。见载于《华阳国志·南中志》和《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等。胡三省注云:“哀牢夷者,九隆种也”[⑥]
哀牢国,在今云南省保山市怒江以西。东汉建武二十七年(51年)国王贤栗(一作扈栗)始和东汉交通,受汉封号,建立朝贡关系。其国土地肥沃,居民从事农耕、纺织等业,并与交趾、大秦贸易。永平中内属,以其地置哀牢、博南两县,隶永昌郡。[⑦]
牢山,即哀牢山。又名玉泉山。在今云南保山市东。本名安乐山,当地少数民族讹为哀牧山。《后汉书·西南夷传》载有哀牢夷先祖妇人沙壹居于此山之传说。[⑧]
汉武二十三年,王遣兵乘箄船南下,攻汉鹿茤民。鹿茤民弱小,将为所擒,于是天大震雷疾雨,南风漂起,水为逆流,波涌二百馀里,箄船沈没,溺死数千人。后数年,复遣六王,将万许人攻鹿茤。鹿茤王与战,杀六王,哀牢耆老共埋之。其夜,虎掘而食之。明旦,但见骸骨,惊怖引去。乃惧,谓其耆老小王曰:哀牢犯徼,自古有之。今此攻鹿茤,辄被天诛。中国有受命之王乎?何天祐之明也。即遣使诣越巂奉献。求乞内附,长保塞徼。
箄船,即竹木筏。用绳索把竹木编缚在一起当船使用。《后汉书·西南夷传·哀牢夷》:“建武二十三年(47),其王贤栗遣兵乘箄船,南下江汉,击附塞夷鹿茤(duō多。鹿茤,部族名)。”李贤注:“缚竹木为箄,以当船也”[⑨]
鹿茤((duō),古部落名。即东汉初住在不韦(今云南保山市东北)、巂唐(今云南云龙县西南)二县边地的所谓“附塞夷”。建武二十三年(47)遭哀牢王贤栗攻击,被并。后无闻。[⑩]
徼((jiào),边界。
越巂(suǐ),即越巂郡,西汉元鼎六年(前)以邛都国地置,治所在邛都县(今四川西昌市东南五里)。《汉书·地理志》注:应劭曰,“有嶲水,言越此水以章休盛也”。因名。《后汉书·西南夷传》注:“言其越嶲水以置郡,故名”辖境相当今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以东,金沙江以西,祥云、大姚以北和四川木里、石棉、甘洛、雷波以南地区。东汉末属益州。三国蜀汉建兴初寄治安上县(今四川屏山县西新乡镇),辖境缩小,不包有今云南部分。延熙二年()还治邛都县。西晋徙治会无县(今四川会理县)。南朝宋复治邛都县。南齐废。[11]
汉明帝永平十二年,置为永昌郡。郡治不韦县,盖秦始皇徙吕不韦子孙于此,故以不韦名县。北去叶榆六百馀里,榆水不迳其县,自不韦北注者,卢仓、禁水耳。榆水自县南,迳遂久县东,又迳姑复县西,与淹水合。又东南迳永昌邪龙县,县以建兴三年,刘禅分隶云南,于不韦县为东北。
不韦县,西汉武帝时置。治今云南保山市东北金鸡村。属益州郡。相传武帝徙南越相吕嘉子孙宗族于此,为彰其先人之恶,故名。一说因徙吕不韦子弟宗族于此得名。东汉、魏、晋为永昌郡治所。南朝齐后废。[12]
邪龙县,西汉元封二年(前)置,属益州郡。治所在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北。《巍山县地名志》:彝语“邪”为喜欢,“龙”即龙,意即龙喜欢的地方。东汉永平十二年(69)属永昌郡。三国蜀汉建兴三年()改属云南郡。南朝梁废。《水经·叶榆河注》:“又东南径永昌邪龙县”,即此。[13]
△东南出益州界。
叶榆水自邪龙县东南,迳秦臧县,南与濮水同注滇池泽于连然、双柏县也。榆水自泽,又东北迳滇池县南,又东迳同并县南,又东迳漏江县,伏流山下,复出蝮口,谓之漏江。左思《蜀都赋》曰:漏江洑流溃其阿,汨若汤谷之杨涛,沛若蒙氾之涌波。诸葛亮之平南中也,战于是水之南。
秦臧县,西汉元封二年(前)置,属益州郡。治所即今云南禄丰县。三国蜀建兴三年()属建宁郡。西晋太安二年()属益州郡。东晋属晋宁郡。南朝梁废。[14]
连然县,西汉元封二年(前)置,属益州郡。治所即今云南安宁市。三国蜀建兴三年()属建宁郡。西晋太安二年()属益州郡。东晋属晋宁郡。南齐改安宁县。有盐官。[15]
双柏县,西汉元封二年(前)置,属益州郡。治所在今云南双柏县境。三国蜀建兴三年()属建宁郡。西晋太安二年()属益州郡。东晋属晋宁郡。南朝梁末废。产银。[16]
滇池县,西汉元封二年(前)置,为益州郡治。治所即今云南晋宁县东北三十二里晋城镇。《汉书·地理志》滇池县:“大泽在西,滇池泽在西北。”因湖名为县名。三国蜀属建宁郡。西晋泰始七年()为宁州治,太安二年()兼为益州郡治。东晋为晋宁郡治。南朝宋属晋宁郡。梁末废。[17]
同并县,西汉元鼎六年(前)置,属牂柯郡。治所在今云南弥勒县城附近。三国蜀建兴三年()属建宁郡。西晋咸宁五年()废。东晋哀帝时复立,仍属建宁郡。南朝梁末废。[18]
漏江县,西汉元鼎六年(前)置,属牂柯郡。治所在今云南泸西县境。左思《蜀都赋》刘逵注:“漏江在建宁,有水道伏流数里复出,故曰漏江。”三国蜀废。西晋武帝时复置,属建宁郡。南朝梁末废。[19]但兴仁市地方学者按方志所载古迹实地踏勘后认为漏江古县遗址在今巴铃镇战马田村的泥浆河、软口河边上的高晏墙一带。
南中,古地区名。相当于今四川省大渡河以南和云南、贵州两省地区。因三国蜀汉以巴、蜀为根据地,故称其南地区为南中。[20]
榆水又迳贲古县北,东与盘江合。盘水出律高县东南盘町山东迳梁水郡北,贲古县南,水广百馀步,深处十丈,甚有瘴气。朱襃之反,李恢追至盘江者也。建武十九年,伏波将军马援上言:从{米尼}泠同贲古,击益州。臣所将骆越万馀人,便习战斗者二千兵以上,弦毒矢利,以数发,矢注如雨,所中辄死。愚以行兵,此道最便。盖承藉水利,用为神捷也。
贲古县,西汉益州郡24县之一。治所在今云南省蒙自县新安所。《汉书·地理志》载:“贲古,采山出锡,西羊山出银铅”,西羊山即为个旧锡矿。[21]
盘江,即今南盘江云南弥勒县东南皈依底山以下部分,在云南东部及贵州、广西间。三国至唐称盘江。《三国志蜀书李恢传》:“追奔逐北,南至盘江”《水经叶榆河注》:“盘水出律高县东南盢町山,东径梁水郡北贲古县南。水广百余步,深处十丈,甚有瘴气。朱襃[bāo](同“褒”)之反,李恢追至盘江者也。”自元代,整个南盘江皆称盘江。[22]
盘水又东迳汉兴县。山溪之中,多生邛竹,桄榔树,树出面,而夷人资以自给。故《蜀都赋》曰:邛竹缘岭;又曰:有桄榔。盘水北入榆水,诸葛亮入南,战于盘东是也。
汉兴县,赵一清疑此汉兴县为三国时蜀国所立,约在云南省临安府(治今云南建水县)境内(备注:清代临安府辖境约相当今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大部,通海、华宁、峨山等县及越南部分地方。年废)。(赵一清曰:“《水经·叶榆水注》:‘盘水又东迳汉兴县’,此县不见晋,宋史志,疑是蜀立。在今云南省临安府境。[23])方国瑜先生认为此处郦注所述之“盘水”其源流不可考显然是错误的。方先生推测汉兴县约在盘北,但具体不详。(《汉书·地理志》、《后汉书·郡国志》无汉兴县,《晋书·地理志》兴古郡有之,《宋书·州郡志》、《南齐书·州郡志》亦无。按:《水经·叶榆河注》:“盘水出律高县东南监町山,东径梁水郡北、贲古县南,水广百余步,深处十丈,甚有瘴气。朱褒之反,李恢追至盘江者也。……盘水又东径汉兴县,山溪之中多生邛竹,桄榔树。……盘水北入叶榆水,诸葛亮入南,战于盘东是也。”郦道元《水经注》此水,不可考其源流,当有错误。若此水入叶榆河,则应在盘南;若为李恢追朱褒至盘江之水,则应在盘北。故汉兴之在南或北,难于定说。《三国志·蜀志·李恢传》曰:“追奔逐北,南至盘江,东接群舸……南土平定,恢军功居多,封汉兴亭侯,加安汉将军。”是知蜀汉有汉兴县,而李恢受封汉兴亭侯,盖以立功于其地。恢之战功南止盘江,则汉兴县应在盘北,然不能确指其地也。[24])
邛竹,邛竹是中国西南重要的竹类,在历史时期邛竹种植分布十分广泛。左思《蜀都赋》云:“邛竹缘岭,《史记正义》:“邛都邛山出此竹,固名邛竹。节高实中,或寄生,可为杖。据林鸿荣先生考证,邛竹又称扶竹、扶老竹、罗汉竹、暴节竹,是中国的特产,从先秦到明清在西南荥经、西昌、昭觉、金阳、珙县、高县、筠连、南溪、叙永、江津、江北、忠县、绥江、大关、昭通、威信、弥勒、罗平、丘北及广西隆林、湖北龟山都有分布[25]。邛竹主要分布在川西、川南、滇西、滇南和滇东北地区,正好是南方丝绸之路主线支线幅射所至,不难看出耶竹沿此路外输的痕迹。至今四川剑阁竹手杖、垫江竹手杖、峨嵋山竹手杖仍十分负有盛名。滇东北和滇南也出有罗汉竹手杖相比之下,这种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植物竹类在热带植物竹类在热带古代身毒南部和干燥高原的大夏所产并不如中国西南这样广泛,仅印巴次大陆西北面才产较多竹类。值得指出的是,梵文竹子(Kichoko)便是来自中国字Ki-chok[26]。这足以说明邛竹杖传入身毒是完全可能的。同蜀布一样,西汉邛竹杖传入身毒并不是一种固定的大规模贸易商品。[27]
桄榔树,一种棕榈(palm)树,亦称糖棕榈。分布于东南亚。树液可制成棕榈糖,发酵的液汁经蒸馏制成亚力酒(棕榈酒)。木髓可制成一种西米,叶纤维用于制作绳索等[28]。《文选》汉·扬雄《蜀都赋》:“布有橦华,面有桄榔。”注:“桄榔,树名也,木中有屑如面,可食,出兴古。”
盘东,有学者认为盘东即滇东的南盘江一带。(唐代樊绰的《蛮书》卷六说:石城川(今云南曲靖)“即诸葛亮战处故城也。城中有诸葛亮所撰文,立二碑,背上篆文日:‘此碑如仆,蛮为汉奴。’近年,蛮夷以木槽柱。”如此,诸葛亮与孟获交战的地区当在滇东。《水经注·叶榆水》篇云:“诸葛亮入南,战于盘东是也。”盘东,即滇东的南盘江一带。又云:“诸葛亮之平南中也,战于是水之南。”(郦注)这些记载印证了《蛮书》卷六的说法。[29])
△入牂柯郡西随县北为西随水。又东出进桑关。
进桑县牂柯之南部都尉治也。水上有关,故曰进桑关也。故马援言从{米尼}泠水道出进桑王国至益州贲古县,转输通利,盖兵车资运所由矣。自西随至交阯,崇山接险,水路三千里。榆水又东南,绝温水,而东南注于交阯。
牂柯,古代牂柯江。指由牂柯郡或夜郎国流出经广西入海的大江,凡盘江、融江、郁江、桂江、西江等,都曾被古藉称为牂柯江。民族学家徐松石、江应梁等认为“牂柯”二字,是越人语言的音译,“苍梧”或“壮牯佬”的音译壮牯江即(yangge)章柯江,人称广西为粤江流域,其实就是壮牯江流域,这是古代壮族人民生活的地区,从而论证夜郎和百越族在历史上就有密切的联系。此对牂柯江的广义解释。牂柯江流经壮族聚居腹地,对于壮族与西南各族人民及沿海经济贸易来往起着很大作用(高言弘)[30]
西随县,西汉元鼎六年(前)置,属牂柯郡。治所在今云南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境。三国蜀建兴三年()属兴古郡。西晋永嘉五年()属梁水郡。南朝梁末废[31]。
进桑关,汉代置,在今云南河口瑶族自治县西北一百三十六里莲花滩。《水经·叶榆河注》:“进桑县,牂柯之南部都尉治也,水上有关,故曰进桑关也”[32]
进桑县,西汉元鼎六年(前)置,属牂柯郡,为南部都尉治。治所在今云南屏边苗族自治县境。水上有进桑关。东汉改名进乘县。[33]
温水,《汉书·地理志》牂柯郡镡封县:“温水东至广郁,入郁。”《水经》:“温水出牂柯夜郎县,东至郁林广郁县为郁水。”即今南盘江。[34]
△过交阯
泠县北,分为五水,络交阯郡中,至东界复合为三水,东入海。《尚书.大传》曰:尧南抚交阯,于《禹贡》荆州之南垂,幽荒之外,故越也。《周礼》南八蛮,雕题,交阯有不粒食者焉。《春秋》不见于传不通于华夏,在海岛,人民鸟语。
泠县,亦作麋泠县(míng)冷县。西汉在占领瓯雒地区后置,属交趾郡。治所在今越南永富省安朗县西夏雷村。《汉书地理志》交趾郡麊泠县:“都尉治”东汉建武十六年(40),其县雒将之女徵侧、徵贰姊妹起事,自立为王,建都于此。三国吴孙晧后,为新昌郡治。南朝宋、齐时废。[35]
雕题,即文额。为古南越人文身之一种。《礼记·王制》:“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雕题乃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风俗,它由原始图腾观念,发展而成阶级烙印,直至一种美的装饰[36]。
秦始皇开越岭南,立苍梧、南海、交阯、象郡。汉武帝元鼎二年,始并百越,启七郡,于是乃置交阯刺史以督领之,初治广信,所以独不称州。时又建朔方,明已始开北垂,遂辟交阯于南,为子孙基阯也。泠县,汉武帝元鼎六年开,都尉治。
刺史,秦每郡设御史,任监察之职,称监察院御史(监察御史)。汉初不置,旋复置。文帝以御史多失职,命丞相另派官员出刺各地(刺的意思是检核问事),不常置。而武帝元封初年,废除诸郡监察御史。接下来,分全国为十三部(州),每州各置部刺史一人,后通称为“刺史”。武帝之意,以为断进之士勇于任事,故用低级官监察高官。不能不说这一项考虑是比较可取的,正是因为官职低才可以无所顾忌,敢说真话。但东汉的时候,刺史的权力逐渐扩大,成为了实际的地方长官。灵帝时期改部分资深刺史为牧,刺史实际已为州军政的长吏、太守的上级,州郡两级制随之形成。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刺史领州,多带使持节、持节、假节、都督诸军事衔。隋文帝废除郡,以州领县,则刺史与前代的太守无异。隋唐时期,炀帝、玄宗、武则天都曾经废州改郡,不久仍用其旧。晚唐五代时,节度使、观察使所领诸州不得径自奏事上计,节度使甚至自署刺史,最终导致刺史职任渐轻。宋代以朝臣充知州,刺史成为专供武臣迁转的虚衔[37]。
苍梧郡,西汉元鼎六年(前)置,治所在广信县(今广西梧州市)。《异物志》:苍梧即刺桐,“岭南多此物,故以名郡”。辖境相当今广西都庞岭、大瑶山以东,广东肇庆、罗定以西,湖南江永、江华以南等。[38]
南海郡,秦始皇三十三年(前)置,治所在番禺县(今广东广州市)。秦、汉之际地入南越国,西汉元鼎六年(前)灭南越国复置。辖境相当今广东滃江、大罗山以南,珠江三角洲及绥江流域等。[39]
交阯,即交趾。泛指今五岭以南地区。《墨子节用》:“古者尧治天下,南抚交阯,北降幽州。”《史记五帝本纪》:帝颛顼,“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趾”。又帝舜“南抚交阯,北发”。《正义》:“阯音止,交州也。”[40]
象郡,秦始皇三十三年(前)置,治所在临尘县(今广西崇左县境)。辖境相当今广西西部、广东西南部及贵州南部。西汉元凤五年(前76)废。[41]
《交州外域记》曰:越王令二使者典主交阯、九真二郡民,后汉遣伏波将军路博德讨越王。路将军到合浦,越王令二使者赍牛百头,酒千锺,及二郡民户口簿,诣路将军。乃拜二使者为交阯、九真太守。诸雒将主民如故。交阯郡及州本治于此也,州名为交州。后朱雒将子名诗索,泠雒将女名征侧为妻,侧为人有胆勇将诗起贼,攻破州郡,服诸雒将,皆属徵侧为王,治泠县,得交阯、九真二郡民二岁调赋。后汉遣伏波将军马援将兵讨侧,诗走入金溪究,三岁乃得。尔时西蜀并遣兵共讨侧等,悉定郡县为令长也。
九真郡,《汉书》卷二八下,“九真郡,武帝元鼎六年开”。两汉时辖境约包括今越南的清化、义静二省。西汉时郡治在胥浦县,即今清化市西北。[42]
征侧、征贰起义,亦称“二征起义”或“二征夫人起义”。公元40年交趾反抗东汉太守苏定暴政的起义。因首领为雒将之女征侧、征贰姊妹,故称。公元39年苏定任交趾郡太守,横征暴敛,虐杀征侧的丈夫诗(一说诗索)。次年3月,征侧与其妹征贰在喝门举兵起义。交趾、九真、日南等郡的雒越人纷起响应。义军迅速攻占大小城池65座。胜利后,征侧称王,定都崖泠(今永富省)。42年初,汉光武帝派伏波将军马援率大军南下,行至浪泊(今越南河北省)与金起义军相遇,经激战,杀数千人。翌年征侧败阵西逃,马援追杀二征直至九真、日南,终于将其镇压。[43]
(图片摘自网络.越南农历春节,河内于年1月30日上午举行盛大庙会纪念越南历史上征氏姐妹反叛东汉周年。)
图:越南人骑象游行,纪念征氏姐妹(图片摘自网络)
平定岭南后,马援在当地修建城郭,兴修水利,传播中原技术,并声明遵循当地习俗,不仅促进了岭南的发展,也得到了百姓的支持。现在越南不少地方都建有伏波庙,供奉祭祀不绝。(上述图文摘自网络)
金溪究,即禁谿。今越南红河支流山阳河。《后汉书·马援传》注:“《越志》云:徵侧兵起,都麊泠县。及马援讨之,奔入金溪究中,二年乃得之”[44]
合浦,古郡名。郡治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以盛产珍珠著名。[45]
山多大蛇,名曰髯蛇,长十丈,围七八尺,常在树上伺鹿兽。鹿兽过,便低头绕之,有顷,鹿死,先濡令泾讫,便吞,头角骨皆钻皮出。山夷始见蛇不动时,便以大竹签签蛇头至尾,杀而食之,以为珍异。故杨氏《南裔异物志》曰:髯惟大蛇,既洪且长。采色駮牵,其文锦章。食豕吞鹿,腴成养创。宾享嘉宴,是豆是觞。言其养创之时,肪腴甚肥,搏之,以妇人衣投之,则蟠而不起走,便可得也。
髯蛇,大蛇。《淮南子·精神训》:“越人得髯蛇,以为上肴。”高诱注:“髯蛇,大蛇也,其长数丈。”李石《广博物志》卷八:“九真山多大蛇,名曰髯蛇,长十丈,围七八尺”[46]
汉代《淮南子》记载:越人得髯蛇,以為上肴。(图片摘自网络)
北二水:左水东北迳望海县南,建武十九年,马援征徵侧置,又东迳龙渊县北,又东合南水。水自{米尼}泠县东,迳封溪县北。
望海县,东汉建武十九年(43)置,属交趾郡。治所在今越南河北省北宁西北求河北岸。隋废。[47]
封溪县,东汉建武十九年(43)分西于县置。治今越南河内市东英县古螺。属交趾郡。三国吴属武平郡。南朝梁、陈间废。[48]
《交州外域记》曰:交阯昔未有郡县之时,土地有雒田。其田从潮水上下,民垦食其田,因名为雒民。设雒王、雒侯,主诸郡县。县多为雒将,雒将铜印青绶。后蜀王子将兵三万,来讨雒王、雒侯,服诸雒将,蜀王子因称为安阳王。
雒田,彭年引述南宋陈敷《农书》力主架田为雒田,他说:“在江河出海口或海边水面,打桩架田,置泥土于架上为‘田坵’,然后种植庄稼于‘田坵’之上‘田坵’浮于水面随水起落升降而不沉没。这就是骆田。”并且他又提到“骆田以‘骆人’得名。《后汉书马援列传》李贤注说:‘骆者,越别名也。’这就是说,骆田是先秦时期岭南越族创造的‘海耕’即海洋农业的一种耕作形式[49]。
雒越,或作骆越。古族名。百越的一支。秦汉时活动中心在今广西左江流域至越南红河三角洲一带。交趾未立郡时,土地有雒田。雒与骆通,其名称来源一般认为与垦食“雒田”有关。有的认为海南岛亦是骆越居住区。先秦时已有骆王、骆侯和骆将。汉属南越国。元鼎六年(前),武帝平南越,设郡县统治。其人有的与汉族融合,有的则发展演变为现在的壮、黎等少数民族。[50]
安阳王,古代蜀国开明王朝的王裔。周慎靓王五年(前年)蜀亡后,其王族子孙四处流散。其中一支即由蜀王子率领,在战国末以3万军队,由叶榆水(今云南西洱河)进入红河流域,征服今越南北部地区,建立瓯雒国。[51]
安陽王祠外景黃宗鼎攝
安陽王祠前雕龍
后南越王尉佗举众攻安阳王。安阳王有神人,名皋通,下辅佐,为安阳王治神弩一张,一发杀三百人。南越王知不可战,卻军住武宁县。按《晋太康记》县属交趾。越遣太子名始,降服安阳王,称臣事之。安阳王不知通神人,遇之无道,通便去,语王曰:能持此弩王天下,不能持此弩者亡天下。通去,安阳王有女名曰眉珠,见始端正,珠与始交通。始问珠,令取父弩视之。始见弩,便盗以锯截弩讫,便逃归报越王。南越进兵攻之,安阳王发弩,弩折,遂败。安阳王下船,迳出于海。今平道县后王宫城见有故处。《晋太康地记》县属交阯。越遂服诸雒将。
金龜與神弩
媚珠廟外景
媚珠廟內景
上述图片摘自越南訪古記:古螺城安陽王祠
武宁县,三国吴置,属交趾郡。治所在今越南河北省北宁县。《水经·叶榆水注》:“南越王知不可战,却军住武宁县。按《晋太康记》县属交趾。”南齐以后废。唐武德四年()复置,属龙州。贞观六年()废。[52]
平道县,西晋置,属武平郡。治所在今越南永富省福安东南。隋属交趾郡。唐属交州。唐末废。[53]
马援以西南治远,路迳千里,分置斯县。治城郭,穿渠,通道溉灌,以利其民。县有猩猩兽,形若黄狗,又状貆豸屯。人面,头颜端正,善与人言,音声郦妙,如妇人好女。对语交言,闻之无不酸楚。其肉甘美,可以断谷,穷年不厌。又东迳浪泊,马援以其地高,自西里进屯此。
猩猩兽,在我国境内,东汉时哀牢夷居住的永昌郡(今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及哀牢山以西地区)“出猩猩”。《后汉书·西南夷传》(卷八六)李贤注引《南中志》记述了当地“百数为群”的猩猩传说故事:“猩猩在山谷中,行无常路,百数为群,土人以酒若糟设于路;又喜屩(juē草鞋)子,土人织草为屩,数十量相连结。猩猩在山谷见播,知其设张者,即知张者先祖名字,乃呼其名而骂云:“奴欲张我。”舍之而去。去而又还,相呼试共尝酒。初尝少许,又取屩子著之,若进两三升,便大醉,人出收之,屩子相连不得去,执还内牢中,人欲取者,到牢迪语云:“猩猩,汝可自相推肥者出之。”既择肥竟,相对而泣。即《左思赋》云“猩猩啼而就禽者也。”这一记载,虽涂上了浓郁的神奇色彩,但曲折地反映了如下事实:一是绘声绘色地刻画了作为灵长类猩猩的温和、谨慎而聪明的性格;一是可见人类滥捕滥杀猩猩的残酷图景。这正是造成野猩猩在我国境内消失的重要原因。[54]
附:
猩猩醉酒
明代的文学家刘元卿写过一则寓言,讲的便是猩猩喜欢喝酒,有喜欢草鞋,所以那些山民就投其所好,用酒和草鞋做诱饵。
猩猩们一开始知道是陷阱,嘴里还大骂,后来还是没有抵挡住诱惑,忍不住稍稍微尝一点,又再多尝一点,渐渐不可收拾,一个个酩酊大醉。
山民出来要抓它们的时候,它们脚步不灵活,又被连着的草鞋缠拌在一起,结果一个个被抓。《警世恒言》一书里面称此现象为“眼里识得破,肚里忍不过。”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贪心。
断谷,亦作“绝谷”。停止饮食。为古代养生方法之一。《备急千金要方·痔漏》:“凡百口味,特须渐断除,渐渐断谷”[55]
浪泊,在今越南北部,指东英(DongAnh)县西南面的西湖(TayHo)。[56]
西里,又作西于。《后汉书》卷二四,“(马)援奏言西于县户有三万二千,远界去庭千余里,请分为封溪、望海二县,许之”。在今越南北部,辖境约包括永富省东部、河山平省北部、河北省西部等。[57]
又东迳龙渊县故城南,又东左合北水。建安二十三年,立州之始,蛟龙蟠编于南、北二津,故改龙渊,以龙编为名也。卢循之寇交州也,交州刺史杜惠度,率水步军,晨出南津,以火箭攻之,烧其船舰,一时溃散,循亦中矢赴水而死。于是斩之,传首京师。惠度以斩循动,封龙编侯。刘欣期《交州记》曰:龙编县功曹左飞,曾化为虎,数月,还作吏。既言其化,亦化无不在,牛哀易虎,不识厥兄,当其革状,安知其讹变哉?其水又东迳曲易县,东流注于泿郁。《经》言于郡东界,复合为三水,此其一也。其次一水东迳封溪县南,又西南迳西于县南,又东迳羸阝娄县北,又东迳北带县南,又不迳稽徐县,泾水注之。水出龙编县高山,东南流入稽徐县,注于中水。
龙渊县,即龙编县。在今越南河北省仙游东。《水经·叶榆水注》:叶榆水“又东径龙渊县故城南,又东左合北水。[58]
曲易县,亦作曲阳县。西汉置,属交趾郡。治所在今越南海兴省海阳县附近。《水经·叶榆水注》:“其水又东径曲易县,东流注于浪郁”[59]
稽徐县,西汉置,属交趾郡。治所在今越南海兴省计瑟附近。《水经·叶榆水注》:泾水“出龙编县高山,东南流入稽徐县,注入中水”。晋以后废。[60]
中水又东迳羸阝娄县南,《交州外域记》曰:县本交趾郡治也。《林邑记》曰:自交阯南行,都官塞浦出焉。其水自县东迳安定县,北带长江,江中有越王所铸铜船,潮水退时,人有见之者。其水又东流,隔水有泥黎城,言阿育王所筑也。又东南合南水。南水又东南,迳九德郡北。
交趾郡治羸阝娄县,趾,又作阯;公元前2世纪初南越王赵佗置,汉武帝元鼎六年(前年)属汉。辖境约当今越南北部红河流域。西汉治羸县(今越南河内市西北),东汉移治龙编县(今越南北宁省仙游东)。三国吴末分西北境置武平郡、新昌郡,刘宋又分南境置宋平郡,辖境仅限今红河三角洲一带。隋平陈废。大业初又改交州置,治宋平县(今河内市)。辖境约西汉之旧。唐初复改为交州。[61]
都官塞浦,张步天认为在今越南宁平市东南,亦即郁水右纳西随水处。[62]
安定县,西汉置,治今越南南定省南定西北红河南岸。[63]
铜船,古越人船名。即“铜舡”。《北堂书钞·舟部》有“安定县有越王铜舡,以潮退则见,又阴雨日,百姓樵采,见铜船出水上”的记载。[64]
泥黎,泥黎为梵文Niraya或Naraka之音译,意译为“地狱”。在此界中,一切皆无,为十界中最恶劣的境界。[65]。
尤中认为交趾郡的南部接九真郡地界《水经.叶榆河注》说:“《林邑记》:“自交趾(郡驻今河内西北)南行,都官塞浦出焉。其水(按,指红河)自县(按,赢县,在今河内西北)东径安定县(今南定县),北带长江……又东南,合南水(按,指今南定西部之河流)。南水又东南,径九德郡(按,三国末年分汉九真郡地置九德郡)北。’《交州外域记》日:‘交趾郡界,有扶严究,在郡之北,隔渡一江,即是水也’则今越南南河省与宁平省之间的河流,是汉代交趾郡南部与九真郡之间的地界。[66]
九德郡,三国吴置,属交州。治所在九德县(今越南义静省荣市)。《水经·温水注》:“《林邑记》曰:九德,九夷所极,故以名郡。”西晋辖境相当今越南义静省地。南朝宋治所在浦阳县(今越南义静省荣市东南)[67]
《交州外域记》曰:交阯郡界有扶严究,在郡之北,隔渡一江,即是水也。江北对交阯朱县,又东迳浦阳县北,又东迳无功县北。建武十九年九月,马援上言:臣谨与交阯精兵万二千人,与大兵合二万人,船车大小二千艘,自入交趾,于今为盛。十月,援南入九真,至无功县,贼渠降。进入馀发,渠帅朱伯弃郡,亡入深林巨薮。犀象所聚,群牛数千头,时见象数十百为群。援又分兵入无编县,王莽之九真亭。至居风县,帅不降,并斩级数十百,九真乃靖。
扶严究,张步天认为南水即扶严究,系偻水/西随水支分,实为西随水入海支泓,在今金山转注中水/都官塞浦。[68]
浦阳县,西晋置,属九德郡。治所在今越南义静省荣市东南。南朝宋为九德郡治。齐属九德郡。隋属日南郡。唐属驩州。唐末废。[69]
无功县,即无切县。治所在今越南南宁省宁平附近。《后汉书·马援传》:建武十九年(43),“援将楼船大小二千余艘,战士二万余人,进击九真贼,徵侧余党都羊等,自无功至居风,斩获五千余人……”[70]
居风县,西汉置。治今越南清化省清化市西北。属九真郡。三国吴改为移风县。东汉建武十九年(43),马援南入九真至居风,即此。[71]
其水又东迳句漏县,县带江水,江水对安定县,《林邑记》所谓外越安定、纪粟者也。县江中有潜牛,形似水牛,上岸斗,角輭[ruǎn]还入江水,角坚复出。又东与北水合,又东注郁,乱流而逝矣。此其三也。平撮通称,同归郁海,故《经》有入海之文矣。
句漏县,即苟屚县。治所在今越南河山平省石室县。《宋书·州郡》:交趾太守有“句漏令,汉旧县”。[72]
潜牛,传说中的怪兽。有学者认为此处出现的潜牛应为华夏传说中水神的一类。如周克庸认为华夏水神的最初原型为龟蛇一体的玄冥,其神格源于共工氏、鲧和大禹的治水,其形象则源于大禹和大岳的联合图腾。龙、牛、猴等后起的华夏水神诸形象,皆由龟蛇意象讹变而来。牛:实即龟的变形。牛形水神的产生时代甚早,西汉时便已经有“潜牛”之说(见张衡《西京赋》);《山海经》中,亦有“状如牛”的水神(夔)之记载。《水经注·叶榆河》云:勾漏“县江中有潜牛,形似水牛。上岸斗,角软,还入江水,角坚复出”[73]清屈大均《广东新语》中也有记载,说广东西江也发现这种潜牛。这种牛长着牛身鱼尾,能上岸与牛相斗,角发软回到水中,角变硬了又出来。放牛人的歌谣说:“毋饮江流;恐遇潜牛”。[74]
輭[ruǎn],同软。
附:据清乾隆年间所编《新兴县志》及《广东通志》记载:
在古代新兴江中的东门河段(即城北五里亭对面的牛鼻山下)湾潭,有一种稀有的动物,名叫“潜牛”。其状为牛身、鱼尾、龟脚,身长二、三市尺,有毒,咬人时将毒液射出。其性凶猛,平时潜入水中栖息,每见有耕牛下水或在沿岸山地,即上岸与牛角斗,斗至角软时便潜入水中,直至角硬时又复出。因此,乡民常把耕牛放牧于山顶或他处,以防潜牛所害。
据悉,这种潜牛以水为生,乡民也俗称其为怪鱼。由于潜牛身长力大且有毒,因此网捉极为困难。后来由于生态环境的变化,这种怪鱼至清代时已经难以见到了。
除了《新兴县志》和《广东通志》,历史上许多书刊都对“潜牛”这种神秘生物有过记载。清代著名学者屈大均在其著作《广东新语》中也有记载:“西江也有潜牛,牛身鱼尾,能上岸与牛鬭。”
《文选·张衡西京赋》中记载:“搤水豹,馽潜牛。”(薛综注:“水豹、潜牛,皆谓水处也。”)
《南越志》中记载:“潜牛,形角似水牛。”
《酉阳杂俎续集·支动》中记载:“勾漏县大江中有潜牛,形似水牛,每上岸鬭,角软还入江水,角坚复出。”
《古今风谣拾遗·牧者歌》中记载:“毋饮江流,恐遇潜牛。”
上述图文摘自(千古之谜
古代新兴江中的“潜牛”究竟为何物?原创谢子辉新兴的大街小巷-03-14)
[①]--中国历史大辞典·上卷
[②]--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8画以上
[③]-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1-7画
[④]-中国历史大辞典·上卷
[⑤]-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1-7画
[⑥]--资治通鉴大辞典·上编
[⑦]--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下
[⑧]--中国历史大辞典·上卷
[⑨]--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辞典
[⑩]-中国历史大辞典·下卷
[11]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下
[12]--中国历史大辞典·上卷
[13]-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1-7画
[14]--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8画以上
[15]--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1-7画
[16]-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1-7画
[17]--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8画以上
[18]--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1-7画
[19]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8画以上
[20]--资治通鉴大辞典·上编21
[21]--红河彝族辞典
[22]-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8画以上
[23]方国瑜主编;徐文德,木芹纂录校订,云南史料丛刊第1卷,云南人民出版社,.04,第页
[24]方国瑜著,云南民族史讲义,云南人民出版社,.03,第页
[25]林鸿荣《邛竹征故》,《中国农史》
[26][印]R·塔帕尔《印度古代文明》,林太译,浙江人民出版社,年,
[27]蓝勇著,南方丝绸之路,重庆大学出版社,.10,第38-39页
[28]--麦克米伦百科全书
[29](原载‘地名知识}年第5期)谭良啸著;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编,八阵图与木牛流马诸葛亮与三国研究文集,巴蜀书社,.11,第页
[30]潘其旭,覃乃昌主编;壮族百科辞典编纂委员会编,壮族百科辞典,广西人民出版社,.04,第页
[31]--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1-7画
[32]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1-7画
[33]--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1-7画
[34]-中国历史大辞典·下卷
[35]-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8画以上
[36]壮族百科辞典
[37]张文,乌力吉主编,开心学国学青少年不可不读的国学经典历史卷,台海出版社,.08,第84页
[38]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1-7画
[39]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8画以上
[40]--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1-7画
[41]-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8画以上
[42]古代南海地名汇释
[43]《东南亚历史词典》编辑委员会编,东南亚历史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01,第页
[44]--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8画以上
[45]-简明中医语词辞典
[46]-古代汉语大词典
[47]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8画以上
[48]--中国历史大辞典·下卷
[49]张一平,吴春明,丘刚主编,百越研究,第3辑,中国百越民族史研究会第十五届年会暨环南海历史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暨南大学出版社,.08,第73页
[50]--中国历史大辞典·下卷
[51]四川百科全书
[52]-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8画以上
[53]--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1-7画
[54]吴永章编,异物志辑佚校注,广东人民出版社,.06,第40页
[55]--简明中医语词辞典
[56]-古代南海地名汇释
[57]-古代南海地名汇释
[58]--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1-7画
[59]-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1-7画
[60]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8画以上
[61]中国历史大辞典·上卷
[62]张步天著,水经注河川概论,线装书局,.06,第页
[63]--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中
[64]--民族词典
[65]古代汉语大词典
[66]尤中著,尤中文集第5卷文史拾零上,云南大学出版社,.08,第页
[67]--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1-7画
[68]张步天著,水经注河川概论,线装书局,.06,第页
[69]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8画以上
[70]--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1-7画
[71]中国历史大辞典·下卷
[72]-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1-7画
[73]华夏水神的原型及其讹变(《浙江传媒学院学报》年第4期,作者:周克庸)
[74]马汉彦主编;农宇品,苏思宁编著,牛,广西人民出版社,.08,第97页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2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