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到8000公里天路布展巴蜀大地看我7
封面新闻记者曹菲
古时蜀地,“北走秦凤,有铁山剑门之雄;东下荆襄,有瞿塘滟滪之险;南通六诏,有泸水大峨之奇;西控吐蕃,有石门崆峒之障。”“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是巴蜀大地的真实写照。
川藏第一桥——雅康高速泸定大渡河大桥
新中国成立后72年,四川交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省公路总里程达39.4万公里,居全国第一;高速通路建成总里程公里,位居西部之首。以高速公路、普通干线公路为骨架的综合公路网络初步形成。
72年岁月流转,四川交通地理正在发生历史性根本改变。
成渝高速零的突破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早在年前,诗人李白就道出了巴蜀山道的崎岖艰险,要在连峰绝壁之间凿石修路,可谓难上加难。直到年,西南第一条现代公路才在成渝之间铺开,一条坑坑洼洼的碎石路,全长公里,汽车走一趟要两三天。
四川第一条高速成渝高速
又等了一个甲子,成渝陆路交通迎来升级。从年起,建设者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开掘山洞,终于在年建成全封闭、全立交、四车道的成渝高速。
四川第一条高速成渝高速
成渝高速全长公里,车程只需5小时左右。它是成都和重庆之间的交通大动脉,也是四川首条高速公路,四川高速公路建设自此起飞。
之后30年间,成渝之间又新建了三条高速:年,成遂渝高速通车,两地首次实现3小时内互通;年,成安渝高速建成,双向六车道,将两地通行时间缩短到2个半小时。
年,成渝交通再次升级,成资渝高速于当年年年底通车。作为成渝之间的第四条高速公路,成资渝高速的建设还有另一层意义,它将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与重庆江北机场连接了起来。
双向八车道的成都天府国际机场高速
“天路”的诞生
作为四川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成都很自然的成为全省高速公路建设的起点,早期高速多在成都平原展开。而受制于地理条件和资金储备,川西、川东、川北高原山地高速公路相对较少。
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四川开始突破地理屏障加密高速路网,一条条“天路”蜿蜒展开,一个个“超级工程”诞生。
年通车的雅西高速,跨越青衣江、大渡河、安宁河等水系和12条地震断裂带,线路展布在崇山峻岭之间,每向前延伸一公里,平均海拔高程上升7.5米,因此被称作“天梯高速”。全线控制性工程创下多个国内外第一:干海子和铁寨子双螺旋隧道是国际首创的双螺旋小半径曲线型隧道,干海子特大桥是世界第一座、也是世界最长的钢管桁架梁公路桥,腊八斤特大桥的.5米最高桥墩是当时的世界第一。
汶马高速汶川克枯大桥
六年后,雅康高速开通,82%的桥隧比再次刷新人们对超级工程的认知。其中,泸定大渡河特大桥被誉为“川藏第一桥”,它是目前川藏第一大跨径钢桁梁悬索桥,主跨达米,米隧道锚也是目前世界第一。
年,新一个五年规划开启:全线海拔米以上的久马高速全面开建;在建泸石高速将连接雅康、雅西两条川西交通大动脉,成为又一条红色高速;乐西高速全线初见雏形,年通车后将结束凉山州雷波、美姑、昭觉无高速的历史……“天路”还在延伸。
突破公里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高速公路建设飞速发展,8年间全省高速公路运营里程从公里倍增至公里,年均通车公里;累计建成高速公路出川通道24条,较“十二五”末新增加7条。
仅年,四川高速项目累计建成通车10个、公里,助力四川高速建成里程突破公里大关。
截至年底,四川公路总里程达39.4万公里,居全国第一。其中,高速公路建成总里程公里,居西部第一、全国第三,建成高速公路出川通道24个;普通国省干线建成3.9万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34.7万公里,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硬化路”。
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省计划建成通车高速公路11条,通车里程公里以上,新开工里程公里以上,确保完成投资亿元以上。
“十四五”期间,四川交通运输系统将力争完成公路水运建设投资亿元以上,新开工高速公路2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1万公里。
在今天的四川大地上,高速公路网的骨架基本形成,国省干线路网不断提档升级,农村公路密似蛛网,人便于行、货畅其流。
图片由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8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