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泸定桥距今已有300年,重40吨的铁锁
当我们外出旅游的时候会发现,凡是有人居住的地方,只要有河流就会有桥梁。桥已经成为了联系河流两岸人民生活的纽带。中国大大小小的桥梁也有很多,在现代发达的科技水平下,建设各种桥梁也完全没有问题。但是当我们现在回看以前建造的一些桥梁的时候,却会感到非常惊叹。
比如说这座桥,它是中国最了不起的铁索桥,13根40吨铁锁全由人工建造,已有多年历史。这座桥就是泸定桥。其实提到这座桥的名字,大家都会有印象。因为它在小学课本里曾出现过,一篇叫做《飞夺泸定桥》的文章让这座铁索桥一时闻名中外。不过去过泸定桥的人都知道,它与普通的桥梁不同。
泸定桥位于大渡河上,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它是一座由13根铁索架起来的铁索桥,这些铁索的重量更是高达40吨。这样一座建造于清朝年间的古桥,至今已经有多年的历史。在年的时候,泸定桥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且到了年变成了一个景区,作为当地最主要的旅游景点。
那问题就来了,古时候的人究竟是如何将40多吨的铁链架到桥对面的呢?为了找到答案,小编查阅了很多资料,才发现原来古人确实有非同一般的智慧。大渡河的河流宽数达百米,而且终年水流湍急。按照当时的科技水平,要想在上面建座桥梁,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过还好,他们最终仍是想出了不依赖于科技的方法,那就是锁渡原理。
也就是通过在大渡河两岸建起竹索,然后在每根竹索上面穿10多个竹筒,最后将铁锁固定在竹筒之上。这样拉动竹索便可以完成铁链的运输了。但是,铁索传到另一端之后,另外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如此重的铁链要如何固定呢?
为了能够让这座桥有极好的稳定性,人们便在桥两端挖了两口深井,然后将这些铁链固定到深井的地桩上。这样便能让这座看起来很单薄的铁索桥足以使用至今,而且还能在战争时期发挥自己的优势。
对于泸定桥距今已有年,当时重40吨的铁锁是怎样架的?做法不得不服,你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如果你喜欢这类文章,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8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