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历经千年,近

8月18日,受持续特大暴雨影响,乐山大佛景区遭受洪水侵袭。这是年来,即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乐山大佛的脚趾首次被洪水淹没。这座71米高的石像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于公元8世纪左右在四川省乐山市附近的一处岩石表面雕刻而成的。

摩崖石刻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石刻艺术,指在山崖石壁上所刻的书法、造像或者岩画。摩崖石刻起源于远古时代的一种记事方式,盛行于北朝时期,直至隋唐以及宋元以后连绵不断。摩崖石刻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史料价值。四川乐山大佛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也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一座石刻佛像。大佛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年),经过3代工匠人,完成于贞元十九年(年),历时约九十年,为弥勒佛坐像。千年来端坐在岷江一岸,凝视着江水传唱这一不朽的传奇。

乐山大佛”是后人对这座位于乐山市的大佛的通称。建造于唐代的这座大佛,真实的官方名称却一直是迷。事实上,根据后来考察证实,这座被我们称为“乐山大佛”的石刻雕像的真实官方名称应该是: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故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

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濒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乐山大佛和凌云山、乌尤山、巨形卧佛等景点组成的乐山大佛景区属于国家5A级旅游景区。乐山大佛景区被评选为“中国最令人向往的地方”,每年都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国内外游客。乐山大佛是非常受欢迎的景点,是我国重点保护的文物之一,也是信仰佛教人士心目中的圣地,每年都会有大批量的游客来这里参观,很多国内外游客除了感受当地的风景名胜,都会一睹这座庄严而神圣的大佛。

近年来人们发现,从乐山城区的迎春门码头望去,两山的形态酷似一尊硕大的睡佛,其中乌尤山为佛首,凌云山为佛身,而乐山大佛恰好处在巨佛的心胸位置,对应寓意“心中有佛”。整个乐山大佛,佛的头顶与凌云山山顶平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大佛体态匀称,神势肃穆,依山凿成临江危坐,有“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之誉。大佛整个形体超凡脱俗,头上的发髻、阔大的双肩、高而长的眉毛,圆直的鼻孔都是按照佛教典籍的规定修建的。而印度佛像的“宽肩细腰”,在大佛身上并无体现,取而代之的是壮实的双肩,饱满的胸脯,体现了唐代崇尚肥胖美的时尚。

这座大佛之所以出名,并不只是因为它大,而是在历史上,乐山大佛曾经有过几次“闭目流泪”的事件,也让乐山大佛站在了其他佛像无法与之相比的位置,信仰佛教的人,都说是因为乐山大佛怜悯世间疾苦,才会有这几次的“闭目流泪”。最早的一次发生在年,当时在已连续三年人神共愤的“自然灾害”大饥荒中,惨死的人以千万计,乐山大佛脚下的河流,饿殍泛滥,大佛不忍目睹人间惨剧,痛苦地闭上了眼睛。之后在年,年等都曾经出现过佛像闭目,都是在每一次有天灾人祸的时候出现的,好像佛祖显灵,自然能够吸引无数的人过来参观,叩拜祈福,时间一长,乐山大佛也因此威名远播。

虽然有很多人笃信这个大佛的“闭眼”事件是佛祖显灵了,但是崇尚科学的专家们可不怎么想,经过多年的考察和研究,经研究他们认为,之所以会呈现出“闭目流泪”的这一奇观,和乐山大佛本身是没有多少关系的,主要是因为“酸雨”的腐蚀,导致了大佛身上涂料的脱落,才会呈现出闭目的奇观,但更多的信徒们对此却不以为然。其实真相到底如何,或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无论何时,人们需要心存一颗敬畏之心,对自身行为也能起到很好的约束作用。

那么古人为什么花费如此大的力气去建造这座大佛呢?普遍的说法是为了镇水。古代的乐山三江汇流之处,水势相当的凶猛,水流湍急,波涛汹涌,常常掀翻江上的航船,淹死过往的行人。传说在多年前,有个叫海通的和尚,想借神的力量保护航船的安全,于是发起修造一座大佛。而唐代崇拜弥勒佛。武则天为了登上帝位,鼓吹自己是弥勒转世,由于武则天的大力提倡,使全国塑凿弥勒之风大行,弥勒佛是能带来光明和幸福的未来佛,这同平息水患的镇江之佛要求是一致的。乐山大佛正是在这种风气下修建完成的,其目的是消减水患,造福于民。

乐山大佛历经风吹雨打,稳坐三江汇流处,看惯江水滔滔,时过千年,大佛依然屹立不倒,是有什么神奇之处吗?研究发现,乐山大佛的两耳和头颅后面,确实有一套设计非常巧妙、隐而不见的排水系统,这一方面使其有效发挥了镇水免灾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保证了大佛自身千年屹立不倒。

大佛的头部18层螺髻,在第4层、9层、18层螺髻各有一条横向排水沟,分别用锤灰垒砌修饰而成,远望看不出。为克服山体地下水渗透影响,古代工匠在大佛背后的耳后和颈后处,开凿了两层排水廊道,可将水导入岷江。而胸部的袈裟造型也与排水系统结合,衣领和衣纹皱折也有排水沟,正胸处有向左侧分解表水沟,与右臂后侧水沟相连,将水流导入右腹部的排水沟,最后通过大佛右脚外侧直接导入岷江。

在大佛的衣领、衣纹、正胸处、两耳背后都有相通的洞穴,这一套设计巧妙,隐而不见的排水系统,对保护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组成了科学的排水、隔湿和通风系统,千百年来对保护大佛,防止侵蚀性风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使佛像不至为雨水侵蚀。让人无不感叹中国古代能工巧匠的高超技艺,也能够感受到古代先民卓越的智慧。就像《语文》课本中《乐山大佛》一文写的那样,“越是江风呼叫、江水咆哮的时候,大佛越能显出它的威严,似乎天塌下来它都能擎得起。”

乐山大佛在漫长岁月中,仍免不了遭到各种各样的破坏,有自然的,也有人为的,却依然屹立不倒。就像这次水淹大佛脚趾,强降雨结束后,对其进行全面检查,除了受洪水冲击影响佛脚脚踏年修补的捶灰附加层出现小面积脱落外,大佛本体总体完好。相关部门也在开展修复工作。据称大佛山景区已经重新向游客开放,下佛脚游览线路将待文物保护专家进行进一步安全调查评估后再行开放。不知对于这样一座充满智慧结晶的乐山大佛,你有什么想说的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781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